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兩型社會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兩型社會

  兩型社會是指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社會形態,具體是指在涵蓋城市、城市群以及農村、城鄉結合地等不同生態系統的空間尺度內,在生產、建設、流通和消費的各個領域,努力做到各種資源的充分保護和合理利用,做到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以最少的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實現人與自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模式。

兩型社會的內涵[1]

  2005年中央發佈《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的建議》,首次提及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此後,十六屆六中全會和十七大報告繼續提出,要“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各個單位、每個家庭”。由此可見,我國政府十分重視兩型社會建設。

  1.資源節約型社會

  資源節約型社會主要是針對現代社會嚴重資源浪費與流失現狀提出的,在保證人民生活水平不變、資源安全前提下,在資源開發利用、流通和消費等環節上,通過創新科學技術,完善經濟、政治法律等管理手法提高資源利用率與單位產值,以最低資源消耗換取最低污染物和廢棄物排放、最大經濟與社會綜合效益的社會體系,使構建和諧社會、社會可持續發展成為可能。

  對“資源”的理解,不能局限在現有被認知的自然資源以及社會資源上,還包括人類目前科技水平所無法發現與利用的,通過迴圈經濟科技創新實現廢物再利用。這裡的“節約”是指通過樹立全體人民節約意識、運用先進技術轉變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實現社會財富生產、消費、廢棄物處理以及積累全過程對資源和能源需求量的減少與節約。

  2.環境友好型社會

  環境友好型社會是針對現代社會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作用與影響,已遠超過自然生態環境所能承受範圍、打破自然生態平衡,對其造成嚴重損害這一現狀而提出的新型社會發展模式,具體是指在堅持遵循自然與社會發展規律前提下,以先進理念和科學技術為指導,從事社會生產與生活各項活動,形成人與自然、社會環境良性互動、和諧發展模式,使得良好的社會環境反作用於自然與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先進社會體系。“環境”既指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又指人類參與社會群體之間生產、生活、消費等社會活動所需環境。

  由此可見,資源節約型社會是環境友好型社會得以構建與實現的前提基礎與有機組成部分,共同影響與作用於兩型社會建設。構建兩型社會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政府與人民共同參與,在正確認識兩型社會基礎上,不斷創新與實踐。

參考文獻

  1. 陳新.關於兩型社會的思考(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2,6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兩型社會"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