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規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業務規則(Business Rules)
目錄[隱藏] |
業務規則是指對業務定義和約束的描述,用於維持業務結構或控制和影響業務的行為。業務規則技術的基本思想是將系統處理的業務邏輯從程式代碼中抽取出來,將其轉變為簡單的業務規則,以結構化的業務規則數據來表示業務行為,採用類自然語言來描述,並集中存儲在規則庫中。業務規則由業務人員創建、實時更新和調試,業務規則之間的複雜邏輯關係由規則引擎處理。業務規則技術改變了傳統的、以過程形式處理業務邏輯的方式。
業務規則具有以下特性
1、原子性。業務規則不可再分,每條規則只定義一種判斷和操作,複雜的業務邏輯由多條規則協同處理。
2、獨立性。業務規則彼此之間獨立,複雜的邏輯關係由規則引擎來處理。業務規則存儲在規則庫中,獨立於數據和程式。
3、簡單性。業務規則用簡單直接的類自然語言來描述,很容易被業務人員和技術人員所理解。
4、動態性。業務人員可以實時地修改業務規則,快捷地更新系統,低成本地維護系統。
5、邏輯性。業務規則至少包含條件和執行兩個部分,條件是對業務數據作用的判定,執行是對業務數據的處理。在基於業務規則的軟體系統中,業務規則存儲在規則庫中,業務人員可以進行查詢、添加、更新、統計,可以不斷積累經驗,實現對業務行為的知識管理,這使得業務規則與單位的數據信息一樣成為單位的重要資產。
1、業務規則分類
業務規則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有多種分類方法,根據以上的分類原則可對業務規則分類如下:約束類規則、派生類規則以及行為規則。
約束規則
約束規則被用來檢查關於某一主題的事件的執行結果,在約束規則中,主題要麼是術語(即與業務相關的詞或短語飛要麼是事實(即對於兩個術語間關係的斷言)。約束規則又被細分為強制性約束規則和指導性業務規則。它們之間的區別在於,當發生的業務事件違反強制性約束規則時,規則拒絕繼續向下執行,而當違反指導性業務規則時,規則給用戶以警告,可以繼續執行。
行為規則
行為規則是關於業務的動態方而的規則。它指定了當某一事件發生或當需要滿足的條件滿足時動作應該被激活。測試事件及條件可以不只一個,它可以用邏輯連接詞連結起來,邏輯連接詞包括AND OR NOT 行為規則可以進一步被分類為使能規則,複製規則以及觸發規則。使能規則可以根據一些條件,使一個規則、操作、流程或程式段有效或無效。它也可以在一個特定的條件下創建或刪除一些數據。複製規則涉及到現有的數據或值,例如,利用某一個值給一個對象的屬性設置初始值或者決定如何呈現現有的數據。觸發規則是當給定的條件成真或者某一特定的事件發生時,可以引起操作、過程、程式段或規則的執行。在多數情況下,動作斷言可以改變一個主題實例的狀態。
派生規則
派生規則是根據現有的術語或事實,可以派生出一個新的事實。派生規則又被進一步細分兩類規則,訓一算規則和推導規則。計算規則是利用算術運算可以派生出一個新的算術值,推導規則是利用邏輯推理或推斷可以派生出一個新的事實。推導規則也可以用來表述許可策略,如用戶數據的安全策略。
2、業務規則的表示
業務規則的表達方法可以被用來捕獲、存儲和實現業務規則。我們利用具有良好結構形式,即模板形式來表示業務規則。每種類型的規則都可以和一個或多個模板相聯繫,分類模板提供了用類自然語言描述業務規則的標準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