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經濟結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三元經濟結構是指由農業經濟部門、農村工業經濟部門和城市工業經濟部門共同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經濟體系。
三元經濟結構的形成及發展[1]
黨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思路,這是在總結發達國家和我國以往工業化進程中的成功經驗和失誤,提出的一條全新的現代化路徑。工業化和城市化是我國現代進程中的兩大重大課題。推進工業化的實質就在於使國民經濟結構發生變革,最終實現現代化。
美國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W-A劉易斯在20世紀5O年代提出,在發展中國家存在著城市的現代工業部門與農村的傳統農業部門並存的二元經濟結構,這種二元經濟結構可以直接向一元經濟結構轉換。我國二元經濟結構的特性和改革開放3O多年的實踐經驗證明,在中國直接由二元結構向一元結構轉換是不可能實現的。也就是說,不論是通過農業人口大量涌入城市.還是依靠在城市中擴張工業部門來轉換二元結構。都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現實的。那麼,只能把註意力轉向“三農”,通過富餘勞動力的轉移。弱化二元經濟結構的強度,來打破城鄉固有的平衡.形成國民經濟結構的新局面。
農村工業部門和鄉鎮企業的興起。使我國的二元經濟結構發生了歷史性的變革.它打通了農村富餘勞動力向農村工業部門和城市工業部門轉移的通道,改變了農村經濟的產值構成,扭轉了就業狀況,為我國農村城市化提供了客觀需求和可能性。從此,我國國民經濟的總體結構就呈現出傳統農業系統、農村工業系統和現代工業系統並存的局面,三元經濟結構的新局面在我國得以形成。為有效解決“三農”問題,選擇通過弱化二元經濟結構的強度,走三元結構向一元化結構轉換的道路,加快結構轉換的進程,就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結構轉換的基本選擇。
三元經濟結構的提出[2]
“三元經濟結構”的提出,在理論上是一種創新,它突破了劉易斯“二元結構模型”的一般規律,承認農村非農產業作為既獨立於城市工業之外,又不同於傳統農業的一種獨立力量而存在。我國上世紀8O年代至90年代,農村非農產業主要形式是鄉鎮企業(村或鄉鎮工業),上世紀9O年代末以後,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場化程度的提高,鄉鎮企業出現了分化,有的被市場淘汰,有的隨著制度的不斷創新,走向了城市甚至國際市場。同時又產生了大量新型的農村非農產業,如農村家庭工業、休閑旅游業、農業的產前產後服務業、具有企業經營模式的專業化農業大戶,如水產養殖大戶、園藝栽培、牲畜飼養、蔬菜生產基地等。這種專業化農業大戶,是傳統農業的升級和改造。其經營方式已不同於傳統農業,具有了現代企業的生產方式,如運用資本經營、公司化運作、集約化生產等特點。準確講,這是一種現代農業。
三元經濟結構的出現為我國經濟結構的發展變化開闢了一條新路。在我國擁有龐大農業人口的特殊情況下,城市現代部門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能力有限,農村非農產業咆括農村工業),創造了一條“離土不離鄉”的農村內部就地解決剩餘勞動力的道路。1978年以來農村非農產業的發展,對於解決我國傳統的二元結構所累積的種種矛盾,比城市工業化有著更大的現實性和重要意義。羅小凡(1997)認為,勞動力轉化與人口流動將帶動二元經濟結構向三元經濟結構轉化,是中國現代化必經的歷史階段。林N(2ooo)認為,“三元結構論”討論的是現代部門無法吸收龐大的傳統部門勞動力前提下的經濟發展問題。通過三元結構,中國經濟現代化途徑不是單向的現代部門取代傳統部門,而是多方向的、特別是通過傳統部門自身的現代化來消化勞動力,通過傳統部門和現代部門的協調發展提高全社會的現代化水平。[81從我國的國情看,由二元經濟結構過渡到一元經濟結構,並最終實現現代化的過程,必然會經歷農村城鎮化這一階段。要改變中國“二元結構”的落後狀態,解決“三農”問題,必須大力發展農村非農產業,推動農村城鎮化建設,完善三元經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