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2个条目

窪地效應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洼地效应”)

目錄

什麼是窪地效應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們把“水往低處流”這種自然現象引申為一個新的經濟概念,叫“窪地效應”。

  從經濟學理論上講,“窪地效應”就是利用比較優勢,創造理想的經濟和社會人文環境,使之對各類生產要素具有更強的吸引力,從而形成獨特競爭優勢,吸引外來資源向本地區匯聚、流動,彌補本地資源結構上的缺陷,促進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簡單地說,指一個區域與其他區域相比,環境質量更高,對各類生產要素具有更強的吸引力,從而形成獨特競爭優勢。

窪地效應的特征

  1、區域比較優勢為基礎

  比如深圳,它擁有國家所給予的巨大的政策優勢、沿海並與香港毗鄰的地緣優勢,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資金技術和人才,以致在短短的二十年裡就從一個偏僻落後的小漁村發展成了一個繁華興盛的國際大都市。在這個過程中,深圳之所以能吸引各地的資金、技術,靠的就是政策優勢和地緣優勢所帶來的“窪地效應”,而這種效應的產生完全是誘導性的,當某地和其他地方相比不具有任何比較優勢時,就會形成一片吸引力上的高地,抬高資金和技術的進入門檻,其發展前景也就不會樂觀。

  2、產生的內在機制是資本等對利潤的追求

  這一條符合資本的天性,資本尋求擴張是一種本能的需求,而通過擴張來獲得利潤是它的一種天性,我們現在搞市場便不能忌言資本,而談資本卻遮掩它的天性無異於掩耳盜鈴。從純經濟學上來講,資本也是由以前的資金、勞動力、技術和資源相結合而產生的,作為生產要素之一,它分得利潤也是天經地義的。尤其是在技術、專利也能參股的今天,按勞分配和按資分配相結合也不再是一個陌生的話題。資本的擁有者正是看到了當地的比較優勢,並從比較優勢中看到了獲取高額利潤的可能,才會把資本投向這個地方而不是另外的地方。能獲取相對於其他地方高得多的利潤,這就是“窪地效應”形成的動力之源

  3、窪地效應一個歷史過程,有它自己產生、發展、壯大、消亡的客觀規律

  隨著基礎建設的完成,各項規章制度的完善,“窪地效應”才會慢慢顯露出來,但是隨著資金、技術、勞動力的不間斷流入,市場開始飽和起來,對外依賴開始加大,爭水、爭電、爭地皮變得日益嚴重,比較優勢開始喪失,資金、技術等流入速度減緩,“窪地效應”漸漸消失,當地開始步入成熟發展期,這也跟水流隨著位勢的消失而流速趨緩的原理一樣。

窪地效應的構造方法

  窪地效應是驅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那麼本著發展區域經濟的目的我們應如何創造“窪地效應”呢?

  首先,政府在尊重市場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制定出一系列的有利於營造“窪地效應”的政策制度。

  政策制度環境對於經濟發展來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軟性環境(香港的成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而政策優勢是一個地區最大的比較優勢之一。只要牢牢把握住了這點,就抓住了營造“窪地效應”的大方向。

  其次,在綜合分析、對比本地資源、人才、技術的基礎上,找出本地的比較優勢,優先發展優勢行業。

  比如湖南省竹業資源居全國之首,就可考慮發展竹子的深加工、精加工產業,把政策扶持、資金和本地的獨有資源結合起來往往是經濟上出奇制勝的一大法寶。株洲是幾大鐵路交匯處,交通方便,又毗鄰長沙、湘潭,可優先發展商品流通業。而旅游業作為全世界的一個相對新興產業,被譽為“無煙工業”,它對經濟的帶動因素以及抗經濟衰退的能力受到了各國越來越高的註意,旅游業資源作為一種相對稀缺資源,是一個地區非常重要的比較優勢。作為國家森林公園的張家界在這一點上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是促進湘西經濟發展並擁有巨大潛力的經濟發動機。一旦這個發動機運轉起來,就會帶動當地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擴大需求,提高市場容量,從而形成比較優勢。這些對於其他地區區域經濟發展亦有著同樣的啟示。

  最後,也要註意交通、能源供應、通訊等硬體的建設,這些也是現代社會大生產所必不可少的。

  這些硬體和政策制度環境等軟環境的建設是相輔相成的,最好的軟環境最終也得靠硬體表現出來,硬體和軟體就像驅動經濟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在現代社會下,我們根本不能想象在一個交通閉塞、能源匱乏、通訊不便的環境下如何發展經濟。只有當一個地方內在的資源優勢、外部創造的政策優勢與交通等硬體有效地結合起來時才能創造最大的“窪地效應”。

窪地效應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房地產行業的窪地效應

  1、背景分析

  在中國,房地產物業作為主要的投資手段,不僅是保值增值的載體,還是規避通貨膨脹的主要手段。對房地產來說,“價格窪地”是促進房地產銷售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說,只要窪地存在,房地產就有上漲的空間。既然有“窪地效應”,就一定有“標桿效應”。所謂的“標桿”效應,就是指在某一區域內,知名開發商項目影響著整個區域房價的走勢。由於購房者對其品牌認知度較高,導致樓盤價格往往要比同一區域其他樓盤高出一大截。

  “窪地效應”與“標桿效應”,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2007年,由於深圳房地產價格高企,其“標桿效應”直接使廣州房價提升了一個臺階,佛山、東莞、清遠馬上形成了“價格窪地”,成了投資者的樂土,房價水漲船高。可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些城市的商品房價格也扶搖直上。

  2008年,隨著金融危機的蔓延,深圳經濟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房地產價格出現回落,價格標桿下降了一個臺階。自然,價格“窪地效應”也沒有那麼明顯了,於是,佛山、東莞、清遠等周邊城市房價也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投資者基本銷聲匿跡。

  2009年,隨著貨幣的流動性增加,在剛性需求釋放和經濟轉好的背景下,深圳房價企穩,並穩步提升,“價格標桿”重新豎起,佛山、東莞、清遠樓價也隨之複蘇,已經接近2007年最高價格水平。

  2、形成原因

  “窪地效應”和“標桿效應”在房地產市場屢見不鮮。

  (1)地價不是推動房價走高的主要原因,而是房價推動地價走高。客觀世界有自身規律,房地產市場也如此。行內人士都應該清楚,地價是隨著房價起落的,房價升高導致地價增值,房價下跌導致地價萎靡。

  (2)“窪地”和“標桿”兩個效應是同時存在的,也無處不在。不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甚至更小的縣城,“窪地”和“標桿”兩個效應都同時存在,也無處不在。這兩個效應是左右房地產價格起落的兩個因素。

  3、解決方案

  政府制定的房地產政策有幾個方面是值得商榷的:

  (1)希望通過廉租房經濟適用房來降低房價

  剛纔分析了“窪地”和“標桿”兩個效應,高價房上漲帶動低價房的上漲,而不是低價房制約高價房的上漲。因此,希望通過廉租房經濟適用房來制約房價,從目前來看,效果並不明顯。這已經說明瞭問題。更何況,各地的廉租房與經濟適用房招標結果很不理想,很多地方出現了無人應標的局面。這雖然與開發商利潤的薄厚有很大關係,但“標桿”效應也在起作用。更何況,國內廉租房與經濟適用房的相關法制還不完善,公開、公正與公平很難做到。

  (2)希望通過控制地價來控制房價

  土地是麵粉,房子是麵包,指望通過麵粉價格來調節麵包價格,往往會背道而馳。從前兩年來看,房價上漲反而刺激了地價上漲,地價上漲又刺激了房價上漲。控制地價上漲的措施並沒有起到實際效果,治標不治本。

  (3)希望通過抑制購買力來控制房價

  前段時間,國家通過提高貸款成數、銀行利息等措施來調節房價。這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並不明顯。實際上,還是由於個別區域房價的“標桿效應”引起“窪地效應”,導致房價輪番上漲。

  因此,還是應從“標桿效應”入手,利用平衡“窪地效應”來調控房價。以抑制最高房價來限制整體房價的上漲。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Gaoshan2013,方小莉,苏青荇.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窪地效應"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M id ebbd8779dccbdba14e2876a74d41b0e0 (討論 | 貢獻) 在 2023年7月23日 10:06 · 湖北 發表

利用比較優勢,創造理想的經濟和社會人文環境,使之對各類生產要素具有更強的吸引力,從而形成獨特競爭優勢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