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scu.edu.cn
目录 |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 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于1994年4月和2000年9月两次“强强合并”组建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原成都科技大学由1954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建立的成都工学院发展而来;原华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19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四川大学现任校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校长谢和平院士。
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市区。学校设望江校区、华西校区和江安校区,占地面积705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2001年评选的古今110位“四川文化名人”的近代50人中,有36人为川大校友;两院院士中50人为川大校友。
四川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学校设30个学科型学院,建有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学科覆盖了文、 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等11个门类,有15个国家重点学科,66个部省级重点学科,27个一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权点,213个博士 点,330个硕士点,8个专业学位点,118个本科专业,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课程教学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学校围绕创建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的新奋斗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办学新理念,探索建立了“以学院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管理运行新机制,进一步提出了造就“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新目标,形成了以“本 科生教育为基础,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为重点,其他办学形式为补充”的办学新格局。截止2006年7月,学校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5523人(含示范性软件学院本科生1010人),硕博士生16117人,外国留学生565人。此外,学校还有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和网络教育学生。
四川大学是国家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网上合作中心13 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5个,“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8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3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国家级临床研究基地3个,医疗技术精湛的附属医院4所。学校在文学、史学、宗教学、数学、材料、能源、化工、轻纺、生物学、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方面都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005年,全校科研总经费达到7.015亿元,其中理工医科研经费超过6.5亿元,社科经费达到 5018万元;学校是全国高校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全国10个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大学之一,学校科技园是国家最早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试点之一。
四川大学图书馆藏书550万余册,校博物馆是国内高校仅有的综合性博物馆,珍藏文物4万余件。自然博物馆收藏动、植物标本60万余件(份)。建有校史展览馆。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齐全、设备先 进。学校建有校园网、分析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档案馆、国家外语考试、出国留学人员培训机构等,并主办了40种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学术刊物,与150余所国外知名大学、教育机构和基金会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目前,四川大学正抓住创新型国家建设、新一轮高等教育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按照“科学发展,重点跨越,造就英才,引领社会”的指导方针,通过实施 “科技跨越行动计划”、“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人才强校计划”、“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和“本科教学‘412’质量工程”等,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中国一流的研究型综合大学。
四川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拥有27个一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权点,21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点,118个本科专业,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等11个门类。拥有15个 国家重点学科,14个“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8个“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和3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66个部省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网上合作中心,4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课程教学基地,3个国家级临床研究基地,学校还是教育部确定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学校组建了30个学科型学院,建有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
在学科建设方面,四川大学实施了“学科跨越发展工程”,充分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老牌学科实施重振雄威的“学科振兴计划”,优势学科实施瞄准世 界前沿的“学科攀登计划”,新型交叉学科实施开拓创新的“学科发展计划”,坚持“优化结构、鼓励交叉、促进融合、重点建设、提高水平、形成特色”的建设方针,在巩固已有的15个国家重点学科和66个部省级重点学科的同时,紧紧抓住影响21世纪科技发展趋势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与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和环保技术等,大力发展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建设好“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和促进生物医学—纳米技术—材料科学—信息技术领域,资源—环境—工程领域,数学—物理—信息、数学—经济—管理领域,化学—化工—药学领域等的交叉融合,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尽快在1~2个学科领域实现重点突破,进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加强“985工程”二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鼓励和促进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社会,国际关系—民族学—社会学—区域经济 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实现重点跨越,以带动整体发展,同时大力加强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等有条件的社会科学学科快速发展,加快文科整体前进步伐。在理工医 科,在加强已有优势学科建设同时,努力提高对一些需求大、基础好的“中游学科”的投入支持力度,争取新增一批博、硕士点和专业学位点;通过实施“十五”、 “211工程”14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切实按照精选建设重点、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创新队伍、构筑学科基地、完善公共平台、造就拔尖人才、争取重大任务、 创造标志成果、加强国际合作、提高管理水平等十个方面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发展一批国家急需的、有前景的新兴、边缘和交叉学科,加速建成一批名、特、优学科和学科群,整体实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部分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从而构建起基础学科力量雄厚、应用 学科前景广阔、交叉学科活跃强劲、新兴学科不断生长、基础与应用相互促进,文理工医多学科相互支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能够较好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趋势的、充满活力的、充分体现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内涵和特征的学科体系。
四川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育教学中牢固确立"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岗位"的观念,切实提高质量。大力加强对高等教育规律的探索与实践,确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建立和完善研究型本科教育体系和创新型研究生教育体系,已形成以"本科生教 育为基础,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为重点,其他办学形式为补充"的办学格局。截止2006年7月,学校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5523人(含示范性软件学院本 科生1010人),硕博士生16117人,外国留学生565人。此外,学校还有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和网络教育学生。
本科教育方面,四川大学始终坚持和确保本科教育教学的基础和中心地位,按照这一要求,进一步实施和深化学分制改革,推进本科"412"质量工程,从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方式、内容和手段诸方面深入研究探索、改革创新,逐步建立和完善研究型本科教育体系。四川大学确立了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新目标,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推动人才培养,通过学科专业调整、本科专业归并,本科专业结构更趋合理;以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强势带动人才培养,校内主要科研实验室要向本科生开放,大力实施大学生科研项目训练计划,鼓励学生进入教师科研课题进行助研工作;以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开发优秀课件,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推进探究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改革;以提高国际化教育的程度来提升人才培养,鼓励各个学院与国外著名大学建立实质性的合作关系,探索实施与国外著名大学联合培养学生的多种新模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采取一系列特殊举措促进人才培养,通过实行主辅修制、双学位制、转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以及举办创新班深化教学改革;从2001年秋季起,在文理工各学科新生中率先试行了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投入资金9712万元,实施了"523实验室工程"一、二期建设,并将望江、华西校 区原有的200多个实验室归并为70个;世行贷款"高等教育发展"项目400万美元用于六大校级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实验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推进了招 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学校的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学生在全国性的挑战杯、电子设计、数学建模、英语演讲、英语辩论、大学生辩论、文艺 表演、高校足球赛等各项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5名教师获国家教学名师称号,9门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17项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奖,其中2005年获 11项,其中四川大学独立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
研究生教育方面,四川大学实施了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大改革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制度的力度,鼓励导师和学生跨专业招生和报考,鼓励相关学院导师 联合培养研究生,允许高水平科研基地根据需要独立招收研究生;优化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压缩课时数,增加学术讨论和交流活动的时间和学分;加强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要求,严格质量标准,制定并实施研究生参与科研的量化标准、质量要求和激励措施,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学风,确保学校学位授予的质量;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导师的权利和责任,改进导师遴选标准,坚持没有科研项目经费或没有高水平科研产出的教师不能招收研究生的规定;打破资历和职称壁垒,突出研究能力和研究实绩,积极增列在科研教学一线工作的优秀年轻教师上岗招收研究生;这些措施使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学校办学层次提高。二是研究生生源不断扩大。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规模已进入全国高校第6位,为学校研究生教育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三是研究生培养能力和培养基地条件迅速增强。学校已拥有一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3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国家重点学科15个,博士后流动站21 个,使培养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能力大大增强。四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学校逐步规范并提高了授位要求。近年来,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不 仅研究生发表的论文数大幅度增加,而且涌现了一批出类拔萃的青年学子。如口腔医学专业王大章教授指导的杨西川同学、历史学专业罗志田教授指导的杨天宏同学、药学专业王锋鹏教授指导的陈巧鸿同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张兴栋教授指导的冯波同学、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石碧教授指导的廖学品同学、药学专业张志荣教授 指导的张彦同学的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魏于全教授培养的2002届的五位博士毕业生均发表了重要论文,一位的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为 8.9的《癌症研究》上,另一位发表在影响因子为6.0的《基因治疗》上;刘应明教授培养的阮勇斌、罗懋康博士,张铭让教授培养的林炜博士等,都做出了十 分突出的成绩;2001年,继皮革专业研究生林炜在全国"挑战杯"赛上摘取一等奖桂冠并创下700万元的转让纪录后,该专业博士生穆畅道同学的"挑战杯" 获奖作品又和绵阳银河集团签订了1500万元的技术转让合同。五是研究生培养的支撑条件明显改善。2005年,学校科研总经费已超过7.015亿元,其中 理、工、医科研总经费超过6.5亿元,人文社科科研经费达到5018万元。科研规模和科研经费的迅速增加,为培养高水平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创造了条件。 此外,学校相继开建或建成了生命科学楼、高材楼、皮革楼、工商楼、口腔科教楼、公卫楼、华西医院外科大楼、基础教学实验大楼、药学楼、口腔教学 实践楼、华西医院内科大楼等,特别是具有先进教学设施的19500平方米的研究生教学楼也相继竣工,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研究生培养的物质条件。
四川大学坚持"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为重点,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为补充"的办学战略,全面更新教育观 念、教学制度、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十一五"期间学校将稳定本科办学规模,适度扩大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留学生教育,使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教学成果、精品课程、教学名师、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等有显示度的人才培养指标数量有较大幅度增 长。在确保质量前提下,鼓励发展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稳步推进独立学院发展。全日制本科专业总数调控在130个左右,本科生规模大至稳定在4万人,研究生 规模达到2.6万人左右(其中博士生0.8~1.0 万人左右);海外留学生人数达到或接近在校本科生总数的8%;形成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主的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结构,基本建立研究型本科教育体系和创 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
四川大学是国家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 网上合作中心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5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国家级临床研究基地3个,医疗技术精湛的附属医院4所。学校在文学、史 学、宗教学、数学、材料、能源、化工、轻纺、生物学、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方面都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四川大学近年来努力构建科研创新体系,科学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科研综合实力大幅度增强。科研总经费实现了跨越式增加,2001年为2.1670 亿元,2002年为2.8980亿元,2003年为4.0475亿元,2004年为5.5111亿元,2005年学校科研总经费已达到7.015亿元,其中理、工、医科研总经费超过6.5亿元,人文社科科研经费达到5018万元。每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百余项,经费从2000年的1528万元增加到 2005年的5822万元,其中2004年和2005年,基金项目数均居全国高校第9位;2003年、2004年、2005年,谢和平院士、魏于全院士、 顾忠伟教授相继成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游志胜教授先后中标两项国防重大项目,杜肯堂教授、李天德教授、隗瀛涛教授(何一民教授)、左卫民教授先后获国家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或委托项目;获准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总数达到30项。
5年来,学校共获国家三大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其中,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是17年来四川大学首次以第一单位获得的该奖项;获部省级科技成果奖202项,其中2004年获教育部一等奖8项,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并列第一;获部省级哲学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70项。在医学领域,实现了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和“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等三个“零”的突破。
学校共建设了11个“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其中I类科技创新平台有3个,即:西南资源环境与灾害防治平台、 重大疾病生物治疗平台、高分子与特种功能材料创新平台;II类科技创新平台有5个,即: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平台、绿色化学与清洁技术平台、复杂多维信息数字处理技术平台、口腔疾病的生物学机制与防治平台、物理与信息科学前沿中的数学理论及其应用平台;哲学社会科学I类创新基地3个,即:宗教与社会研究基地、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基地、南亚与中国藏区研究基地。学校通过这些平台和基地建设,力争在多维复杂信息融合关键技术的研发、人类重大疾病的生物治疗及基 因治疗技术、创新药物技术的研发、新能源的研发、西南特色资源的研发、工程安全和生态环境理论及技术的研发、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探索及重大文化项目建设等领域取得突破。2002至今,学校共投入2500万元,用于交叉学科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设。经公开申报、专家评审、答辩,于2002年创建了“医学信息技术研 究”、“生物材料与生物力学临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人类疾病生物治疗研究”、“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研究”和“出生缺陷研究”等5个交叉学科研究中 心,2004年又批准创建了“重大工程安全性与灾害力学研究中心”、“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纳米材料技术研究中心”、“不确定性信息处理研究中心”、“新型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等5个交叉学科研究中心。
5年来,每年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总数和在核心源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均居全国高校前10位。仅2005年,发表SCl论文772篇,全国高校排名第9 位,国内论文3977篇,全国高校排名第6位,国际国内论文发表总数5458篇,全国排名第7位。医疗技术取得重大突破,2004年全国首例颞浅动脉逆行 插管制泵基因治疗,国内首例肝移植术后两年足月妊娠妇女分娩成功,2005年成功开展中国大陆首例活体合成肝移植手术,世界第二例、中国第一例尸体活体合 成肝移植和华西医院首例心脏移植手术取得成功。在哲学社会科学的标志性成果方面又有了新进展,2005年率先推出了大型儒学文献丛书《儒藏》首批成果“史部”50册,《儒藏》全书将收书5000余种,分装500余册,约5亿字,预计10年内编成出齐;2006年,历时20余年完成并出版我国最大断代文章总集《全宋文》,共360册,总字数逾1亿,涉及宋人作家9000多位。
在科学研究方面,学校确立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个五年,主要总量指标比如科研总经费、论文总数和科技成果获奖总数等,争取接近或达到全国 前列;第二个五年,主要均量指标比如师均科研经费、师均论文数、师均成果及获奖数争取接近或达到全国前列。第三个五年,主要指标进入世界高校300强。为 达到这些目标,学校将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新建成一批以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国家哲学社科创新基地为核心的高水平科研基地,真正使1~2 个研究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同时加强学校高水平的科研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按照实体型、开放式、跨学科的要求建设好现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教 育部哲学社科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继续集中资源,加大支持力度建设好“985工程”二期创新平台/基地。通过创新平台/基地汇聚国内外优秀人才,通过机制创新和“特区”政策,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创新突击队”,使之率先进入国家创新体系,成为自主创新的国家队,以此带动全校整体学科的发展。继续重视国家部委和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同时加强新的增长点的培育工作,在新兴学科、国家急需学校又有基础的学科领域适时建设若干新的科研基地,进一步探索新的模式和机制。继续贯彻实施“科技跨越行动计划”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中提出的各项优秀人才的激励政策,使学校的长江学者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要在现有基础上大幅度增加。同时,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考核评价体系,制定以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标准;鼓励学术自由、思想自由和自由探索,鼓励交叉融合,加强“严谨、求实”的学风的建设力度,营造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宽松环境;尊重学术权利,充分发挥教授在治学方面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