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研究性学习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1]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探索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各种富有时代感的主题(如环境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价值观教育等)都可以渗透到研究性学习活动中。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1]

  研究性学习本身没有体系化的内容,具有开放性特点,主要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它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涵盖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概括地说,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范围大致涉及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该领域主要关注与人的现实生活相关的自然事物或现象的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水资源及其状况研究、土壤资源及其状况研究、空气状况的调查研究、植被与绿化问题研究、各种环境污染与处理问题研究、动物及其保护问题研究、资源或能源问题研究、水土流失与水灾问题研究等。

  二是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该领域是围绕现实社会生活来展开的,与具有社会责任感、有见识的公民的形成直接相关,主要包括:社区或故乡的变迁与发展考察研究、社区或地方产业状况与发展研究、社区或地方人VI状况的调查研究、民族历史与发展问题研究、农村或城市交通问题研究、农村产业问题研究、城市产业与经济问题研究、汽车问题研究、老龄人口与养老问题研究、下岗与就业问题研究、城镇住房问题研究、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毒品问题研究、选举与政治生活问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法律现象与问题研究等。

  三是人与自我关系的问题。该领域主要是引导学生从自我生活中提出研究主题或课题,使学生提高对自我的认识、反思和发展,主要包括:中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中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校园环境与学校周边环境研究、中小学生成长环境与安全问题研究、中小学生的服饰与审美问题研究、音乐与中小学生追星现象研究、中小学生心目中的教师、中小学生心目中的家长、中小学生的理想调查研究、中小学生的休闲生活调查研究、中小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等。

  四是人与文化关系的问题。该领域主要是围绕学生各门学术性课程的学习,开展有关文化现象或文化问题的探究。关于文化问题的研究,一定要超越某一门学科课程领域知识的局限,尽可能把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通过实践来探究,不能仅仅局限在从书本到书本、从资料到资料的研究。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2]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1.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

  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人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2.探究性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

  3.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参考文献

  1. 1.0 1.1 曹树真主编. 教育学教程. 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02.
  2. 王云,李志河主编.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5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林巧玲,寒曦,刘维燎.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研究性学习"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