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集体效能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集体效能(Collective Efficacy)

目录

什么是集体效能[1]

  集体效能是指团体成员对团体能力的判断或对完成即将到来的工作的集体能力的评价。

  班杜拉将集体效能感界定为“团体对组织和实施产生一定水平的成就所需行为过程的联合能力的共同信念”。集体效能信念主要集中在团体操作性能力上,但不是操作性能力本身,而是对操作性能力的判断或评价。集体效能不是个体属性的总和,而是个体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所创造的一种突现的属性。集体效能感也不是一种整个(monolithic) 团体的属性。个体在同一社会体系中的角色和职位不同,他们在怎样看待团体的效能上可能有些不同。

集体效能的形成[1]

  一般地说,个体效能形成的四个信息来源,即掌握性经验、替代性经验、社会说服、生理和情绪状态,对集体效能的形成具有同样的意义。不过集体效能的形成也有一些特有的影响因素:团体构成如何、团体成员能力和知识搭配得如何、团体领导得如何、成员间的相互作用怎样等。这些因素都影响到集体效能的形成。

  集体效能与团体行为的关系

  班杜拉认为效能信念主要通过四种主体作用机制,即通过认知过程、动机过程、情感过程和选择过程来影响行为。它对行为的作用是一种动机性的。当效能信念被概念化为集体水平上的操作性,成为团体能有效实施行为的成员信念,并成为集体效能信念时,那么“集体效能应如自我效能(即指个体效能) 的作用方式那样激发行为”。具体地说,集体效能信念通过这些作用机制影响到团体行为的选择、团体目标的设立、团体行为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因此,在班杜拉看来,集体效能信念能预测到团体行为水平。对团体的集体效能的研究和调节就可以预测和控制这些团体的行为。

集体效能与个体效能的关系[2]

  首先,集体效能与个体效能虽然都涉及能力及其信念的评估,但结构的单元不同。集体效能是个体对集体能力及其信念的评估,而个体效能是个体对自我能力及其信念的判断。不过,有时在实际的操作中又以个体效能之和作为集体效能的分数。集体效能与个体效能除了在结构的单元上不同之外,还有许多方面不一样。如,集体对效能信息源的认知与加工不同于个体,它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组织的特征,是组织学习的结果。

  其次,知觉到的集体效能是一个出现在的集体水平的特征,丽不简单地是其成员个体效能知觉的总和。集体效能是其成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的动力过程中的产物。在一个社会系统中,集体的行为表现涉及到群体内部的交互作用。集体的成就不仅是其不同成员的共同目的、共有知识和技能的产物,也是他们在行动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例如,经常能看到集体的每个成员虽很优秀但集体的工作表现却很差,这是因为这些成员不能作为一个整体很好地协同工作。相反,也能看到集体的每个成员虽很一般但集体的工作表现却十分突出。

  但是,集体是通过个体的行为而运转,是群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在相互协调地进行着行动、认知、激励、调节和管理。没有一个实体的运转能够独立于组成其系统的个体的信念和行为。在集体中,集体的领导者或重要成员,无论是正式形成还是非正式形成的,对集体目标的达成影响很大,他们所持的效能信念? 无论是个体的还是集体的,对集体中其他成员的集体效能信念的形成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再次,集体效能知觉也不是一个整体的群体特性。知觉到的集体效能来自于集体成员的知觉。在集体中,地位或角色不同,个体所持有的集体效能信念强度就不一样。同时,集体效能还随着集体的活动领域而变化。在某一活动中,集体可能表现得很有信心,但在另一领域里,集体知觉到的效能信念却很低。因而,集体效能知觉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群体特征,它随成员问的相互关系和外部现实压力的不断变化而起伏。但是,作为一个集体的特性,我们还是可以用群体内的一致性而不是群体间的差异作为该群体的共同信念的主要指标

集体效能的测量[2]

  集体效能的测量是以Bandura的集体效能理论为基础的,因此遵循他所提出的领域特殊性原则。与领域相关联的自我效能的测量还应关注测量内容、测量范围、项目呈现以及项目的基本语义结构等对测量效果的影响。除此之外,集体效能的测量比个体效能的测量更为复杂,需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个体能力取向还是集体能力取向,集体效能分数的整合

  1.个体能力取向还是集体能力取向

  班杜拉认为,对知觉到的集体效能的测量主要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是聚集(aggregate)每个成员对于他们在集体中履行其职能的个人能力的评估;方法二是聚集所有集体成员对其作为一个整体的集体能力的评价。集体效能的这两种测量方法至少中等程度相关,是集体行为的预测物。但是,集体效能的这两种测量方法的选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集体成员在达成期望目标时的相互依赖程度。

  在群体目标的获得过程中,有些组织要求其成员必须高度协作、高度依存才能达成共同的成就目标;而另一些组织尽管要求其成员之间相互协调并相互支持,但群体的成就水平是成员独立取得的结果之和。在高度依存的组织中,组织成员的集体效能信念对于集体目标的获得非常重要;而在结构松散的组织中,组织成员关于他们自己的自我效能信念对于成员独立工作的成就水平之和最为重要。这并不是说集体效能和个体效能毫无相关,实际上在现实中他们常常共同起作用。人们至少在完成任务时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他人。

  在组织中独立工作的人不可能完全不受周围他人的影响,他对自我效能的感知可能在经常失败的群体中比在经常成功的群体更低,同时他的工作效率部分受到组织所提供的资源、障碍和机会的决定。相反,在高度依存的组织中,其成员对集体效能的评价可能严重受到某个重要成员的个人效能的影响。因而,个体和集体效能知觉在组织的各种依赖水平上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因此,在高度依存的组织中,集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效能信念对于组织的成就水平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而在结构松散的组织中,成员关于他们自己的自我效能信念之和对于组织的成就水平才有良好的预测力。

  2.集体效能分数的整合

  无论是个体能力取向,还是集体能力取向,对集体效能的测量必然涉及到对集体内部成员所知觉到的不同能力信念的整合。集体效能分数的整合有三条不同的途径:通过集体成员的协商达成一个集体效能的分数;集体效能作为组织水平的结构也可以用集体效能的平均数本身来替代;或者用群体成员围绕平均数变化的一致性程度作为集体效能的分数。

  Bandura认为,人们可以通过集体成员的协商来测量知觉到的集体效能,但这种商讨的方法具有严重的缺陷性。通过集体的讨论形成的对集体效能的知觉易受到有影响力的个体或由于遵从所带来的压力的歪曲误导。协商的产生过程本身就改变了个体的效能信念。而且,社会系统不是孤立的,强迫的协商改变了系统内的有关效能信息。

  以群体成员围绕平均数变化的一致性程度作为集体效能的分数考虑到了群体内部在知觉到的集体效能上的变化从这一观点出发,成员间的一致性判断越高,其知觉到的集体效能就越高。集体的平均数的方法强调群体对成员的集体能力的平均知觉。Goddard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比较,结果发现学校内部教师成员间所知觉到的教师集体效能的确存在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预测学校间学生成就差别的有意义的指标。 在学校的情景中,集体效能的平均数能有效地捕捉到集体效能对标准化(norma1)的行为所施加的影响。他的研究支持了在教师集体效能的测量中,教师集体效能的平均数是集体行为的可靠预测指标。

集体效能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2]

  知觉到的集体效能对群体功能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企业组织、体育团体、竞技小组、社区暴力和群体的政治活动等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与各应用领域的结合分别产生了教师集体效能、组织集体效能、社区集体效能引、团队效能及政治集体效能等不同的概念。集体效能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受各自组织特性的影响,集体效能的概念、结构和性质存在很大的不同,但综观目前国外集体效能的研究,我们至少还是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一定的共识。

  1.集体效能与集体行为结果的关系

  集体效能之所以成为自我效能研究和群体心理研究的新热点,恐怕首先与集体效能对集体行为结果的重要影响是分不开的。研究者们分别在学校教育、企业组织、体育团体、竞技小组、军事组织等许多不同的领域证明了集体效能对集体行为表现的重要影响。已有的研究已表明,学校教师集体效能对学校成就的影响超过了学生集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构成的影响。集体效能在商业管理社会学领域中的应用分别产生了组织集体效能和社区集体效能的概念。在商业管理和社会学领域里,研究者们考察了集体效能与群体的其他重要属性如群体工作效率和社会安全之间的关系。

  例如,Sampson等指出,社区的集体效能感越强,该区域的暴力就越少可能地发生。此外,Bandura也指出,集体效能是群体工作效率的强有力的重要预测物。知觉到的政治集体效能和对政府系统的信任程度可以共同预测人们政治活动的形式和水平。与自我效能一样,人们共享的集体效能信念影响着他们对集体行动目标的定位、对集体资源的利用、在集体行动中的努力程度、面对困难时的坚持性和脆弱性、共有的观念、压力水平和群体的成就

  2.集体效能的中介调节功能

  集体效能除了对集体的行为表现具有直接的影响外,它还对其他许多重要的群体和个体变量具有调节作用,从而又间接地影响集体的行为成就水平。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知觉到的集体效能越高,群体在活动中的动机和抱负水平就越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坚持得就越持久,在压力面前的弹性和持久性就越大,群体的行为成就水平也越高。集体效能作为集体能动性的关键成分,它对集体心理与行为的有效调节作用,给研究者带来了一条有效研究团体和群体心理与行为的途径。

  集体效能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产生了教师集体效能的概念。学校水平上的特征变量与教师集体效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学校成就的影响过程得到了许多研究。令研究者们感兴趣的是集体效能与教师个体效能、教师职业倦怠、教师职业承诺职业压力成就动机、职业满意度之间到底存在何种关系。Bandura发现集体效能具有对小组行为进行调节并使之更为有效的功能。有关组织中的集体效能的研究对组织的集体效能与组织学习和组织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很感兴趣,可能是未来组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集体效能在竞技小组中的应用产生了团队效能的概念。

  在团队内部,研究者研究了队员的效能信念如何相互作用。如;发生在个体水平上的团队成员的自我效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团队成员与团队集体效能之间的相互影响;核心队员的行为表现对整个团队的集体效能的影响。团队的研究经常把团体的成绩归因于团体的凝聚力,这方面的研究已表明队员的集体效能和共同的目标责任是群体凝聚力对团队成绩产生影响的主要载体。

社会变化中破坏集体效能的因素[1]

  在急速的社会变化中,随着对有效的集体努力的需要的增加,也出现了许多破坏集体效能发展的因素:国际间相互依赖性增加削弱了单个国家或集体的效能感;现代生活使人们不得不广泛依赖技术专家,这会使人们形成越来越强烈的无能感;多层次的官僚机构阻碍了有效的活动,最终削弱了人们的集体效能感;社会分裂使一个国家无论如何也形成不了较强的集体效能;不同的信息和观念的快速而广泛地传播会使每个国家或集体出现结构不稳定性和内部松散性,无法形成强有力的集体效能感;获取小集团利益的强烈要求削弱了集体效能等。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姜飞月,郭本禹.从个体效能到集体效能———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的新发展.心理科学,2002年第25卷第1期
  2. 2.0 2.1 2.2 石雷山.集体效能研究述评.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2期

相关条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Dan,Zfj3000,方小莉,Mis铭,林巧玲.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集体效能"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