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适度国际储备规模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适度国际储备规模

  所谓适度国际储备规模,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国内经济目标而持有的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汇率稳定所必要的黄金外汇的储备量。由于各国国际储备规模受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外贸状况与经济开放度外汇管理的严格程度、对外资信高低、经济政策的选择等因素的影响,各国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1]

适度国际储备规模的确定[1]

  为了研究适度国际储备的规模,各国学者和某些国际机构提出一系列指标,作为确定国际储备量是否适度的参考指标。

  1、美国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罗伯特·特里芬教授(Robert Triffin)在1960年出版的《黄金和美元危机》一书中指出,一国的国际储备额与其贸易进口额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可以用储备与进口的比率来决定一国的储备需求水平。根据他的验证,认为一国的国际储备与进口额的比例一般以40%为合理,低于30%就需要采取调节措施,20%为最低限。一般认为,国际储备额应能满足3个月进口用汇需要,这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确定储备适度量的重要参考指标。特里芬开创了系统研究国际储备的先河。自此之后,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研究得到了很大发展。

  但是这一指标也有缺陷,只是从外汇支出的角度来分析国际储备额,而忽略了外汇收入,因而是不全面的,实践中,这种曾经被看作是“理想定额”的国际通行标准也被证明是不科学的。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等国国际储备分别相当于该国上年度5.12个月、4.07个月、3.44个月和5.68个月的进口额,这些国家的国际储备均高于上述标准,然而在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下,均发生了金融危机

  2、国际储备/外债。一国国际储备占外债总额的比例是衡量一国资信和对外清偿力的重要指标,国际经济界认为一般国际储备额占一国外债总额的50%为宜。

  这一比例的缺陷在于:忽略了一个国家对外债的偿付额往往是不均衡的,只注意了外债总额,没有注意总额中短期债务与中长期债务的比例、债务本息期的分布,特别是即将到期的债务偿还额的情况。如果一国短期外债比重大,短期内还本付息所需的外汇就多,国际储备就应多些;如果中长期债务比重大,则短期内国际储备量就较少, 例如,马来西亚、泰国等低负债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这一指标不足20%;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等中等负债国在20世纪80年代这一比率均未达到20%,但20世纪80年代这些国家均未发生偿债困难。

  3、适度国际储备区间。通常将一国国际储备的适度规模介于经常储备量和保险储备量之间。所谓经常储备量是指保证一国正常经济增长所必需的进口不致因储备不足而受影响的储备量,它是一国国际储备的下限;所谓保险储备量是指一国既能满足国际收支逆差的弥补,又能保证国内经济增长所需的实际资源投入的储备量,这是一国国际储备的上限。各国货币当局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这一区间内进行灵活管理,优化配置。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衡量国际储备充裕程度的参考因素。在评估各成员国国际储备充裕程度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一国实行下列举措就表示该国国际储备不足:一是国内利率较高,目的在于抑制资金外流,鼓励国外资金流入,来保证对储备的需要;二是加强对经常项下与资本项下支出的管制,目的是限制外汇资金的流出,减少国际收支逆差的增加;三是把加大储备的积累作为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四是持续的对外汇率不稳定;五是新增的国际储备不是来源于经常项下收入与资本投资的增加,而来自于对外借款。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采用历史分析法、利用实际储备增减趋势、特里芬的“国际储备/进口”比率和国际储备与国际收支总差额比率的增减趋势等指标加以综合测评,来衡量成员国国际储备充裕程度。

  由于适度国际储备量的确定很复杂,至今还没有完全科学准确、适用于所有国家的统一指标。在实践中,各国一般参考上述主要指标和举措,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和不同时期的政策目标来确定本国适度的国际储备量。

适度国际储备规模的确定方法[2]

  1、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国际储备的短缺或过剩会直接影响到某些关键的经济变量和政策倾向,因此,考察这些经济变量和政策倾向的变动,就可以判断储备水平是否适度。

  例如,表明一国国际储备不足的经济变量和政策倾向主要有下列指标:持续的高利率政策外汇管制、外贸管制;紧缩性需求管理;持续的汇率不稳定;把增加储备作为首要的经济目标;新增储备主要来自信用安排。

  这些客观指标产生的背景是,该国政府已经明确其适度储备量的水平,因而当其采取高利率政策或奖出限入政策来改善国际收支时,便意味着该国存在储备不足问题。正是由于储备不足,该国政府缺乏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从而汇率不稳。于是,该国被迫通过国外借款来弥补国际储备缺口。

  定性分析法不乏其合理性,但它只能粗略地反映储备的适度性,不能测算出一个确定的储备量。而且用来反映储备适度性的经济变量和政策措施的变化可能并非由储备过剩或不足引起,而是由其他经济因素甚至政治因素所引起。因为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假定储备水平是一种重要的政策目标,政府为达到预定的储备水平目标而调整内部和外部的政策,但有些时候政府的政策调整可能是为了其他更重要的政策目标。

  2、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主要包括比例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

  1)比例分析法。即采用国际储备量与某种经济活动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来测算储备需求的最适度水平。其中,进口比例法(R/M比例法)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衡量方法。这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教授在其1960年出版的《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提出的,其基本思路是:把国际贸易中的进口作为惟一的一个变量,用国际储备对进口的比例(R/M)来测算最适度储备量。一国的R/M比例应以40%为最高限,20%为最低限。按全年储备对进口额的比例计算,约为25~30%左右,即一国的储备量应以满足约3~4个月的进口为宜。

  除此以外比例分析法常用的比例指标还有:储备对外债总额的比例、储备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等。这种方法因简明易行而被许多国家所采用,IMF也是这一方法的支持者。但是比例法也有明显的缺点:首先,某一比例关系只能反映个别经济变量对储备需求的影响,而不能全面反映各种经济变量的影响。其次,对于R/M比例法来说,一是它理论上存在缺陷,即:国际储备的作用并非只是支付进口。二是各国情况不同,例如,各国对持有国际储备的好处和付出的代价看法不同,各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等。这些差异决定了各国储备政策的差异,因而各国对储备的需要量也就不同。所以,只用进口贸易这个单一指标作为决定各国国际储备需求量的依据,显得有些依据不足。

  2)成本—收益分析法。又称机会成本分析法。这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海勒、阿加沃尔为首的经济学家,将微观经济学厂商理论——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运用于外汇储备总量管理而得出的,即当持有储备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所持有的储备量是适度的。一般情况下,国际储备的需求量与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成反比,与持有储备的边际收益成正比。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是运用外汇进口资源要素以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的边际产出(可采用国内投资收益率来计算)。持有储备的边际收益则是运用储备弥补国际收支逆差,避免或推迟采用政策性调节措施,减少和缓解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的好处,以及运用外汇购买国外有息资产的收益。只有当持有储备的边际收益等于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从而带来社会福利最大化时,才是最适度储备规模。

  成本收益分析法具有测算的准确性高于比例分析法的优点,这种方法采用多元回归和相关分析的技术建立储备需求函数,克服了比例分析法采取单一变量的片面性。但宏观经济中有些变量并不像微观经济变量一样有界限分明的成本和收益,只能测算综合成本和综合收益。这使成本收益法存在着不足之处:其计算方法比较复杂,涉及的经济变量较多,有的数据难以获得,只能凭经验主观选择或采用其他近似指标替代,影响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因而很难在实际生活中采用。

参考文献

  1. 1.0 1.1 潘百翔,王英姿.《国际金融》[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2. 国际金融.主编:李艳芳,刘瑛.副主编:李香允,李军燕.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Zfj3000,Vulture,Yixi,Tears~,泡芙小姐,HEHE林,Gaoshan2013,寒曦.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适度国际储备规模"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