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实偏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证实偏差是指当人确立了某一个信念或观念时,在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寻找支持这个信念的证据倾向。也就是说他们会很容易接受支持这个信念的信息,而忽略否定这个信念的信息,甚至还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认知资源贬低与他们看法相左的观点。
证实性偏见(也翻译作证实偏差)就是过于关注支持自己决策的信息,人们普遍偏好能够验证假设的信息,而不是那些否定假设的信息。当我们在主观上支持某种观点的时候,我们往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我们原来的观点的信息,而对于那些可能推翻我们原来的观点的信息往往忽视掉。
证实偏见是普遍存在的。比如,我们讨厌某个国家(包括我们自己的国家),那么,我们就会下意识的关注这个国家的负面消息,用以证明这个国家确实不招人喜欢,而且越来越讨厌;在工作中,如果我们赞同某个方案(特别是那些自己提出的方案),也会举出众多理由,数据的、图片的、事实的、分析的,来不断支持该方案,使其越来越正确。对某个人,对某部电影,对某个产品,甚至对某个种族,我们都容易陷入证实偏见的思维。
当然,“证实”并不是错误的,或者不必要的。关键是,证实只是事物面貌的一部分。如果只有证实,就难以存在全面的思考,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而如果从“证伪”的角度看现象,从反面去思考,去质疑,结论会更加可靠,也会更接近真实。 除了发现“确实如此”,也别忘了问问“否则怎样”。
证实偏差是一种非理性的决策行为,必然会降低判断和决策的效果。目前, 关于证实性偏差心理机制的探析主要集中在肯定检验策略、认知失调理论、错误规避三个方面。
三者都是从动机的角度对证实性偏差进行了解释, 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机制1:肯定检验策略
肯定检验策略表现为检验期望出现的事件是否出现,检验已经发生的案例是否符合假设条件。
机制2: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又名认知不和谐。是社会心理学教皇级人物费斯丁格提出的著名理论。该理论认为,所有人类都有一种避免认识不一致的倾向。当一个人的信念和行为之间不一致,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这种情况下, 个体会通过改变原有信念或否认新认知来进行自我调节。
机制3:错误规避
错误规避认为人们之所以出现证实性偏差是为了规避因错误而导致的损失, 保证决策的实用性。与肯定检验策略和认知失调理论一样, 都认为这是一种动机性偏差。在日常生活中, 采用证实策略可以有效地节约成本并减小错误的代价, 有利于个体生存。
2、证实偏差的影响因素
因素1、锚定效应(先入为主)
锚定效应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
因素2、认知闭合需要
人类不喜欢混沌的状态,大到宇宙、社会,小到个人生活工作,都充满着未知,模棱两可,这种不确定性给人们带来焦虑和恐惧、抑或吸引和神秘感,为了消除这些不安因素,人们需要为这些未知的问题找到确定答案、结束模糊和混沌状况,便为心理学上的认知闭合需求:给问题和人生找个答案。这种愿望和动机,对证实偏差具有重要影响。
因素3、个人经验
个人经验会降低证实偏差的程度。拥有相关经验的个人能自发地提出其他可能的假设,并通过不同假设的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而经验较匮乏的个人很容易过度关注当前已有的假设,不能充分考虑其他可能的假设,导致证实偏差。
因素4、信念坚持
个体往往过分相信自己判断的准确性,评价一旦形成便不轻易改变。人们会坚持相信他们的假设,甚至这种假设逐渐形成一种信念,当这个假设与新数据相矛盾时,人们还是会坚持下去。
3、证实偏差的负面影响:决策失误
证实偏差的负面影响,可以导致产生错误的决策、最终造成各种损失。
证实偏差常常被庞氏骗局的犯罪分子、金字塔传销犯罪分子、算命师以及广告商作为诱导手段,让人心甘情愿的对他们充满了信任。很多卖药的在声称自己药物疗效的神奇时,往往举出很多治愈的案例并把它们放大化,丝毫不提那些失败甚至产生了严重副作用的案例,而受骗者在接受了骗子的宣传洗脑之后,再来看这些案例,便由将信将疑变成了证据确凿的信任,而且还会认为自己很客观,很讲科学。
决策者在分析原有假设时, 最好能够充分考虑其它可能的假设。 (analysis of competing hypotheses, ACH)就是一种通过仔细权衡各种可能的假设与证据之间关系而减少证实性偏差的方法。
其核心思想是:首先, 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假设, 并在更大范围内列举证据。然后, 列出“假设—— 证据”矩阵, 对每个证据与每个假设是否一致进行判断。接着, 重新组织假设, 进行假设与证据一致性的再评估, 标注出与所有假设都一致的证据, 形成初步结论。最后, 对关键证据进行重新评估, 看其是否符合整个逻辑推理过程, 而不是仅符合部分推理过程, 得出最终结论。
2、证伪思维:从反面去思考
卡尔·波普尔是伟大哲学家和科学家,是证伪主义的创始人,他指出科学研究应该采用证伪原则而非证实原则。科学和非科学的区别就是是否具备可证伪性。
3、科学实验:随机对照组双盲实验
科学是一套证实体系和工具,比如“随机对照组双盲实验”、以及“统计分析”等,它以严格的规则将我们所见的各种样本进行归纳和演绎,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
双盲实验是一种更加严格的实验方法,通常适用于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实验,旨在消除可能出现在实验者和参与者意识当中的主观偏差、个人偏好和安慰剂效应。在双盲实验中,实验者和参与者都不知道哪些参与者属于对照组(control group)、哪些属于实验组(experimental group)。只有在所有数据被记录完毕之后(在有些情况下是分析完毕之后),实验者才能知道那些参与者是哪些组的。采用双盲实验是为了要减少偏见(prejudices)和无意识地暗示(unintentional physical cues)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对于被试者的随机分配(Random assignment)到对照组或者实验组的做法是双盲实验中至关重要的一部。确认哪些受试者属于那些组的信息交由第三方保管,并且在研究结束之前不能告知研究者。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
【译文】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观察那人,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斧子的。 不久后,丢斧子的人在上山的时候发现了他的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