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索洛—斯旺模型)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Solow Growth Model)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概述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Solow Growth Model)罗伯特·索洛所提出的发展经济学中著名的模型,又称作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外生经济增长模型,是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的经济增长模型。

  正当1987年世界股票市场暴跌之时,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于一直与里根政府的经济政策唱反调、主张政府必须有效地干预市场经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罗伯特·索洛Robert M·Solow)。许多经济学界人士认为,纽约股票市场的这场大动荡,恰恰证实了索洛坚持的理论,使他的经济增长理论成为当今世界热门研究课题之一。可是,他的这一理论———表明各种不同因素是如何对经济增长和发展产生影响的长期经济增长模型,早在30年前他在一篇题为《对经济增长理论的贡献》的论文中就提出来了。[1]

放大

索洛模型变量

放大
放大

索洛模型的数学公式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数学公式

模型的基本假定[1]

  索洛在构建他的经济增长模型时,既汲取了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优点,又屏弃了后者的那些令人疑惑的假设条件。

  索洛认为,哈罗德—多马模型只不过是一种长期经济体系中的“刀刃平衡”,其中,储蓄率资本—产出比率劳动力增长率是主要参数。这些参数值若稍有偏离,其结果不是增加失业,就是导致长期通货彭胀。用哈罗德的话来说,这种“刀刃平衡”是以保证增长率(用Gw表示,它取决于家庭和企业的储蓄与投资的习惯)和自然增长率(用Gn表示,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它取决于劳动力的增加)的相等来支撑的。

  索洛指出,Gw和Gn之间的这种脆弱的平衡,关健在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劳动力不能取代资本,生产中的劳动力与资本比例是固定的假设。倘若放弃这种假设,Gw和Gn之间的“刀刃平衡”也就随之消失。基于这一思路,索洛建立了一种没有固定生产比例假设的长期增长模型。

  该模型的假设条件包括:

  1.只生产一种产品,此产品既可用于消费也可用于投资。

  2.产出是一种资本折旧后的净产出,即该模型考虑资本折旧。

  3.规模报酬不变,即生产函数是一阶齐次关系式。

  4.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按其边际实物生产力付酬。

  5.价格工资是可变的。

  6.劳动力永远是充分就业的。

  7.劳动力与资本可相互替代。

  8.存在技术进步。

  在这些条件下,索洛建立的模型向人们显示出:在技术系数可变的情况下,人均资本量具有随时间推移而向均衡状态的人均资本量自行调整的倾向(图一,k1与k2逐渐趋向ko),即,当人均资本量大于其均衡状态时(k2),人均资本量会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即资本的增加就会比劳动力的增加慢得多;反之,亦然。索洛是人均资本量入手集中分析均衡(即稳定状态)增长路径的。

模型的基本框架[1]

  索洛把经济中的全部产出看成仅仅是一种产品的产出。其每年生产量用Y(t)表示,代表社会的实际收入,其中一部分被消费掉,其余部分用于储蓄和投资。用于储蓄的占总产品比例s固定不变,即储蓄量为sY(t)。K(t)是资本存量。这种资本存量的增加量就是净投资,即dk/dt或\dot{K}因此,索洛模型的基本方程式可以写成:

  \dot{K}=sY (1)

  因产出是用资本和劳动力生产的,技术能力可用生产函数来反应:

  Y=F(K,L) (2)且该函数满足假设规模报酬不变

  把(2)式代入(1)式,有:

  \dot{K}=sF(K,L) (3)

  其中,L代表劳动力。

  由于人口的增长是外生变量,劳动力以一个不变增长率n增加。因此:

  L(t)=L^{nt}_{oe} (4)

  索洛把n看成是在没有技术进步情况下的哈罗德的自然增长率(Gn),把L(t)看成是在t时期可利用的劳动力供给。(4)式的右边表明劳动力从0期到t期的综合增长率。我们还可以把(4)式看作是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它说的是以指数增长的劳动力完全无弹性地得到就业。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条纵向线,它随着劳动力按(4)式的增长而向右移动。于是,调整实际工资率以使全部可利用的劳动力得到雇佣,而边际生产力等式决定着这种实际上得到控制的工资率”。

  把(4)式代入(3)式,索洛给出下列基本方程式:

  K=sF(K,L^{nt}_{oe}) (5)

  他把这个方程式作为在全部可利用的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决定必须遵循的资本积累的时间轨迹方程式。资本存量和劳动力的时间轨迹一经确知,相应的实际产出的时间轨迹就可根据生产函数计算出来。实际工资率的时间轨迹可用边际生产力等式确定,即w=\frac{\partial F(K,L)}{\partial L} (6)

  索洛把经济增长过程概括为:“在任何时候,可利用的劳动力供给都由等式(4)给定,而且可利用的资本存量也是一个已知数。既然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可调整而使劳动力和资本得以充分利用,我们就能利用生产函数等式(2)求出当期产出量。于是,储蓄倾向告诉我们多少净产出将用于储蓄和投资,从而我们得知当期的资本净积累,再加之已积累的存货,这就为下一期提供了可利用的资本”。

可能的增长类型[1]

  上一节的方程式(5)有助于研究资本—劳动力比率(K/L)的行为。为此,索洛引入了一个新的变量r,用来代表资本—劳动力比率,即人均资本量。因此,r=\frac{K}{L}或K=rL。把方程式(4)代入该表达式中,得到:

  K=rL^{nt}_{oe} (7)

  把方程式(7)对时间微分,得到资本存量变化率的方程式:

  \frac{dK}{dt}=L^{nt}_{oe}\frac{d}{dt}r+r\frac{d}{dt}L^{nt}_{oe}

  \dot{K}=\dot{r}L^{nt}_{oe}+nrL^{nt}_{oe}

  =(\dot{r}+nr)L^{nt}_{oe} (8)

  把方程式(5)代入方程式(8)中,得到:

  (\dot{r}+nr)L^{nt}_{oe}=sF(K,L^{nt}_{oe}) (9)

  方程式(9)表明了,在假定劳动力是充分就业的且每一时期的储蓄是充分就业产出的一个比例s情况下,资本是如何持续增长的。

  规模收益不变的假定,意味着生产函数是一阶齐次函数。用L^{nt}_{oe}来除方程式(9),得到:

  (\dot{r}+nr)=sF(\frac{K}{L^{nt}_{oe}},1) (10)

  方程式(10)的两边同时减去nr,得到:

  \dot{r}=sF\left(\frac{K}{L^{nt}_{oe}},1\right)-nr

  最后,把资本—劳动比率\frac{K}{L^{nt}_{oe}}写成r,得到索洛的基本方程式:

  \dot{r}=sF(r,1)-nr (11)

  其中,r——人均资本存量(K/L)

  n——劳动力增长率率(\dot{L}/L

  F(r,1)——人均产出函数或人均收入函数 sF(r,1)——指人均产出中用于储蓄或投资的产品量   方程式(11)表明,实际用于储蓄的产品量〔sF(r,1)〕与均衡状态所需要达到的产品量nr之间的差距,该方程式可以用来找到一条总能达到稳定状态且与劳动力增长率相一致的资本积累路径。

  以基本方程式(11)为基础,索洛用图示说明了可能的增长类型(见图—1)

  在图—1中,横轴为人均资本量r,纵轴为人均产出量y,(y=Y/L),通过原点的直线是函数nr,另一条曲线为y=sF(r,1)。

  Image:可能的增长类型.jpg

  图—1 可能的增长类型。

  代表函数sF(r,1)这样画出来的图示反映出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这两条曲线在nr=sF(r,1),即\dot{r}=0处相交,此时横坐标为r'当\dot{r}=0时,人均资本量不变,而且人均资本量增长率与劳动力增长率相等且同为n。资本—劳动力的比率r′一旦确定就不变了,资本和劳动力按该比例增加。倘若规模报酬不变,实际产出也会以相同的相对比率(n)增加,而且每个劳动力的产出将不变。

  如若r′与实际r不一致,资本—劳动力比率情况将如何?若r>r′,则nr>sF(r,1),r将降低以接近于r′;相反,若r<r′,nr<sF(r,1),r将提高以接近于r′。因此,均衡值r′是稳定的。“不管人均资本量的初始值如何,该体系将以自然比率向平衡增长发展……若初始资本存量低于均衡值,资本和产出将以快于劳动力增长的速度而增加,直至接近均衡值。若该初始比率高于均衡值,资本和产出将以比劳动力增长速度更慢的速度增加。产出的增长总是处于劳动力和资本的增长速度之间”。

  Image:生产力曲线.jpg

    图—2 生产力曲线。

  但是,图—1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很强的稳定性并不是绝对的,这取决于生产力曲线sF(r,1)的形状。在图—2中,生产力曲线sF(r,1)在r1r2r3三处与nr曲线相交。r1r3是稳定的,而r2则不稳定。“该体系不是按资本—劳动力比率r1进行平衡增长,就是按r3进行平衡增长,这取决于最初可观察到的资本—劳动比率。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劳动力供给、资本存量和实际产出将以比率n渐进增长;但在r1左右,其资本量要比在r3左右为少,故前者的人均产出水平比后者的人均产出水平低。那么,对于在O和r2之间的初始比率,其相应的平衡增长均衡是r1,而对于大于r2的任何初始比率,其相应的平衡增长均衡就是r3比率r2本身就是一种均衡的但不稳定的增长率,任何偶然的扰动在一定时期内都会被夸大。如此画出的图—2使得生产在没有资本的情况下也要进行”。

  索洛对他的长期增长模型作了这样的总结:“当生产在通常的比例变动和报酬不变的新古典条件下进行时,自然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没有明确的抵触是可能的。也许不会有……任何‘刀刃’。该体系能够调整任何既定的劳动力增长率,最终达到按比例增加的稳定状态”,即:

  \frac{\Delta K}{K}=\frac{\Delta L}{L}=\frac{\Delta Y}{Y}

索洛增长模型表明的基本含义[2]

  索洛增长模型表明的基本含义是:人均资本拥有量的变化率ḱ取决于人均收入储蓄率sf(k)和按照既定的资本劳动比配备每一新增长人口所需资本量nk之间的差额。

  索洛增长模型sf(k)=ḱ+nk还表明另一个含义。一个社会中的人均储蓄率sf(k)有两个用途:

  一是用于人均资本拥有量的增加量ḱ,即为每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装备,这被称作“资本的深化”;

  二是用于为每一新增人口提供平均的资本装备nk,这被称作“资本的广化”。换句话说,经济中的全部储蓄转化为投资后,一部分用于提高人均资本拥有量(资本的深化),另一部分则用于为新增人口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装备(资本的广化)。

  Image:索洛增长模型.jpg

  图中所示,横轴为人均资本拥有量k,纵轴为人均收入f(k)。集约生产函数曲线f(k)表明人均收入随着人均资本拥有量的增加而增加,人均产量即人均收入f(k)也相应增加。人均储蓄曲线sf(k)位于人均收入曲线f(k)的下方,因为储蓄只是收入的一部分,两者间的距离为非储蓄,即消费的部分。

  当人均资本拥有量k为OB,则此时的人均收入为BJ,人均储蓄为BP,这部分人均储蓄一部分用于装备每一新增人口即资本广化的BG和一部分用于人均资本拥有量即资本深化的GP。这意味着k将提高,于是导致f(k)增加,因此,B点将右移到A点。A点资本的深化等于0,全部的人均储蓄都被用于资本的广化,经济达到均衡。反之亦然。

索洛模型的意义与不足[1]

  作为创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先躯,索洛教授在构造他的长期增长模型过程中,不仅保留了哈罗德—多马模型的主要特征(如齐次资本函数、比例储蓄函数以及既定的劳动力增长率),而且还在理论模型的现实性方面有新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他在分析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采用了一种连续性生产函数,从此人们称其为新古典生产函数。

  2.劳动力与资本之间可相互替代的假设使得经济增长过程具有调整能力,从而该理论模型更接近于现实。

  3.长期增长率是由劳动力增加和技术进步决定的,前者不仅指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且还含有劳动力素质与技术能力的提高,所以,索洛的长期增长模型打破了一直为人们所奉行的“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因素”的理论,向人们展示,长期经济增长除了要有资本以外,更重要的是靠技术的进步、教育和训练水平的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说,技术进步、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比增加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这种观点在他30年后获奖前夕接受采访时又得到进一步阐述。他说,除了纯粹的农业国以外,这一理论对所有国家都适用。“发展中国家不能把本国经济的发展仅仅依赖于资本和劳动力的增长上。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起步较晚国家,要更多地研究如何在现有工业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和教育进程。这样就能有效地跟上世界经济的发展”(顾耀铭,1987)许多国家都相继接受了他的理论,在中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R&D)等方面,政府不断增加投资和提供税收刺激措施,成效显著。

  当然,作为一种理论模式,索洛的长期增长模型也并非尽善尽美。正如森(Sen,1970)教授指出的那样,索洛的模型也有其不足之处:

  1.索洛的增长模型考虑的仅仅是哈罗德的Gw和Gn之间的均衡问题,而忽略了G和Gw之间的均衡。

  2.索洛的模型没有投资函数,此函数一旦引入,哈罗德模型的不稳定性问题即会出现于索洛的模型中。森教授认为,劳动力和资本间的替代性假设似乎并不是新古典学派新凯恩斯学派对增长研究之不同的关键所在,其主要差异在于索洛模型没有考虑投资函数以及由此产生的企业家对将来预期的重要性。

  3.索洛假设要素价格是可变的,这也会给稳定增长的路径设置障碍。例如,利息率由于流动陷井问题而不会下降到低于一定的最低水平;反过来,这也许使资本—产出比率不能提高到实现均衡增长路径所必需的水平。

  4.索洛模型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技术进步为假定前提构建的。然而,这一假定只是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哈罗德中性技术进步的一个特例,没有任何经济证据。

  5.索洛增长模型的另一假设是“资本是同质的且易变的”,但事实上,资本品是高度异质的,因此而出现不能简单加总问题。结果,当存在多种多样的资本品时,稳定增长路径是很难实现的。

对索洛模型的总结和评论

  1.主要结论

  (1)无论从任何一点出发,经济向平衡增长路径收敛,在平衡增长路径上,每个变量的增长率都是常数。

  (2)在其他外生变量相似的条件下,人均资本低的经济有更快的人均资本的提高,人均收入低的经济有更高的增长率。

  (3)人均产出(Y/L)的增长来源于人均资本存量和技术进步,但只有技术进步才能够导致人均产出的永久性增长。

  (4)通过调节储蓄率可以实现人均最优消费和最优资本存量的“黄金律”增长。

  (5)储蓄率的变化只会暂时性地影响增长率,而不会永久性地影响;储蓄率的显著变化对平衡增长路径上的产出变化只有较小的影响,且作用缓慢。

  2.批评

  (1)未能够解释长期经济增长的真正来源。把技术进步(劳动的有效性)看成为外生给定的,而这恰恰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此,索洛模型是通过“假定的增长”来解释增长的。

  (2)理论预测与实际数据不符。如果资本取得的市场收益大致体现了其对产出的贡献,那么实物资本积累的变化既不能很好地解释世界经济增长,也不能说明国家间的收入差距

  例如:根据C-D生产函数,y = f(k) = ka,一般的a=1/3,设穷国变量带*,若y/y*=10,则k / k * = 101 / a = 1000。(如此大的资本存量差异!)

  资本的边际产品MPk = f'(k) = aka − 1 = ay(a − 1) / a,若y/y*=10,则MPk / MP * k = 1 / 100。(如此高的资本报酬率差异!)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1.4 郭庆旺.现代经济增长模型比较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95年7月第1版1995年7月第1次印刷.ISBN 7-81044-065-9/F·809
  2. 西方经济学.第十七章,经济增长和周期理论.宁波广播电视大学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35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41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58.218.185.* 在 2008年10月8日 21:13 发表

不好!!!

回复评论
222.20.209.* 在 2008年11月30日 23:31 发表

不好~~~ 有失水准啊

回复评论
219.217.141.* 在 2008年12月19日 21:46 发表

真的不好

回复评论
Angle Roh (Talk | 贡献) 在 2008年12月20日 15:51 发表

内容有所补充,智库百科期待大家一同完善

回复评论
218.94.142.* 在 2008年12月24日 12:29 发表

顶一下

回复评论
60.31.254.* 在 2009年5月14日 18:27 发表

不好

回复评论
蚂蚁 (Talk | 贡献) 在 2009年10月23日 14:16 发表

解释的很全面

回复评论
124.90.198.* 在 2009年11月24日 11:25 发表

回复评论
219.234.81.* 在 2010年5月13日 14:03 发表

这个,真不好!

回复评论
218.69.250.* 在 2010年7月1日 15:28 发表

还行

回复评论
222.88.103.* 在 2010年8月10日 09:16 发表

看不懂!

回复评论
123.150.182.* 在 2010年11月13日 21:24 发表

看不懂…

回复评论
183.61.65.* 在 2010年12月25日 15:18 发表

非常机械 中国人看不懂中文!

回复评论
Dan (Talk | 贡献) 在 2010年12月27日 10:45 发表

183.61.65.* 在 2010年12月25日 15:18 发表

非常机械 中国人看不懂中文!

MBA智库是可以自由参与的百科,如有发现错误和不足,可以自由参与编辑和修改。只要通过网页右上角创建新账户,注册用户名后即可参与编辑修改,期待您的参与~~

回复评论
117.136.9.* 在 2011年6月9日 01:42 发表

hao

回复评论
119.97.202.* 在 2011年10月12日 22:04 发表

也还蛮全面的啊,要是公式推导在全面点就好了

回复评论
123.124.19.* 在 2011年11月27日 18:51 发表

看不懂

回复评论
113.142.17.* 在 2012年1月9日 21:33 发表

中国人对西方经济的认识真的好似处于幼儿园水平一样

回复评论
115.27.18.* 在 2012年1月30日 16:23 发表

113.142.17.* 在 2012年1月9日 21:33 发表

中国人对西方经济的认识真的好似处于幼儿园水平一样

全中国就你厉害,就你的认识不是幼儿园水平,那你写个高水平的让大家看看啊

回复评论
218.106.181.* 在 2012年4月14日 15:33 发表

这里没有讲清讲透索洛的长期增长决定于劳动力的增长和外生技术进步是因为假设资本边际报酬递减的假定

回复评论
125.111.160.* 在 2012年5月2日 18:53 发表

什么玩艺

回复评论
82.224.100.* 在 2012年5月2日 23:54 发表

原来大家都看不懂呀,我放心了。

回复评论
121.14.162.* 在 2012年5月3日 01:56 发表

那些口口声声说看不懂的人 自己数学不好有什么好怪的

回复评论
米小衲 (Talk | 贡献) 在 2012年6月21日 20:47 发表

原来还可以评论啊

回复评论
112.94.234.* 在 2012年9月12日 11:56 发表

这个是以曼昆为代表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模型吧?巴罗的索洛模型与这个有些许不同。不过对于解释资本存量和国民收入与内生变量的变动关系方面是大同小异的。

回复评论
132.195.36.* 在 2012年9月17日 23:24 发表

其实我没看懂。。。维基中文解释的更简单

回复评论
116.28.244.* 在 2013年7月17日 17:15 发表

还行吧,没那么难懂吧??

回复评论
14.109.67.* 在 2013年12月31日 21:13 发表

不全懂

回复评论
14.109.67.* 在 2013年12月31日 21:16 发表

132.195.36.* 在 2012年9月17日 23:24 发表

其实我没看懂。。。维基中文解释的更简单

果真很简单。。。

回复评论
58.247.230.* 在 2014年5月17日 17:27 发表

还不错,解释清楚了。很有用,谢谢

回复评论
183.63.159.* 在 2014年7月3日 19:06 发表

楼上的简直无语~真是搞笑,什么翻译过来的,不好,卖鸡蛋的就一定要养鸡、就要自己会下蛋?!你看不懂就不好?!讲解的很详细,也挺好的,就是符号最好用经典教材常用的,受众广,容易看懂~还有就是配图隔得远,要来回拉,思路容易断,建议改善~总之支持词条编辑者

回复评论
221.212.109.* 在 2015年9月19日 19:17 发表

这个软件神了,什么词条都能找到

回复评论
Tim GBY (Talk | 贡献) 在 2015年11月27日 09:51 发表

可否用两三句话概括一下啊

回复评论
寒曦 (Talk | 贡献) 在 2015年11月27日 11:06 发表

Tim GBY (Talk | 贡献) 在 2015年11月27日 09:51 发表

可否用两三句话概括一下啊

索洛模型描述了一个完全竞争的经济、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增长引起产出的增长,而新古典生产函数决定了在劳动供给不变时,资本的边际产出递减。这一生产函数与储蓄率不变,人口增长率不变,技术进步不变的假设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一般动态均衡模型。

回复评论
118.144.20.* 在 2017年5月19日 10:59 发表

看不懂

回复评论
95.2.11.* 在 2017年11月14日 02:21 发表

图片里的数学公式是错的,请及时纠正! 既然Solow模型是基于新古典生产函数,那么方程就应该是Y=A*F(K,L)=A*(K^alpha)*L^1-alpha) 从这个方程再推理Y=A*(K^alpha)

回复评论
95.2.11.* 在 2017年11月14日 02:40 发表

The Solow per capita production function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 was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growth problems by Robert Solow (American economis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obel prize 1990). Solow began with a production function of the Cobb-Douglas type: Q = A Ka L b where A is multifactor productivity , a and b are less than one, indicating diminishing returns to a single factor, and a + b = 1 , indicating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Solow noted that any increase in Q could come from one of three sources: 1. an increase in L . However, due to diminishing returns to scale, this would imply a reduction in Q / L or output per worker. 2. an increase in K . An increase in the stock of capital would increase both output and Q / L 3. an increase in A or in multifactor productivity could also increase Q / L or output per worker. To concentrate attention on what happens to Q / L or output per worker (and hence, unless the employment ratio changes, output per capita), Solow rewrote the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in what we shall refer to as per capita form: Q / L = A K a L b - 1 = A K a / L 1 - b

since multiplying by L b - 1 is the same as dividing by L 1 - b . Also, since we assumed that a + b = 1, a = 1 - b. Q = A K a / L a = A ( K / L ) a Defining q = Q / L and k = K / L, that is, letting small letters equal per capita variables , we have q = A k a

回复评论
LuyinT (Talk | 贡献) 在 2017年11月16日 09:57 发表

95.2.11.* 在 2017年11月14日 02:21 发表

图片里的数学公式是错的,请及时纠正! 既然Solow模型是基于新古典生产函数,那么方程就应该是Y=A*F(K,L)=A*(K^alpha)*L^1-alpha) 从这个方程再推理Y=A*(K^alpha)

上面的公式是Y=A*F(K,L)=(K^alpha)*A*L^1-alpha),而你给的Y=A*F(K,L)=A*(K^alpha)*L^1-alpha)和他是一样的,只是把A的位置调换,公式没有错的

回复评论
218.255.101.* 在 2017年11月26日 17:05 发表

不错

回复评论
192.168.1.* 在 2018年9月7日 11:03 发表

我怎么觉得那个δ应该是折旧了,为什么下边注的是资本增长率?我以为错了吗?

回复评论
M id 320e30a940d37bfecb9556cb4f7c3bff (Talk | 贡献) 在 2021年6月27日 12:20 发表

δ是资本折旧率。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