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科技经济一体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科技经济一体化

  科技经济一体化指的是融合了科学、技术以及经济各个发展要素之间相互融合渗透的一种过程及态势,它包含的内容很多,如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技经济化、经济科技化、科学技术一体化、技术经济一体化等等。[1]

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内涵[1]

  (1)科技经济一体化的驱动力是社会的需求

  任何时代和社会要想存在,其首要的前提就是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对于物质的需求乃是人类社会中的首要需求。需求和需求的满足之间往往是具有矛盾性的,而人类社会的进步及发展正是由这个矛盾来推动的,人们要想获得得以让自身生存及发展的物质需求,就要先有实现这些需求的工具及手段。因此,社会的需求就给科技经济一体化提出了明确的任务,让其推动社会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我们说,社会的需求是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内在驱动力。恩格斯也认为,科学的产生及发展都是由社会的生产来决定的,社会中一旦出现了对于技术的需求,这种需求往往会比十所大学更能让科学向前迈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其产生之前,为了让统治阶层和劳动者对于物质的需求得到满足,技术和生产之间是密切相连的,当资本主义不断的发展,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竞争的时候,为了使自身在竞争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们都以一种超乎寻常的态度对科学及技术进行更多的投入和关注。这种强烈的需求,致使科学及技术由原来的被生产决定转变到推动生产前进,也致使当今社会高科技产业出现了发展迅猛的态势。

  (2)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本质是发展经济

  贯穿在人类的生存及发展过程中,经济的生产是一直贯穿其始终的,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让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经济的生产也是科学及技术获得发展的重要媒介及载体。发展科技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只有符合并适应经济的发展需求,科学以及技术才可以发挥自身的功效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服务。如果科学及技术与经济的生产脱钩的话,那么它只能成为无法实现任何经济效益的抽象知识。人类从其产生直到现在,其牢固而明确目标就是要让经济得到发展。当然,对于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强调,并不是要忽略科学和技术的价值及意义。实际上,如果我们要想使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借助于更高端的科学技术手段及工具。我国所提出的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就是把经济的发展作为中心,依据经济发展的需求来确定相应的科技发展项目及目标。对于科学、技术及经济三者之间关系的处理,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发展这个基点,在此基础上,抛弃按部就班的发展策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比如亚洲”四小龙”的奇迹就是非常鲜明的一个例子。

  (3)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关键是对科学及技术的突破创新

  科学是人类对于自然规律在理论上的认知及把握。科学理论上如果有了突破,自然就会给人们认知带来突破,以便让人们能动的运用自然规律,充分挖掘出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潜能。技术是连接科学及经济之间的枢纽中介,通过科学而产生的技术会给社会带来更强的实践效应。科学理论只有实现了自身的突破,才可以推动技术上的创新,进而才能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从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过程中可以看到其中的必然规律,科学革命带来了技术革命,技术革命促成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带来了经济的突飞猛进发展。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企业,他们的兴衰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取决于自身的科学突破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我们可以把19世纪的富裕国家和现今的富裕国家进行对比,比照后可以发现,那些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以及后来居上的国家,都是源自于其极富成效的科技创新,那些仅仅依靠自身地理物质资源的国家,因为对于科技创新关注不多,导致了其地位的落后。美国的王安电脑公司曾经盛极一时,但由于在计算机转型的创新方面步伐迟缓了一些,就导致了它败北的命运。

  (4)科技经济一体化的保障是良好的外部环境

  无论是科学、技术、经济还是其一体化,都是有着其内在的运行规律的,但是,它们同样是时代历史的产物,是构成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们都是无法摆脱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制约和束缚的,都要受到其所在时代环境的影响。如果一个社会的环境良好的话,它会让科技经济一体化加速其进程,反之则会阻碍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漫长的中世纪中,科学沦为了神学的奴婢,更是远离了经济及技术,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科学的发展速度也是及其缓慢的,虽然中国有四大发明,但这些发明并没有立刻带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而日本这个国家,注重科技的创新,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就成为了跃居世界前的经济强国。这些都说明了,外部环境对于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

科技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制约因素[2]

  科技经济一体化是科技、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在我国已有一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科技进步明显加快,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一大批科技成果不断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与经济更加密切结合、相互影响和交汇互融,科技经济一体化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其主要表现是:高新技术成果大批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隆起带;科技成果向经济领域全方位渗透,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和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全面提高;经济发展为科技投入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初步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经济、科技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正在建立;科技人才队伍壮大,人力素质和科技技能全面提高,为科技经济一体化创造了智力条件。但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准确把握。

  科技体制改革滞后,成为科技经济一体化的体制障碍。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体制、企业微观体制改革都取得了重大实质性进展,与之相比,科技体制改革尽管也有一些进展,但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市场化进程还不快。比如在全国各类科研院所中,较多的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体制构架,没有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竞争特点要求的新体制、新机制;对高科技人员的管理体制、使用方式比较落后,影响着高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作用的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的科技体制和运作机制还没有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形成和运作起来;作为科研开发和科技成果推广重要基地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科技体制模式也没有完全成型,科技经济一体化的主体地位还不突出。

  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不够,制约着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近年来,我国研制开发新技术、新成果不少,但由于科研、生产部门的条块分割,中间试验环节薄弱,中试基地建设不够,科研市场及其中介组织不配套等方面的原因,很多没有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即使已经转化的其过程也较长,使一些科技成果得不到及时应用,发挥不出潜在的效益。目前,我国科技成果中,约有一半未能得到转化,即使已经得到转化的成果仍有相当一批转化程度、层次比较低。同时,科技投入产出效益比较低,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科技市场体系不健全,使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缺乏载体。相对于产品市场机制而言,与科技活动有关的市场机制比较薄弱。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还都缺乏市场这一中介来有机连接与推动,难以达到科技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最有效的利用,影响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人才市场发育也比较慢,规模、容量和作用发挥都不够,市场化手段配置高科技人才资源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已经建立起来的市场,运作也不够规范,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竞争法则和政策尚需要进一步明确。

  企业机制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化,也影响到了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过程中,作为市场微观基础的企业,居于重要的地位。目前看,由于一些企业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体制和经营机制的转变,直接制约和影响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到2000年底,全国国有企业中,约有50%以上完成了公司制改造,但运作却很不规范,机制转换没有真正到位,有的只是名义改制,仍按原来计划经济的那套机制运行,对科技的追求度不够,市场创新意识比较差。再加上一些企业的创新手段比较落后,创新水平低,创新能力弱,使得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进程大大延缓。

  政府宏观调控不够,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推力不足。在科技、经济改革不到位,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在推动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方面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但这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突出的是,对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组织领导力度不大;缺乏长远的规划和统筹部署,对各类资源的统一配置做得不好;对科技经济一体化缺乏有效的调控,不能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一体化进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不能及时进行研究,协调解决,等等。

科技经济一体化应确立的原则[2]

  推动我国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总的指导思想应是:以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为指针,紧紧追踪国际科技发展潮流,从我国具体实际出发,通过明确政策,深化改革,加大投入等一系列措施,加大科技研究、技术开发的力度,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素质、产业素质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要把握以下原则:

  工作摆布上的科技先行原则。科技经济一体发展的前提是科技。因此,在整个工作摆布当中,要统筹安排,坚持科技先行原则,集中力量进行科技研究、科技开发,力求取得一批关及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成果,使两者的结合具有科技的支撑和保证。

  成果转化的市场化原则。在推进科技体制、企业体制等各类改革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运用市场手段、市场机制,发挥市场的中介作用,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科技渗透的全方位原则。科技经济一体发展是多领域、多层次的,科技向经济的渗透要全方位展开,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多点开花,全面渗透到购买领域、生产领域和售卖领域的诸多环节,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防止单打一。顾此失彼。支撑体系的配套化原则。科技经济一体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很广。因此,围绕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配套体系,包括融资体系、成果转化体系、政策扶持体系、政府支持体系等,使之有一个配套的环境条件。产学研结合的一体化运行原则。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客观要求,破除产学研之间的各种障碍因素,使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培植等环节紧密结合起来,配套衔接,一体化运行。

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对策措施[2]

  适应当今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征要求,从我国具体情况出发,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可考虑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措施。

  1.改革传统体制,建立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一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科技要素向经济渗透的内在机制。要以市场为导向,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放活科研机构,推动科研院所改革,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新体制、新机制,以体制的改革,促进内部潜力的释放。二是推动企业体制改革,建立企业对科技追求的内在机制。为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科技意识,增强对科技的追求,要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塑造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建立新的企业经营机制,特别是要适应企业竞争的需要,加快内部多项改革的配套,逐步建立起企业自觉运用科技手段,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新体制、新机制。三是加快政府职能改革,建立政府对科技资源宏观调控的内在机制。要改革政府机构,转换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建立符合科技本身运行规律,有利于科技与经济融合、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新手段。

  2.构建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企业在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中的骨干作用。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生产单位,也是科技经济一体化的主体,科学技术最终要通过企业这个环节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容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利用和开发新资源创新等。从基础研究、新产品或者新工艺的最初设想,到研制、开发,再到工程化、商业化的生产,直到通过市场推广应用而产生经济效益。这一全过程都是在企业进行的。目前,我国的一些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要求相比,还很不适应。应当按照十五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加强企业技术开发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大型企业都要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增强独立研究开发能力,研究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增加技术储备。要多渠道引进高科技人才。搞好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全员技术素质和基本劳动技能。要强化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增加中间试验投入,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采取多种手段,保护知识产权。实行科技管理、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3.加强科技市场建设,为科技经济一体化提供中介。首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根据市场发展的规律要求。对一批规模较小的科技市场,扩大规模,增加容量,提高辐射带动力。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投资建立新的科技市场,增加市场规模数量。其次,注重各类市场的配套发展。在人才市场已有较好发展基础,进一步配套完善的同时,应配套建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科技信息服务市场、科技咨询市场、高新技术成果交易市场等,还应当根据当地实际,采取定期、不定期赶科技大集、政府集中推介等形式,使之形成多种市场的配套体系。再次,规范市场秩序。逐步建立完善科技市场法规体系,规范交易程序,加强市场监管,保护知识产权。规范各种税费,优化服务环境,坚决取缔和依法打击科技市场上的非法交易,确保整个科技市场有一个良好的秩序。

  4.建立新的投入机制,为科技经济一体化提供资金保证。可重点考虑以下四条渠道:一是吸引企业投入。可以通过政策引导,让企业加大科技开发的投入力度,也可以采取企业与专业科研机构联合的方式进行投入;二是鼓励民间投资。适应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新态势和对技术的迫切要求,进行必要的政策引导,激活投资主体,启动民间投资,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其成为重要的投资成份。三是引入国外资金向高技术领域投资。瞄准国外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大的大企业、大公司,通过技术参股、技术分配、出让股份等形式,引导其向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领域投资。四是建立风险投资基金。通过政府注入启动资金,吸引企业、民间和各类经济主体共同投资,建立风险基金,集中向高科技企业特别是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投资,形成利益共同体,创造企业发展的资金条件。还要利用国家资本市场,善抓一切机遇,设立投资基金,利用证券市场,上市融通资金。同时,还要加强政策研究,注意根据国家不同时期财政、金融货币政策的特点,适时开辟新的投入渠道。

参考文献

  1. 1.0 1.1 丁芳.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内涵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4,6
  2. 2.0 2.1 2.2 杨占辉.关于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探讨(J).发展论坛.2001,9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Lin,刘维燎.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科技经济一体化"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