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电力市场化(Electric Power Market)
目录 |
电力市场化是指对电力行业放松管制,使电力工业产权私有化,引入竞争,建立竞争、开放、规范、有序的电力市场,通过市场机制对电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利用电价机能达到供需平衡的一种市场状态,从而提高效率、降低电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电力市场化的内容[1]
市场化是指在经济运行中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持续增大,依赖程度不断增强,市场体制逐步发育成熟的演变过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出现过两种类型的市场化:
一种是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主要表现为整个经济中的自给性部分不断减少,商品性部分不断扩大,进而市场起主导作用的过程;
另一种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不断减少,计划机制的作用在微观领域内越来越弱,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越来越强的过程。我们这里研究的是第二种市场化。
电力市场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电力市场是指电力生产、传输、使用和销售关系的总和。狭义的电力市场即指竞争性的电力市场,是电能生产者和使用者通过协商、竟价等方式就电能及其相关产品进行交易,通过市场竞争确定价格和数量的机制。竞争性电力市场具有开放性、竞争性、计划性和协调性。竞争性电力市场的要素包括市场主体(售电者、购电者)、市场客体(买卖双方交易的对象,如电能、输电权、辅助服务等)、市场载体、市场价格、市场规则等。
所以,电力市场化是指对电力行业放松管制,使电力工业产权私有化,引入竞争,建立竞争、开放、规范、有序的电力市场,通过市场机制对电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利用电价机能达到供需平衡的一种市场状态,从而提高效率、降低电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电力市场化改革是建立在市场经济规律与电力产业发展规律交和的基础之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力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既决定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可行性,又内在规定了电力市场化的现实形态,同时也提出了电力市场化的难题。
电力市场化的特征[1]
中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电力市场化的基本特征如下:
第一,市场参与者的独立化。长期以来,中国电力实行政府垄断控制,电力企业几乎都为国有企业,在市场化的进程中,这些国有电力企业的依赖性和依附性将逐步减弱,自主性和独立性逐步增强,自主权扩大,它既包括选择行为方式、获利方式的权力,也包括选择制度的权力。
第二,经济决策的分散化。政府将逐渐从微观决策领域退出,只在宏观调控和其他一些必要的领域发挥作用。从计划统管一切到市场自主调节,这一过程一定会表现为政维基百科府从某些领域的退出。
第三,市场主体结构的多元化。从历史上看,市场经济从私有经济发展而来,不是放任自流的,它是由法律、规则及规范(比如讲求信誉的道德规范)制约和调节的。因此,法制化、规范化是市场化的重要标志。
电力市场化的改革依据[2]
(一)电力需求的增长
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如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及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发展的影响,我国电力需求保持不断的增长,而以往的企业生产将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需求,因此允许了其他生产企业的加入或促使其他企业来提高生产效率以填补需求增长导致的供给空白,电力市场化的改革无疑是打开了电力企业的准人大门。
(二)电力技术的进步
近几年我国电力产业不断取得重大技术成果,如风能、核能、生物能、太阳能不断高效率的转化为电能,为不依赖于煤炭等化石能源的电力生产提供了新方向。清洁能源的使用不但降低了电力生产的成本,也减少了对于环境的污染,与传统能源相比具有不可估量的竞争优势,成为电力市场内竞争的突破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可以为电力交易打造平台。当专业的电力的交易系统、竞价系统及电费结算系统得以应用,那么电力的发输配售的协调联动可以促使各个环节的分离,使其各自经营,电力行业就可以避免自然垄断。所以它将从客观上为电力市场化改革提供契机和平台。
(三)市场经济的完善
我国一直推行的变计划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都已在其他行业得到了良好收效,如金融产业、通讯产业、航空产业等。在这些曾被政府所管控的行业顺利放归市场后并得到良好的发展时,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也势必例行,以与当前的市场经济相配套。
(四)世界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英国、智利、美国、欧盟、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自80年代就开始纷纷推行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如今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经历过改革后的国家首先能够吸引来投资,解决了财政上的负担和电力上的短缺;其次成型的电力市场可以加大消费者提供电力服务的选择权,竞争带来电价的下调提高了居民的福利水平。这无疑为中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给出了指引和经验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