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民航运输规划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民航运输规划

  民航运输规划是政府主管部门履行行业宏观调控安全监管市场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也是民航行业内的各个主体和社会有关单位、部门及个人从事相关活动时重要的信息参考。

民航运输规划的内容[1]

  (一)民航总体规划的内容

  民航总体规划是对于今后一定时期我国民航业总体发展做出的战略规划。民航总体规划一般包括对当前我国民航业发展成就的总结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社会发展需要,预测规划期内我国民航运输的需求情况,说明今后我国民航总体发展的筹划和安排等部分内容。

  例如,民航“十一五”规划在总结了我国民航“十五”期间取得的成就,分析了我国民航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和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民航“十一五”期间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了我国民航“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并在此基础上,从促进民航事业全面发展、大力提高航空安全水平、加快建设民用机场体系、建设现代化空管系统、实施科教兴业和人才强业战略、深化改革开放6个方面描绘了我国民航2006~2010年的发展蓝图。同时,统计了民航“十五”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制定了“十一五”时期民航发展主要指标,介绍了航空安全、机场建设、空管建设、教育培训、科技建设等民航“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建设工程。另外,为了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还专门对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提出了具体要求。

  再如,“民航强国发展战略规划”根据中国民航局党委制定的本世纪头20年实现我国“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奋斗目标,对民航强国的内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建立了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民航强国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民航发展预测与分析模型,预测了我国民航未来各个阶段的发展水平和世界航空运输业未来发展态势,比较分析了2020年我国民航与世界发达国家民航发展水平,提出了实现民航强国的阶段性战略目标。

  又如,“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发展规划”首先分析了世界与中国航空运输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参考了以欧美为代表的未来一代航空运输系统计划,提出了我国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发展我国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原则,制定了发展我国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目标,设计了我国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体系,制定了发展我国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战略步骤和实施措施,并在机场和空管的建设、民航综合公共信息服务的提供、恶劣天气的监测预报、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适航与维修系统的建设、民航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等方面做出了远景展望。

  (二)民航专项规划的内容

  民航专项规划是在民航总佐规划的基础上,对于今后一定时期我国民航内部各部门和各方面专门制定的更为详尽的发展规划。民航专项规划一般包括对当前我国民航业内的某个部门或方面当前发展成就的总结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对规划期内我国民航运输需求情况做出预测,对规划期内该部门或方面的发展做出筹划和安排等内容。

  1.机场规划

  机场规划是一定时期内我国机场建设的总体计划,例如2008年获得国务院批准出台的《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在实现航空运输普遍服务的精神指导下,提出到2020年,我国民航运输机场总数将达到244个,形成北方、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五大区域机场群。规划实施后,全国80%以上的县级行政单元能够在地面交通100公里或1.5小时车程内享受到航空服务,所服务区域的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82%、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国总量的96%。全国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直辖市)、主要开放城市、重要旅游地区、交通不便中小城市等均有机场连接,形成功能完善的枢纽、干线、支线机场网络体系,大、中、小层次清晰的机场结构,航空运输整体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更加紧密,与城市发展更加融洽,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在对我国机场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成就做出总结的同时,分析了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诸如机场数量仍然较少、服务地域不广、大部分干线机场容量饱和或接近饱和、军民航空域使用矛盾日益突出、区域内各机场定位分工不明确以及枢纽机场国际竞争力不强等。

  《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与国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和航空市场需求相适应,预测了到2020年,全国机场货邮吞吐量、旅客吞吐量的增长情况,坚持了区域经济地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运输方式布局相衔接,与民航系统内部各要素相协调,与节约土地、能源等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统一等规划原则。此外,还指出了近期(到2010年)和远期的实施重点。

  2.机队规划

  机队规划是航空公司根据航空运输市场的需求情况,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规划期内飞机的数量和机型结构所做的安排。机队规划要对规划期内各年计划拥有的飞机数量和需要引进的飞机数量、规划期内各种性能飞机的构成、引进飞机采用的方式、需要资金数量和筹措渠道等做出筹划安排。

  3.空管规划

  空管规划是国家对于空管系统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做出的统筹安排。例如我国新一代空管系统发展规划包括对我国当前空管系统的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严重性,借鉴欧美国家未来空管系统的发展规划,对我国未来空管系统的发展做出了安排。

  4.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我国民航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尤其是特种人才的培养做出的安排。在分析了当前我国民航业内各部门的人力资源情况,并结合未来我国民航业的发展规模的预测结果,提出我国民航业内各部门的人才需要量,并按照预计的培养规模做出培养计划安排。

民航运输规划的分类[1]

  民航运输规划的分类方法很多。

  从民航运输规划的作用范围来说,可以分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民航发展总体规划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民航行业总体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例如《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民航“十一五”规划)。民航专项规划,如机场规划、机队规划、空管规划和人力资源规划等,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民航内各部门或各方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从民航运输规划的编制主体看,可以分为民航局的规划和地区管理局的规划,以及航空公司、机场等各市场主体单位的计划。地区管理局是民航区域性的管理机构,其规划是民航局规划的下级规划,主要是对本地区航空运输发展,特别是对于航空运输规模、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等作出统筹谋划和安排。

  根据民航运输规划的作用时间范围,可以分为长期规划(10年以上)、中期规划(5~10年)和短期规划(5年以内)。例如“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发展规划”和“民航强国发展战略规划”以及机场规划、机队规划、空管规划和人力资源规划等属于长期规划,民航“十一五”规划属于中期规划,而航线计划则属于短期规划。此外,民航运输规划还可以分为定期规划和不定期规划、研究性规划和实施性规划等。民航“十一五”规划属于定期规划,“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发展规划”属于不定期规划;“民航强国发展战略规划”属于研究性规划,《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属于实施性规划。

民航运输规划的目标[1]

  1.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生产、生活需要的各种资源的获取、产品销售出口、人们的出行等都离不开交通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民航运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在国际运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适应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航运输规划应当适度超前,以满足国民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需要。

  2.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民航运输以其快捷、舒适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航运输逐渐由奢侈需求向大众需求转化,更多的旅客和货主开始选用民航运输。此外,民航运输又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承担着十分重大的社会责任。如在2008年5月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民航运输为向地震灾区紧急输送救援人员和救灾物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再如在泰国和印度发生恐怖活动和自然灾害时,依靠民航运输将中国公民紧急运送回国等。

  3.满足各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需要

  目前在我国,民航运输还存在着不同地区之间发展不协调、支线与干线之间发展不协调、国际运输与国内运输之间发展不协调、客运与货运之间发展不协调、民航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发展不协调、运输航空与通用航空之间发展不协调等问题。民航运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应使上述各方面逐步由不协调向协调转变,保证我国民航业健康、快速、持续地发展,并与其他运输方式协调配合,共同发展。

  4.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保护环境的需要。民航运输在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噪声、废气等方面的污染。为此世界先进国家制定了民用航空器污染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韵限制导致一些旧机型飞机的飞行受到了排斥而提前退役,增加了民航运输企业的成本,也制约了民航运输业的发展。随着民用航空器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绿色能源的采用,民航运输对环境的污染将不断减轻。在制定机队规划等民航运输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民航运输对保护环境应承担的责任,适时更新机队,并及时采用新技术和新能源;

  (2)先行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民航运输需求,民航运输规划应当适度超前。例如机场建设要能满足将来一定时期的扩建需要,因此在制定机场建设规划时要了解周边地区和城镇的发展规划,在周围土地预留等方面做好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机场建设的持续性和系统性;

  (3)保证民航运输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要提高民航运输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使民航运输企业具有强大的持续发展后劲。

  5.避免资源浪费

  (1)避免过度投资。应该科学合理地制定民航运输规划,在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避免民航运输基础设施的过度投资建设。例如避免机场的盲目超规模建设和航空公司机队的过度扩充,杜绝资源闲置浪费;

  (2)避免重复建设。例如在机场建设规划中,某地区内的机场比较密集时,新建机场要与已有机场保持适当距离,并与已有机场分工明确,要避免造成该地区机场之间的无谓竞争。

民航运输规划的意义[1]

  认真研究民航行业总体规划中的有关重大问题,做实、做深专项规划,扩大民主参与,集思广益,切实做好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是全行业的一件大事,对民航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民航运输规划是政府行使宏观管理职能的主要形式之一。目前,民航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到位,政企也已分开,民航局和各地区管理局正在逐步转变并履行其政府职能,其中行业的宏观管理是民航局主要职能之一,而民航运输规划越来越成为实现行业宏观管理的主要形式,它可以把市场准入条件、资源状况、生产力布局、重大项目和重要信息等明确地公布给行业内的航空公司、机场和其他市场主体,在市场作用的前提下引导行业资源合理配置,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民航主管部门必须依据规划履行其政府职能,对行业实施宏观管理

  (2)民航运输规划是保持行业发展战略连续性和经济运行平稳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行业发展战略及政策和措施不仅要有现实性、前瞻性,还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不能因领导人的变动而轻易改变,也不能因应对暂时“事件”或眼前困难而随意放弃。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通过制定和实施民航中长期发展规划,实现民航发展的长期战略。如果在一个较短的周期内(如一年)通过调整航线、航班和运力等,来调控全行业经济运行态势的话,既需要考虑当时经济运行所面临的具体实际情况,又需要考虑到规划所确定的中长期宏观调控目标。这样才有利于保持一定周期内经济的平稳运行;

  (3)民航运输规划是公众参与行业发展大计的必要形式之一。民航运输规划的研究和编制过程,是行业内广大干部职工和行业外仁人志士共同分析民航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因此规划具有引导大家学习的作用,同时也是大家广泛参与、集思广益、长期论证的过程,又是人们将自己的理想和智慧转化为现实、积极参与行业建设和政策决策的重要形式,因此规划还具有倡导民主和科学决策的作用。规划编制过程的这两个方面对于统一认识、统一目标、统一行动具有重要作用。

民航运输规划的步骤[1]

  (1)对前期发展中的成就和经验做出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2)对当前和未来民航运输系统内外环境进行分析;

  (3)对未来民航运输需求进行预测;

  (4)确定民航运输未来发展目标;

  (5)制定民航运输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提出规划的实施措施。

民航运输规划的模型[1]

  民航运输规划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预测区域内各点之间的航空运输需求量。常用方法有数学模型测算和现场OD调查等;

  (2)确定区域内各点之间的运输需求流向,形成OD矩阵。常用方法有增长系数法、重力模型法、流量解析模型等;

  (3)分析各点对之间运输方式选择行为。影响各点对之间旅客选择运输方式的因素包括运输价格、旅程时间、舒适便捷程度等,这些因素又与该点对之间各种运输方式的交通流量大小有关。运输方式选择模型有许多种类型,使用最多的是Logit模型

  (4)分析民航运输中的航线航班选择行为。影响各点对之间旅客选择航线航班的因素包括票价、航班频率、航班时刻、机型等。航线航班选择模型也有许多种类型,使用最多的也是Logit模型

民航运输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1]

  民航运输规划制定得是否科学合理以及多种规划方案的选择,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因此需要建立民航运输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民航运输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所示。

  表 民航运输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

总目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满足国家、
社会、行业
发展需要
民航业健康发展满足需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适应社会日益增长和变化的客货运输需要
民航业得到发展完善
国际竞争力国际航空客运市场占有率
国际航空货运市场占有率
民航业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能源消耗
环境污染控制
空域资源利用效率
经济可持续航空客运盈利水平
航空货运盈利水平
民航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充裕
社会可持续普遍服务程度
民航职工的工作能力
民航企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民航业协调发展布局协调地区之间协调
支线与干线协调
与其他运输方式协调
内部协调国际航空运输与国内航空运输协调
航空旅客运输与航空货物运输协调
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的协调

  将制定出来的民航运输规划的各种备选方案在上述指标方面的表现做出评估,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即可对各种备选方案实施后能够在总目标上达到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比较分析选择最适宜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1.4 1.5 1.6 孔令宇,朱沛.运输经济(民航)专业知识与实务 中级.中国人事出版社,2009.05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HEHE林,KAER,连晓雾,Dan,寒曦,Mis铭,LuyinT.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民航运输规划"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