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智慧教育(smarter education)
目录 |
智慧教育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泛在。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模式。
智慧教育的发展[1]
智慧教育至少可以追溯到IBM的“智慧地球”战略。
2008年,IBM在《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议程》(A Smarter Planet:the Next Leadership Agenda)(Palmisano,2008)中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
IBM对“智慧地球”的良好愿景是: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大数据分析、3D打印等)的强力支持,让地球上所有东西实现被感知化、互联化和智能化(Instrumented,interconnected and infused with intelligence)。
在新一代技术的支持下,布满技术“神经”的世界将变得更小、更平、更开放、更智能。
“智慧”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而“智慧教育”的定义,从目的上而言就是通过构建技术融合的学习环境,让教师能够施展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使其由不能变为可能,由小能变为大能,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较强的行动能力、较好的思维品质、较深的创造潜能的人才(祝智庭,贺斌,2012)。
不言而喻,智慧教育是一个比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更为宏大的命题,可以理解为一个智慧教育系统,包括现代化的教育制度、现代化的教师制度、信息化一代的学生、智慧学习环境及智慧教学模式五大要素,而其中,智慧的教学模式是整个智慧教育系统的核心组成。
智慧教育的主要特征[2]
(1)智能化。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各种新兴技术和工具应运而生,物联网、大数据、移动智能终端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智慧教育中智能化的“教”与“学”模式。
(2)泛在化。
智慧教育的泛在化特点基于网络的泛在化,智慧教育的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网络的尽可能的全面覆盖,泛在的网络可以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交流,从而达到“万物互联”的境界。
(3)融合化。
智慧教育中,无论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还是技术与技术的融合都在加快。比如利用大数据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准确评价和教育管理利用云平台实现师生、生生交流。融合化的特点等等,都让智慧教育终能形成一个和谐的无缝连接的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各种功能相依相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力的稳定的保障。
(4)个性化。
智慧教育利用多种学习工具、学习资源学习活动打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为每个学习者分析出自己的特性,快速精确生成适合个人的学习任务并推送针对性的学习资料和资源,为学生的个性化选择提供了条件。
(5)开放协同。
近年来,随着MOOC和可汗学院等在线学习课堂的实行,全球的优质资源实现了开放共享,突破了教育资源的地域限制,也进一步缩小了地区间的教育质量差别,促进全球性的“智慧教育”发展,为全世界学习者的泛在学习提供了便利。
智慧教育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新型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智慧的教学模式是整个智慧教育系统的核心组成。
教育信息化在未来将在教育云平台上进行展现,随着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应用,根据教育部的十二五规划,教育信息化将为现有的教育网、校园网进行教育信息化升级,新一代教育网必然成为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