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市场理性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市场理性

  市场理性是指市场运行中的市场规律市场活动者必须遵从它,使自己的活动符合于自己以外的市场理性市场理性属客体对象,不以人的意志和愿望为转移;市场活动者思维着的理陛,属主体精神,直观地看,是有“自由”的,任己行事的,但它始终不能摆脱客体的市场理性的制约。客体理性与主体理性,市场理性与市场行为者思维着的理性,相互一致,才能形成有序的、文明的、健康的市场经济

市场理性的内容

  市场理性是人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理性表现,是市场经济中主体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一种自觉精神和行为方式。一种市场行为是理性的,就是指这种行为是自觉地适应了市场经济的法则,有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目的的有效实现,或者说它是在一定的理性精神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理性原则来进行的。

  市场理性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把握,角度不同,市场理性的构成也就不一样。本文主要是从文化精神的角度探讨市场理性的,据此,我们把市场理性区分为市场目的理性、市场规范理性、市场方法理性和市场精神理性。

  所谓市场目的理性,也可称之为价值理性,是指对市场行为合目的性的价值追求的理性把握。主要体现在人们的市场目标价值观念职业理念经营理念上。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人们的市场行为的目的的合理性问题,包括从宏观上看社会国家选择市场制度的目标及其合理性根据,也包括从微观上看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所追求的目的的合理性问题。人们是带着各种各样的价值目的参与市场活动的,有的目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有的是理性的,有的是非理性的。市场目的理性的作用在于引导人们市场行为的合理追求,使主体市场行为的目的尽可能地接近市场的必然性和市场的社会目标,达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所谓市场规范性,就是指人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自觉地确立和遵守市场规范、维护市场运行秩序的自觉意识。主要体现在市场经济中的伦理规范、道德意识、法律制度和法制意识中。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社会化交换经济,它客观上要求必须是一种规范经济,离开了规范,这种社会化的交换关系就很难进行下去,即使勉强进行交换,其无序和混乱也将使交易成本大大增加,造成交易效益的大幅度降低。因此,市场经济的正常进行必须要求市场主体有一种自觉的规范意识—规范理性。一方面是政府或国家要积极地建立合理的市场经济的运行规范,包括完善各项法律、法规、规则及其实施机制,注重以法治市,依法管理,同时注重提倡和弘扬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道德,努力去营造遵纪守法,讲究道德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是每一个市场主体要树立一种自觉的法制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义驭利,生财有道,真正懂得讲信誉、讲道德。这不仅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自己经营成功的一个根本。

  所谓市场方法理性,也可称为市场操作理性或市场工具理性。它指的是市场主体通过精明的计算,去追求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效益的意识和技巧。市场经营谋略、成本效益核算、消费者消费计划等都是市场方法理性的具体表现。市场经济也是一种最需要每一个市场主体发挥出智谋或讲究技巧的经济形式。变化难测的市场,处处充满风险,也处处充满机遇,差之毫厘,可能谬以千里;棋先一着,可能飞跃千丈;成功与失败常常只在一念之差。因此,它要求市场主体必须有一种十分自觉的计算意识、谋略意识,讲究方法,注重技巧,这样才能以尽可能小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所谓市场精神理性,或称理性精神,这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理解。广义的市场理性精神是泛指存在于市场主体中的各种理性意识和观念,上述各种市场理性都可包括在其中。狭义的市场理性精神是指支配和驱动市场主体行为的一些能动意识,像竟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风险意识以及伦理意识和人格追求等等。这些能动的精神意识当然不只是理性的作用,其中还灌注着情感、意志等因素,但理性在其中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用。因为这些精神都不是盲目的,而是主体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在认识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自我行为的价值目标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能动精神。无疑这种积极的市场理性精神,对主体在市场经济中获得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以上我们分别对市场目的理性、市场规范理性、市场方法理性、市场理性精神进行了考察。主体的这四种理性既相互区别,各有其特定功能,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市场理性的基本内容。成功的市场经济应有效地去促进这种市场理性的生成和发展,成功的市场主体应该努力去培养自己这种市场理性精神。在这种市场理性的引导下,人们的市场行为才可能是合理而高效的,整个市场运行才能够健康有序而充满活力。

市场理性的构建[1]

  (一)实践培育与理论构建相结合

  市场理性是一种实践理性,而不是一种思辩理性或纯粹理性。它存在于市场经济的客观实践过程中,直接引导着人们的市场行为。因此,市场理性的建构不可能靠思想家凭逻辑推演去完成,而只能在市场经济的实践过程中去培育。人们只有通过市场的实践逐步去认识市场的规律性,形成合理的目的性,从而把实践的逻辑内化为主体的意识,并进而把这种意识转化为一种合理的市场行为,才能实现理性的构建。因此,要有效地去培育和建构市场理性,首先必须促成人们积极地去投身市场经济实践。这不仅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推动,社会舆论的鼓动和促成,还需要形成一种有效利益机制去驱动。

  市场理性只有通过市场实践才能培育和建构起来,但这并不是说自发的市场实践就可能形成完善的市场理性,因为市场理性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自觉。完善的市场理性的形成同时还必须有自觉的市场理论的引导,必须经过理性思维的加工制作。这就需要我们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相互合作,积极地从理论上去探讨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研究市场行为的合理性尺度,为人们的市场实践提供理性的指导。

  为此,必须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分析整理来自市场实践的各种资料或各种信息,对其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工作,从而揭示其内在规律性,确立起合理的目的性,在理论上建构起一套市场理性体系。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主体的思维不仅要反映已有的实践,而且要科学地预见未来的实践,这既是一个实事求是的过程,又是一个能动的理论创造过程。

  (二)制度设置与舆论引导相结合

  市场理性不是个别人的理性,而是一种大众理性,必须体现在绝大多数市场行为主体的意识和行为中。因此,市场理性的建构不仅在于去揭示市场理性的基本规定和构成,更在于如何有效地把这种理性精神转化为一种大众的意识和行为方式。在促成这种转化过程中,制度的理性建构、制度的设置是最为关键的。

  市场理性体现在市场经济的各个层次和方面,其中制度理性是最基本的,也是对整个市场理性影响最大的因素。制度是确定人们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一套规则,它通过其特有的约束机制激励机制,规定着人们的行为取向和行为方式。因此,在市场经济中,要使人们的行为趋于理性化,首先就必须有理性的市场制度。市场的理性是通过理性的市场制度来确立其基本框架,引导人们理性的市场行为的,也是通过理性制度来遏制和约束人们的非理性、不理性行为而建立起市场的理性秩序的。所以从根本上说,只有建立起了理性的市场制度才可能确立起整个市场的理性。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先把制度理性完善以后再去建构其他市场理性,市场理性也不可能孤立地建构起来,而是在市场实践过程中,在与其他理性形式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确立起来的。但是在整个市场理性的建构过程中应把制度理性的建构放在首要和关键的地位。在我国市场理性的建构过程中,制度理性无疑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整个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滞后性。这既表现在不少具体的市场活动领域还存在着无法可依,无规可循,以及现有制度法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方面,更表现在不少法律制度缺乏有效的实施机制,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现象还在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着。这些制度上的缺陷,无疑是造成中国市场经济的某些领域至今非理性、反理性的违规行为和混乱现象仍然严重存在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中国市场理性建构中,更需要特别强调和突出市场制度理性的建构。一方面要进一步去完善市场制度理性,健全各种法律、法规,有效地去引导市场经济的理性运行;另一方面要强化制度的实施机制,保障制度理性能有效地转化为一种大众的行为理性。

  在建构当代中国市场理性、促成市场理性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社会舆论的引导具有重大意义。如前所述,市场理性是一种大众理性,不可能设想大众会同时形成自觉的理性意识,而往往是少数人先具有某种市场理性,然后再逐步地扩展到大众之中,成为社会理性。在这一过程中,除了以上所述的制度的作用以外,舆论无疑也起着重要作用。社会舆论在市场理性建构中具有巨大的理性引导、理性约束和理性激励的作用。因此,在当代中国市场理性建构过程中,要自觉地把制度设置与舆论引导结合起来,使“硬”的制度规范与“软”的舆论引导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才能有效地推进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理性化进程。

  (三)利益驱动与精神导向相结合

  市场理性是一种经济理性,人们理性行为的选择无疑是与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的,从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市场理性就是一种合理化地在市场中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行为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在建构现代中国市场理性时必须运用利益机制这个有力杠杆来驱动。用利益机制来驱动人们市场行为的理性化,大致说来有利益评价机制和利益赏罚机制两个方面。所谓利益评价机制,就是要以经济效益作为衡量人们市场行为理性程度基本标准之一。这样就能使人们为了获得好的效益不得不去认识和掌握市场规律,确立理性的行为选择。这一点特别在促进我国国有企业行为的理性化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在强调效益评价标准时必须注意把个别效益与整体效益、眼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否则利益评价机制就会走入歧途。所谓利益赏罚机制,就是指形成一种有效的社会机制使理性的行为选择能得到利益上的报赏,非理性的行为则会受到利益上的惩罚。利益是人们生存的最基本的需求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因而也是制约人们行为的最基本的机制。因此,通过利益机制来引导和驱动人们市场行为的理性选择也是最为有效的,要促成人们去认识和掌握市场规律、遵守市场理性法则,就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利益机制来驱动和约束。

参考文献

  1. 唐凯麟,罗能生.论当代中国市场理性的建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in,LuyinT.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市场理性"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