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学历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膨胀学历,指的是“通货膨胀”了的学历,也称学历通胀,学历过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系的完善,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人随处可见,与此同时不少高学历者却不得不面临失业或者低聘就业的境遇。膨胀学历造成学历贬值,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也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考研热
根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2017年3月的调查数据显示,来自300多所高校850人的被调查群体中,76.71%的受访者表示已参加过研究生考试或打算考研。
招工偏见
有的单位招人时明码标价,硕士学历工资明显高于本科学历,甚至有的单位直接写明只招本科以上学历。
以2015年数据为例,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薪酬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本科生的平均薪资在4364元,硕士生平均薪资为6503元;二线城市,本科生平均薪资为3692元,硕士生为5436元;其他城市,本科生平均薪资为3162元,硕士生为4821元。由此可见,硕士学历可以获得更高的薪资。
考研人数“激增”,一方面因为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以及中国的“学历情结”依旧存在。
招生政策
研究生20世纪80年代以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很低,高等教育就是精英教育;1999年高校扩招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2002年达到15%,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2017年,甚至有的地区几乎进入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阶段。
就业形势
总体教育程度的提高,意味着进入某个具体专业领域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就会出现以前是本科学历的人做的工作,接收硕士学历甚至博士学历的人。所谓“学历贬值”,与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密切相关。
社会用人单位对学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令不少学生把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作为考研的首要目标,并把提高学历层次与提高竞争力等同起来。这其实助长了对研究生学历的畸形需求,并不利于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学历情结
事实上,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由于获得大学教育的人数增加,本科学历者越来越多,其竞争力自然下降,进而追求更高学历。调查数据显示,23.29%的受访者在求职或实习面试时遇到过学历歧视,42.4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本科就读高校一般,希望通过读研改变“出身”。
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也是导致“学历通胀”的重要原因。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一度陷入衰退,此后又经历了漫长而疲弱的经济复苏。这导致大量找不到工作的高学历者退而求其次去从事更低端工作。
文凭贬值
学历的相对过剩,通过文凭得到的工作薪资短期达不到个人期望值和社会平均值,文凭出现贬值,越来越不值钱;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农民工平均月收入为3275元。《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则显示,2016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月工资为4376元。如果考虑到上大学的投入和失业风险,这就成了社会上知识贬值、读书无用论流行一时的根由。
结构性失业
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人,另一方面是很多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前段时间,哈佛大学商学院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学历通胀”正在美国变得越来越普遍,很多以前高中毕业生就能从事的工作如今也需要本科学历。(*注:报告由哈佛大学商学院、咨询公司埃森哲和青年就业促进机构Grads of Life联合完成)该报告对美国就业形势做了详细的数据统计:目前只有16%的生产管理员拥有本科学历,但2015年全美67%的生产管理员招聘要求应聘者有本科学历。这个就是“学历通胀”导致的现象,据统计,截止2017年7月底,美国职位空缺数就高达610万个,创历史最高纪录。但同时,美国失业和从事兼职工作的人数却高达1350万。出现“大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荒”的矛盾现象。
其实,这种现象在我国也随处可见。在2015年,中国城镇失业人数高达966万人,而这仅是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在这数据以外,依然存在着待业在家或是四处求职的未登记人口。根据教育部消息,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再创近10年毕业生人数新高值,就业创业工作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
1、个人:务必尽可能继续深造和终身学习。
学历教育早已不是精英阶层的专属,但仍旧是人们进入精英阶层的先决条件。现在高中生与本科生、本科生与硕士生毕业薪资逐年拉大,城市落户、企业招聘和政府单位设立学历门槛,都已经将学历推向个人发展的重要位置,成为人人必备的一项基本要求,尤其是对低学历者来说,“学历通胀”基本堵死了他们职业升迁发展的道路,这将进一步固化社会阶层和降低社会流动性。因此,对于个人而言,只要有机会和条件,务必尽可能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因为无论是高学历的短期市场价值和名校毕业生的平均薪酬(事实是985、211高校毕业生薪酬水平大幅度领先普通高校),还是个人在眼界学识、知识体系、专业技能、人脉资源等方面的长期价值,高学历相对低学历和名校相对于普通高校,在任何一个时代和社会都要更有优势。此外,在信息经济和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不断加快,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只有在个人工作和生活之余,通过各种渠道在职学习、在线学习、跨界学习和终身学习,才能不被社会和时代淘汰。
2、社会:从重视人才数量转向强调人才质量。
我国大学自1999年开始不断扩招持续二十年,扩招为更多学生创造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学毕业生数量以将近5%的年增长率持续攀升,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从1918年的228万上升到2018年的3833万人,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到大众化阶段。早在2016年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到,9亿多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而在信息革命激荡、知识大爆炸、互联网+万物互联、人工智能涌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背景下,科技革命、社会变革、阶层分化日新月异,为了考试、成绩、晋级、学历等通过老师、课堂和教科书所进行的知识储备和积累,在知识改变命运面前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弱化,只有将自己的知识和实践关联、与生活生涯生命有机融合,现代读书人才能够真正实现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人生。从全社会人力资本积累和优化角度,必须从以前重视人才数量转向人才质量提升,通过好的体制机制和市场环境,把人力资源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3、高校:计划式人才培养向市场化需要转变。
中国高校的专业设置仍然带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专业的设置和调整相对于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略显滞后,比如我国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大数据、数字经济人才储备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未能配合行业的高速发展,因而劳动力市场常常呈现着严重的供需错位,一边是急需招聘普通职员和蓝领工人的中小企业;另一边是瞄准大企业白领职位的高学历毕业生。为了谋得饭碗,高学历者不得不去应聘较低的职位。这种状况还培养出一批高不成低不就的“夹心层”,有的大学生自认为自己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家庭花费巨大,到头来却只能和那些普通的农民工一样去从事脏、苦、重、累的体力劳动太划不来,干脆在“蜗居”、“啃老”、和游戏中迷失自我,这种文凭贬值的“学历通胀”的现象带来了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双重浪费,它不仅造成了人才和资源的浪费,还妨碍了中国大学的健康发展,让中国大学离世界一流大学越来越远,让中国大学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的梦想越来越难。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急需进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适应中国发展的有序、健康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要以教书育人、培养人才为根本,要让文凭物有所值,让人才各得其所,干有所成。
说的很容易,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