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商品流通环境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商品流通环境

  商品流通环境是指对商品流通产生影响的外在制约因素。一切流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进行的,流通环境对流通活动有着巨大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它既能给流通业带来机会,也会给流通业带来风险。因此,了解和掌握环境变化,便能使流通组织及时规避风险,适时抓住机会,使经营活动取得最佳效果。

商品流通的社会环境

  商品流通的社会环境是指影响和制约商品流通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商品流通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运行的,根据不同环境因素对流通运行的不同影响,可将商品流通的社会环境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科技环境、国际环境等。

  一、政治环境

  商品流通的政治环境是指制约商品流通的政治因素和条件。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局势、政治体制体现了国家的性质,制约着流通的方向。商品流通政治环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通常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有关的制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政体。

  (二)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对商品流通的影响,其一是在决策权力的集中程度方面。决策权力集中程度过高,流通部门活力就差,反之,决策适当分散,则其活力就强。过去,政府对企业实行直接管理,流通企业的自主决策的权力非常有限,商品流通是在高度集权的行政管理模式下运行的;现在,政府采取了转变自身职能政企分开、加强法制建设等政治体制改革措施,明显增强了流通部门的活力。其二是在政府领导人的施政思想方面。

  (三)政治局势

  政治局势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种政治力量的组合分化、政治关系的调整以及政治经济关系的综合作用所形成的政治态势和政治形势的总和。政治局势和政治生活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尤其是对商品流通发生重大的影响。

  二、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制约和影响商品流通发展的经济因素和条件,它是流通运行中十分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经济环境的构成因素主要有经济政策经济结构经济形势经济总量等。

  (一)经济政策

  政府的经济政策是目的性很强的经济措施,是国家干预经济、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具有短期化、可变性强的特点。它不但影响着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活动,并且还直接关系到社会购买力的大小和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正确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价格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市场管理政策等,有利于商品流通的顺利发展和正常运行;政策失误则会加剧经济波动,导致流通在冷热交替中进行。显然,在改革中使我们的经济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尽量减少失误,对于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二)经济结构

  商品流通总是在一定的经济结构中运行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要素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方面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对流通运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经济结构反映了社会再生产中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关系,反映了各产业内部各类产品之间在投资、消费、流通方面的比例关系,还反映了各类生产能力在不同地区的配置关系,以及其他比例关系或构成。经济结构这样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庞大系统,它对商品流通的发展至关重要。经济结构合理,流通发展就顺利,经济结构不合理,流通的发展就会受到阻滞,流通的发展速度就会受到限制。

  (三)经济形势

  经济形势是从总体上对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的判断和概括。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经济形势的变化会从总体上影响和制约流通的发展。当社会经济处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阶段,一般会出现生产发展快、商品供应充足、市场繁荣、物价稳定的局面,与之相应的是人心稳定,社会安定。在这种环境条件下,流通一般也能得到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呈有序发展的态势。反之,经济不稳,出现经济过热、过冷,市场供求失衡,物价水平上升过快等现象,这就会造成市场严重波动,从而对流通的发展构成不利的影响。比如,1988年出现的由于投资与消费双膨胀以及国民收入超分配等,导致了通货膨胀和抢购风;此后,在紧缩财政、紧缩金融及其他治理整顿措施下又出现了市场疲软,这都给商品流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四)经济总量

  经济总量的大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并由此决定国民收入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经济总量大,人均收入高,社会购买力大,市场容量大,商品流通规模就大;反之,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低,人均收入水平低,购买力低,市场容量小,商品流通规模就会缩减。

  三、法律环境

  法律法规对流通运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对各经济行为主体的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它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具有密切的联系。从经济主体看,法律法规调整政府机构、企业、个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从客体方面看,受法律法规调整的客体包括生产资料、消费品,还包括某些人身权利专利权著作权等;从调整的内容看,它调整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财政经融、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科技开发、知识产权等各方面的经济关系。商品流通中各行为主体以及经济运行各环节,无不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或影响。

  四、自然环境

  商品流通的自然环境是指影响和制约商品流通发展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等环境因素。就当代流通而言,自然物质环境的变化亦会直接、间接地对流通产生影响。随着全球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资源日益短缺,能源成本趋于提高,环境日益恶化,政府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干预及对生态治理的干预都日益加强。这些环境的变化给一些企业带来压力,给另一些企业又带来机会,从而会在流通的内容、方向等方面影响商品流通。自然环境对流通起着多方面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一)自然环境决定着工农业生产的地区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而影响和制约流通的地区结构及商品经营活动
  (二)自然环境是影响和制约流通级差收益的重要因素
  (三)自然环境也会影响和制约消费需求状况,进而对商品流通活动产生影响
  五、人文环境

  商品流通的人文环境是指影响和制约商品流通发展的人力资源、文化背景等社会环境因素。

  从人力资源方面来看,人力资源的规模总量、年龄构成、职业构成、家庭构成、地区分布、人口流通趋势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产和消费,进而影响到商品流通的规模和结构,具体地说:

  (一)人口规模是决定流通总量的基本因素之一
  (二)人口结构是影响商品流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人口素质对商品流通也有重大影响
  六、科技环境

  科学技术对商品流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流通生产力的发展和流通劳动效率的提高等方面。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在更大的范围以更快的速度转化为生产力。在国内,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流通生产力的提高作用巨大。如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商品流通的销售方式从以手工为主的传统方式向自选式、自动式发展成为可能,使商品的流通经营形式由独立经营的方式向连锁经营的方式发展成为可能,尤其是为商品流通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提供了条件。运输、保管、加工、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商品流通大大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不断扩大。

  七、国际环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产流通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许多产品已成为世界性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生产、流通和消费。国际经济环境已成为国内商品流通日益重要的外部制约和影响因素。首先,国际市场供求状况和价格水平的变动,会影响国内市场商品供求和价格的变化。随着进出口业务量占市场流通量的比重的日益提高,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相关程度日益提高。国际市场上的供求和价格变动,很快会对国内市场产生影响。其次,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国内贸易结构的变化,从而对国内的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产生一定的影响。

商品流通的市场环境

  品流通的市场环境是指制约和影响商品流通活动的市场体系及其作用范围。市场是商品流通活动的载体,商品流通本身就是市场环境的产物,市场环境对于商品流通的运行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发育完善的市场体系可以为商品流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运行条件。在市场的交换活动中,客观地存在着交换各方面、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运动形式及其内在机理,即市场机制。完备的市场机制有利于商品流通的通畅、有序、高效。

相关条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商品流通环境"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