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城市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可持续城市(Sustainable City)
目录 |
可持续城市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不降低的前提下,能够为其居民提供可持续福利的城市。
一、减少对水和空气的污染,减少具有破坏性的气体产生和排放。
三、鼓励生物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保护。
四、鼓励个人作为消费者承担生态责任。
五、鼓励工商业采用生态友好技术,开发、销售生态友好产品。
六、鼓励减少不必要出行的城市交通,提供必要的公共设施。
可持续城市是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出而发展起来的。1996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二届联合国人类住区会议中首次出现可持续城市的官方提法,此后,国际上与可持续城市相关的会议、项目及举措层出不穷。近年来,一系列国际会议的举办,如2000年的21世纪城市论坛以及联合国千年高峰会,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及世界城市论坛系列的启动,2005年世界峰会等,将城市可持续发展运动推向了顶峰(表1)。
- 1.可持续城市理论研究
可持续城市理论研究的视角广泛地涵盖了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主要涉及城市的物理组成(包括城市形态、系统结构、功能及代谢)和较为抽象的环境、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制度、社会公平等,基于生态学、地理学、规划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系统学、工程学、运筹学等针对城市系统的学科理论呈现出愈加复杂且深层次的交叉与综合趋势。
(1)国外可持续城市理论主流研究
可持续城市理论研究早期萌芽于城市规划领域。Geddes在近一百年前提出的自然融合城市的“优托邦”(Eutopia),其城市区域自然观念与约同一时期霍德华的“田园城市”规划论述深深影响了20世纪城市规划的种种观念、程序、方法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后,“生态城市”(Ecocity)及“可持续城市规划”(Sustainable urban planning)概念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热切讨论的方向,产生了许多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生态原则的城市规划构想及实践。另一方面,学者们开始对新的城市空间形式、城乡关系、尺度与密度、交通运输原则与土地利用模式等涉及可持续城市形态的因素进行探索,紧凑型或分散型的城市,哪种更加可持续迄今并无结论。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证明或反驳了紧凑城市理论的有效性,紧凑城市形态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包括高密度建筑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城市生物多样性等影响依旧存在。在欧美不断发展的理论探索中,可持续城市应以紧凑形式发展的观点成为主流。早在1994年欧洲艾尔堡宣言中已开始提倡紧凑的交通出行方式,提倡高密度能效,而后结合公共交通运输来发展紧凑城市也为欧美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之一。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意识到郊区化发展所带来的城市蔓延以及多中心大都市带来的诸多问题,在紧凑城市理念的影响下,2000年美国精明增长联盟成立并提出了新城市主义,其核心精明增长理念是一套郊区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则,其根本是要阻止城市蔓延及避难所型郊区的繁殖。除此之外,还有关于可持续城市形态和结构的标准、可持续城市微观和宏观结构的提出和讨论。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欧美可持续城市研究,从城市系统尺度逐渐向社区尺度转变。Rudlin提出了可持续城市邻里概念以及可持续相关的住区4C模式,即环境保护、居民选择、社区与成本,强调城市内部紧凑的住区开发,建立平等的、各阶层融合的邻里社区等。Sonnec基于紧凑城市思想提出了大城市可持续住房的理想模式。针对可持续城市的生态议题,城市化的生态学(Ecology for Urbanization)由传统的生态学理论范围逐渐转向城市、人居、信息化、空间化,具体研究内容从绿色空间的减少到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的剧烈变化,出现了许多关于城市化产生的环境效应、针对城市内部环境类型及过程改变的论述,近年来关注的热点逐渐转移到环境承载力与城市总量控制、生态恢复与节能技术、可持续城市环境指标、生态化土地利用模式与城市生态网络等方向。
对于城市系统内部代谢及功能的可持续性研究是探索可持续城市的另一个切人点。1965年Wolman首先提出“城市代谢”(Urban Metabolism)以了解城市对环境的影响,城市代谢的高效被视为可持续城市不可或缺的要素,如Boyden基于都市系统代谢进行了香港城市系统运作研究;同时,构建相关的系统动力学或代谢模型用于城市系统的可持续性研究也渐成为研究热点,如Newman进一步发展了城市代谢模型,认为完整的城市代谢模式还应包括城市社会特征方面—宜居性。Racvetz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考察城市代谢效率及其产生的环境影响,对城市可持续性进行评价。Egger从系统学出发提出了针对城市连接度、潜在度、反弹度特性的可持续城市模型,从城市自身以及与周边区域联系两方面设定了模型的可量化指标和参数。Crillyc等提出可持续城市管理系统,分析主流化并易被公众所接受城市当地相关政策及实践过程,以期帮助城市管理者了解城市系统中的需求、实施策略以及促进管理者与规划者间的沟通。Whitehead提出关键是要分析城市系统的环境、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流和荆合过程与机制,分析形成构筑可持续城市的结构性政策性力量,从系统学角度进行反思可持续城市政策。这些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可持续城市的内涵,并给相关的可持续城市建设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2)国内可持续城市理论主流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现代生态学理论与实践迅速发展,到90年代已形成了一套以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的相对完整的生态城市建设理论、方法体系与规划技术,同时,关于城市生态学热点领域的研究蓬勃发展,这些都为以生态导向的可持续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1987年后,关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论述很多,其中针对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以及导致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等不可持续问题讨论尤为热烈。但可持续城市建设的内涵、特征、指标体系、规划研究等方面发展则相对滞后,早期多以介绍国外相关理论基础以及城市形态、交通模式、住区、生态环境等有关方面的成功示范为主,随着相关研究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我国的可持续城市研究也稳步开展。进人21世纪后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从可持续角度评价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产生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城市系统不同的组成要素,结构、功能、代谢的分析评价以及城市系统动态的模型模拟研究;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其代谢过程;规划学界对可持续城市设计及规划探索;从人居环境及地理学范畴关注宏观区域可持续发展、城市形态、交通模式、中小尺度城市住区、消费方式等等。
- 2.可持续城市研究方法
在可持续城市研究的方法上,总的来说主要包括设计规划法、指标评价法、政策分析评价法等(表2)。从城市研究基本内容来分,环境层面包括了环境模拟、样地分析、生物多样性测量、G1S叠图方法;社会层面涉及调查问卷、统计方法及邻里相关数据分析;经济层面包括了面向对象的调查,房地产数据分析预测与模型等手段。关于城市形态可持续的研究方法目的在于分析影响城市可持续性的各方面形态结构因素,包括用建筑拓扑方法、数字地图、GIS绘图、样地调查、多中心分析法(MCA)等手段对与可持续性相关的城市形态、空间、可达性及通勤方式等进行度量。
由于可持续性指标(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具有简化、整合与前瞻的特性,已经被广泛作为城市可持续性及发展状态的评估工具。指标评价法包括单一工具评价与复合指标评价,单一工具评价法用生态足迹、生态系统服务、生态包袱、生态承载力、净初级生产力、能量流与物质流、能值、生态效率等手段探讨资源利用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及代谢的影响,从而评价城市可持续性。复合指标评价法即构建指标体系,是评价和实现可持续城市的主要方法。为了将可持续性的概念结合到规划过程中,20世纪90年代初规划学界兴起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系统方法来追踪城市发展可持续性趋势。大致上分别用价值量(货币化估值)、物流或能流两种手段,包括UNCSD“驱动力一状态一响应”(DSR)指标体系,UNDP人类发展指数(HDI),UNSTAT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FISD),SCOPE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世界银行“国家财富”指标体系、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物质流指标等。时空尺度上涵盖了全球大尺度至较小尺度的社区,由前期的静态测度发展为动态评估及未来的趋势预测。当然,指标评价体系仅是可持续城市建设的一个方面,同时还应强调过程的可持续性。必须认识到构建指标,制定基于实践的可持续城市标准,必要的是保证那些能够影响城市走向真正可持续进程的组织得到有效的工具。
可持续城市的建设[1]
- 1.国际主流城市模式
国际上较为成型的主流城市模式建设包括了最早提倡自然融于城市的田园城市;强调安全性、健康性、便利性、舒适性等居住理念的宜居城市;重视健康促进的过程以及改善并维系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健康城市;以生态保护战略、生态基础设施、居民生活标准、文化历史保护和自然融人城市为原则的生态城市等;同时,与城市建设相关国际会议、实践计划与各种竞赛、奖项层出不穷,总结起来,它们的发展一般可分为5个阶段,即基础理论探讨、城市设计、应用研究、建设过程和形成城市有机组织或评选城市称号,随着人们对城市问题的不断认知和深化有所不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后,逐渐成为各城市建设模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学者们开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重新淦释相关理念,如Salzano认为,从可持续角度而言宜居城市链接了过去和未来,它尊重历史的烙印(我们的足迹),尊重我们的后代。20世纪90年代后再次兴起的生态城市规划讨论热潮对生态城市可持续的大量探索等。
- 2.国内主流城市模式
从1980年文明城市建设开始,随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以及改变现状的迫切需求,针对特殊问题的形式—城市建设模式应时而生,90年代是其相继涌现的主要时期,分别从精神文明、卫生健康、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生态文明、人居环境以及城市可持续的协调发展等侧面切人,以求提供解决问题的平台(表3)。他们均由政府部门自上而下(Top-down)主导,一般遵循实践一评价体系一命名一复查或评价体系试行一实践一修订一命名一复查的程序。从理念提出到评价体系的确立,往往经历了长达十年或更久的时间,其发展历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明确的城市建设理念及相关理论的蓬勃发展是基础,国际主流城市建设理论及实践的引进,特定时期国家的需求与贯彻方针共同影响着城市建设的历史。
2000年后提出的城市建设模式,在总结前者的基础上,对指导思想及指标体系的广度及深度进行了延展及纵深,涉及的领域更加宽泛和综合,并在申报城市的条件中往往要求需有前期提出的特定城市称号,以避免重复评选。随着对自下而上(Bottom-up)方式的重视,公众满意度等体现民众意愿的参与性指标逐渐增多,逐渐引导鼓励公民、社会组织等参与城市建设;同时加强了人居、环境方面的国际交流。如联合国人居奖在中国的发展、中国人居环境奖的设置以及健康城市的创建模式:更注重实施过程及能力建设而非结果的达标,并因地制宜地拟定相关规划及指标。
- 3.可持续城市建设实践
国内外学者对可持续城市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思考。统计数据表明,世界上有超过70个国家成立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或类似的机构,通常由来自政府、研究机构、私营部门和社区组织的代表所组成,主要关注长期综合的可持续发展议程及政策制定,加强国家层面的协调与政策整合。
最早的可持续城市计划是由联合国人居中心与环境规划署1991年在全球范围内提出的可持续城市发展计划(SCP),然而该项目涉及的仅是生态环境部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城市建设。较具代表性的运动始于1994年欧洲可持续城市(镇)大会(ESCTC)发表的《阿尔博格行动纲领》,标志着欧洲可持续城镇运动开始。该大会为参选城市提供了一系列朝向可持续城市建设的工具包,迄今成功举办了4届,针对具体的可持续城市建设实践指导已初见成效,集中了紧凑城市、绿色城市主义、生态社区、城市中心地区步行化、提倡建立城市公交网络等可持续城市规划构想理念,以及城市生态修复、生态税、生态预算与审计、能源标签、森林认证机制、自然学校等策略或管理机制。由于可持续城市建设受到以生态为核心的城市建设影响,其建设过程中与生态环境相关方面较多,而涉及城市社会经济方面则较少。
在可持续城市建设过程中,过程的注重及是否具备朝向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意愿是成败关键。有学者比较了奥斯汀、库里蒂巴、法兰克福3个常被人们作为典型的可持续城市案例研究后,认为“公众对话”—关于城市环境方面的对话是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类似的,2000年欧盟地方环境举措国际理事会对欧洲城镇当地21世纪进程的实施结果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得出,在可持续城市建设较为成功的例子中,当地政府与利益相关者一同协作,同时就市政的未来与市民进行积极对话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
一种崭新的追求与必然选择,即可持续城市。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无限张力暗含于其丰富的内涵中,并包括了预警性、前瞻性、时空动态性、长期性、综合性、系统协调性等建设原则。其建设宏大工程的成功实践意味着一个城市、社会及其文明改变的过程,为了满足城市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文明进步,提高城市系统效率,铸造城市朝向可持续性的能力。而在城市变化日新月异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城市建设必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①需要对城市自身系统结构、功能、代谢、过程四者关系深人揭示,辅以长期的动态观测与分析,从而长远预见并主动防范未来可能的危害及风险,提出综合协调、具前瞻性的手段。②需要深刻把握城市自身的资源需求、发展模式,以及社会、经济与生态福利状况,意识到全球化背景下与世界其他城市的紧密联系,并比较学习不同的示范案例,探索生态、社会、经济福利等关键要素的可持续性,最终实现高效整合社会、经济与自然系统的各基本要素并予以综合化、结构化、功能化,结合指标体系进行有效表征与评价。③可持续城市建设的关键在于创建有效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其管理模式和结构依旧需要通过多种形式与层面的政策框架、法律法规、改革创新直至文明建设,结合从上至下的政治保障以及从下自上的公众参与和深人社区的积极对话来予以实现,最终才能达成可持续城市建设的目标。
- ↑ 高莉洁,崔胜辉,郭青海,石龙宇.关于可持续城市研究的认识[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