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去杠杆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去杠杆)

去杠杆化(De-leveraging)

目录

什么是去杠杆化

   所谓杠杆,从狭义上讲,是指资产股东权益之比;从广义讲,则是指通过负债实现以较小的资本金控制较大的资产规模,从而扩大盈利能力购买力

  自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去杠杆化”一词遍从国外一直流行到国内。所谓“去杠杆化”,是指公司或者个人减少使用金融杠杆,把原来通过各种方式“借”到的钱退还出去的这样一个潮流。

去杠杆化的相关观点

  有人称“去杠杆化”是金融风暴下的蛋,因为从华尔街到香港中环,从美联储主席到一线的对冲基金操盘手,嘴里念叨的都是这个词,还有隐藏在它背后的那个充满不确定的市场

  单个公司或机构“去杠杆化”并不会对市场和经济产生多大影响。但是如果整个市场都进入这个进程,大部分机构和投资者都被迫或主动的把过去采用杠杆方法“借”的钱吐出来,那这个影响显然不一般。

  一些机构认为,如果这股风潮蔓延,那么原先支持金融市场的大量复杂的组合、杠杆放大的投资工具会被解散。衍生品市场萎缩、相关行业受创,市场流动性因此大幅缩减,并导致经济遭遇衰退。

  去杠杆化是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重大变化。虽然金融行业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但行业还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情况。首先,它们在借贷方面可能还会进一步地小心;另外,它们本身的去杠杆化,也要缩小贷款的规模。

去杠杆化会的影响[1]

  那么,去杠杆化将如何影响当前的资本和资本市场呢?美国债券之王比尔·格罗斯的最新观点是,美国去杠杆化进程,已经导致了该国三大主要资产类别(股票债券房地产价格的整体下跌。格罗斯认为,全球金融市场目前处于去杠杆化的进程中,这将导致大多数资产的价格出现下降,包括黄金、钻石、谷物这样的东西。“我们经常说总有机会存在于市场的某个地方,但我要说现在不是时候。”格罗斯表示,一旦进入去杠杆化进程,包括风险利差、流动性利差、市场波动水平、乃至期限溢酬都会上升。资产价格将因此受到冲击。而且这个进程将不是单向的,而是互相影响、彼此加强的。比如,当投资者意识到次贷风险并解除在次级债券上的投资杠杆时,那些和这些债券有套利关系的其他债券、持有这些债券的其他投资者以及他们持有的其他品种,都会遭受影响。这个过程可能从有“瑕疵”的债券蔓延到无瑕疵的债券,并最终影响市场的流动性,进而冲击实体经济

去杠杆化下的抉择[1]

  那么面对“去杠杆化”,各路投资者的对策是什么呢/部分机构投资者认为,考虑到去杠杆化导致的通货紧缩后果,在去杠杆化集中释放的阶段,应该尽量坚持“现金为王”的态度,如果要选择股票,也要尽量选择那些现金充裕、资产杠杆低的公司,因为,他们可能是未来兼并潮中的食人鳖。还有投资者认为,要关注短期通缩后部分新兴地区的中长期通胀可能。当然,这是较长时期的一个考虑。而目前达成共识的是,资产价格将结束浩浩荡荡的上涨波段,转而进入下跌。

去杠杆化案例分析

案例一:金融去杠杆化案例分析[2]

  杠杆化率是一个财务概念,具体到金融行业,一般是指资产与风险资本的比率。次贷危机发生后,“去杠杆化”(Deleveraging)这个字眼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了此次危机的一个标签,从各国政要到全球投资人士,再到经济学界,“去杠杆化”不断地被提及。在很多人眼中,它不仅代表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重大变化,更是对过去30 年金融系统超常规发展的“修正”。目前兴起的轰轰烈烈的金融去杠杆化运动包括金融产品的去杠杆化,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然而其结果则必然会导致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去杠杆化乃至全球经济的去杠杆化。

  一、金融去杠杆化的原因

  金融行业本质上是一个高杠杆行业,无论是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都具有比普通工商企业更高的财务杠杆比率,即高资产负债率。这是由金融企业经营产品的特性决定的,金融行业经营的产品是货币,天然具有高风险特征。据统计,普通工商企业的杠杆化比率平均为2 倍左右,而次贷危机发生的2007 年,美国存款货币银行平均杠杆比率为10 倍,投资银行更高达30 倍。运用高杠杆比率在税前盈余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更高的提高金融企业的股权回报,然而高杠杆比率同样意味着经营上的高风险,高杠杆对风险的估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金融机构低估了风险,导致拨备不足,很容易使单一业务的风险在20 倍、甚至30 倍的杠杆作用下,放大至整个集团,甚至传给整个市场。

  与金融机构的高杠杆相对应的是金融产品的高杠杆化。

  期货期权等场内衍生品交易采用保证金交易的方式,即投资者只需付出少量的定金即可以交易与其定金规模大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交易。而通过工程技术创造出来的柜台交易品种如信用违约掉期,利率违约掉期,股票违约掉期等具有更高的杠杆化比率,而且这些柜台交易品种价格不透明,不接受监管机构监管,对手违约也同样风险巨大。

  次贷危机的爆发被归咎于金融机构盲目追求资产规模的扩张而忽视了对风险的应有防范,特别是对OTC 产品的高度投机造成了过高的杠杆比率,使得资本难以覆盖投资失败的损失。因此,次贷危机发生后监管机构在加强金融监管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提出了去杠杆化的理念,并迅速得到金融实践界和理论界的支持。

  二、金融去杠杆化的途径

  杠杆化比率是权益资本比率,因此目前所谓的去杠杆化集中在三个途径。

  首先是通过出售资产,通过降低资产规模来降低资产权益比率巴塞尔委员会通过新资本协议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做出了8% 的硬性要求,并对风险资本的计提做制定了明确的标准。在此情况下,商业银行扩张信用的重要举措是通过表外交易进行的,表外交易大部分属于担保承诺类或者衍生品交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原则放大了表外衍生品交易的顺周期性风险。对金融衍生品采用公允价值交易,意味着市场在经济繁荣到泡沫的过程中开始累计风险,但银行也没有理由进行坏账计提,促进了泡沫的出现;而一旦经济开始转向,资产价格暴跌时,银行却开始大规模计提坏账准备,杠杆化放大了金融的系统性风险。与商业银行相比,投资银行的风险拨备并没有统一的计提标准,而且投资银行是衍生交易品种的主要创造者和交易对手。与商业银行相比,投资银行具有更高的杠杆比率和投资风险。据统计,自2001 年起,国际前十大投行的杠杆率一直在20 倍以上,2001 年到2003年杠杆率呈下降趋势,并达到最低值20 倍左右,而2003 年之后,杠杆率一路上升,在2007 年达到了30 倍左右的高比率。华尔街投行2001 年以来保持20 倍以上,自2005 年则以数十倍的杠杆打包次级贷款。因此,采用出售资产方式降低杠杆比率,意味着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大规模出售所持有的金融资产,通过降低风险资产的持有达到去杠杆化,降低财务风险的目的。

  出售资产是通过降低分子的方法来达到降低权益比率,而另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增加分母即增加资本的方法来达到同样的目的。与通过出售资产相比,增加资本同样是一种比较稳健的方法。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为了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资本实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我国政府发行了1.8万亿特别国债来提高四大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事实证明,与剥离不良资产相结合并补充资本的做法对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次贷危机发生以后,世界各国在考虑金融系统稳定性需要的前提下,也普遍采用了补充资本的方法来挽救金融机构。与出售资产相比,通过上市、政府注资等方式补充资本不会造成金融资产的再次下跌,不会放大金融市场价格风险,适合于在出现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使用。

  第三种去杠杆化方法是通过将风险转化到良性范围实现的。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巴塞尔协议规定了不同风险类别需要计提的风险资本,在风险权重的估计上,巴塞尔委员会要求在根据资产级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将银行资产负债表表外项目划分为0、20%、50% 和100% 四个风险档次,并要求按照相应的风险档次计提8% 的风险资本,并规定核心资本比例不得低于4%。可见,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被全球监管机构普遍接纳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通过降低资产业务的风险级别来达到降低对应资本的目的,并进而达到降低杠杆比率和提高经营效率的目的。由于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的主要投资者和交易者,商业银行通过转化风险范围达到稳健经营,也同样有利于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繁荣。

  三、金融去杠杆化的影响

  金融去杠杆化是一个过程,其意愿是通过降低金融机构负债比率来达到降低金融机构规模盲目扩张,金融投机盛行的目的。从单个金融机构来看,其去杠杆化对市场和经济的影响不会很大,然而如果整个金融市场参与者普遍进行去杠杆化运动,其危害远远大于所得。

  首先,杠杆操作是金融的基本操作技巧,也是规避金融风险的必要手段。去杠杆化操作意味着对场外衍生品交易品种的限制,而这也意味着在全球经济利率、汇率、股票等基础资产价格波动加大的情况下,需要采用较高的成本才能运用衍生工具进行相应的投资保值,这无疑会限制国际间贸易和投资行为,阻挡了市场价格发现职能的自动行使。

  其次,大规模的去杠杆化将导致市场的流动性短缺并进而使全球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泥沼。在缺乏政府援助的背景下盲目哄抬去杠杆化,势必导致金融机构急切出售其持有的金融资产。而整个市场同时出售资产的结果无疑是可怕的,这将导致资产价格陷入下跌- 出售- 再下跌的恶性循环。并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流动性缺乏,并进而影响实体经济,使全球经济的复苏前景不明朗,甚至使经济陷入再度衰退的泥沼。根据美国债券之王比尔·格罗斯的观点,美国的去杠杆化进程,已经导致了该国三大主要资产类别(股票、债券、房地产)价格的整体下跌。格罗斯也认为,全球金融市场目前处于去杠杆化的进程中,这将导致大多数资产的价格出现下降,包括黄金、钻石、谷物这样的东西。

  最后,去杠杆化的出发点是为了降低金融系统性风险,然而欲速则不达,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盲目鼓吹去杠杆化不是一种负责任的合作态度。当前要维持全球经济的流动性充足,应该在给金融机构补充资本的同时加强监管,而不是要求其出售资产。而即便实现了宏观经济的稳定和软着陆,去杠杆化的程度和方式也依然值得商榷。通过第三种方法要求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管理,降低风险程度不失为去杠杆化的好方法,而出售资产的结果则是未可预料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不但要加强对其业务范围和风险管理能力的监管,而且要在金融衍生品创造交易过程中实现全面监管,即避免高杠杆带来的金融投机行为,又不能损害金融市场的活力和流动性。

  四、中国面对金融去杠杆化的对策

  由于中国的资本项目尚存在管制,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局限在实体经济层面特别是贸易层面,而金融机构并没有在本轮危机中受到伤筋动骨的损害。事实上,中国的存款类金融机构普遍具有较高的杠杆水平,据统计中国银行业平均杠杆率为20-25 倍,高于美国的10 倍左右。然而,中国金融机构并不存在过度杠杆化的现象,相反,中国的现实情况是中小企业融资存在困境、消费者储蓄意愿高涨而消费意愿不强,经济杠杆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国外去杠杆化运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主要在于流动性的匮乏,即如下:

  首先: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我国大量运用信贷杠杆扩大投资促进经济的复苏,但贷款流向集中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仍然难以获得信贷支持。当前应该完善中小企业筹融资渠道,在信贷领域试行违约担保,投资担保等创新型业务,在适度杠杆化的同时,促进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其次:应该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适度杠杆化。当前应该加强消费信用产品的创新,加大理财产品的研发投入,鼓励消费信贷的发放。当前,面临世界经济的衰退,依靠国内消费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十分重要,而且经过30 年的发展,居民手中积聚了巨大的财富,具有消费和投资的意愿。应该完善银行卡功能、各类基金信托消费信贷等融合银行、证券信托的消费品种,可以实行适度杠杆化操作,并以此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

  第三:监管机构应该时刻强化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尤其是衍生品的监管。高杠杆的金融衍生品即是金融市场的氧化剂,也是孕育着高风险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次贷危机的发生,是OTC 市场高投机性的表现,也是监管缺位导致的市场无序竞争所致。金融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衍生品的分类和监管,对于跨行业的衍生品,要建立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行动,从衍生品的创造到出售交易,监管机构应该从其设计思想,交易活跃度,成交额及其投机度指标上进行无间断监管,规避高杠杆带来的风险。

案例二:去杠杆化对银行绩效的影响[3]

  一、银行财务绩效的介绍

  银行的财务绩效指标可以分为以利润为核心的绩效评价指标和以价值为核心的绩效评价指标。本文主要分析以利润为核心的绩效评价指标。而以利润为核心的绩效评价指标又包括安全性评价指标,盈利性指标和流动性评价指标。根据本文需要主要介绍以下几项比较重要的财务指标

  (1)安全性评价指标

  安全性指标主要包括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和负债率。资本充足率越高。说明银行资产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银行也越安全,也说明银行实力越强。不良贷款率越高说明银行的资产质量越低,贷款的风险也越大。另外,负债率越高,则说明银行资产越危险度越高。对于银行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①资本充足率 (Capital adequaey ratio,CAR),指的是资本总额和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其公式为:资本充足率=资本总额/加权风险资产总额×100%。其中,商业银行的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部分。而核心资本又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附属资本是指贷款准备金。在计算资本总额时,应以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加附属资本再扣除以下部分:l)购买外汇资本金支出;2)不合并列帐的银行和财务附属公司资本中的投资;3)在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资本中的投资;4)呆帐损失尚未冲销的部分。另外,加权风险资产是根据风险权数(权重)计算出来的资产。它包括风险加权资产和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产负债表外的风险资产。资本充足率是考察银行是否安全的重要指标。

  ②不良贷款率(rate of Not-performing loan),就是指不良贷款总额和贷款总额之比,它的公式是: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总额/贷款总额 xIO00k。这里的不良贷款总额有三部分:次级贷款可疑贷款重组贷款。其中,次级贷款指的是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而可疑贷款就是指那些债务人未能按约支付利息而引起的银行对其偿还能力产生怀疑的贷款,这些为按约支付利息的债务人往往都是债务人财务状况恶化,最终无力偿还本息的先兆。最后,重组债务资产则是指当债务人财务状况恶化,银行为了避免贷款债权最后无法追回,有的时候会以延期或是降息的方式和债务人进行债务重组的那些贷款。不良贷款是银行产生未来贷款损失的主要来源,它的信用风险极其高。银行额不良贷款率是评价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良贷款率高,说明银行收回贷款的风险大;不良贷款率低,说明银行收回贷款的风险小。

  ③负债率,也称资产负债率(assets-liabilities ratio)或是举债经营比率,它是指负债总额和资产总额之间的比率。它的公式可以表示为: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x1000k。其中,公式当中的负债总额包括长期负债流动负债两项。

  而公式中的资产总额则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等。负债率可以反映债权的安全程度。若这个比率过高,则说明股东提供的资本与银行介入资本相比所占比重比较小,银行的经营风险就主要由债权人负责承担。所以,负债率越高说明银行偿还债务能力越差。与此相反,则说明银行偿还能力越强。可是,这并不意味着负债率越低越好。因为负债率太低说明银行经”营者比较保守,缺乏进取精神。如果长期借款利率低于资产报酬率,银行可以利用负债率来获得更多的利益。同时也可以利用股东的权益比率来评价银行的长期财务状况。

  (2)盈利性评价指标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效益性就是银行经营的重要原则之一,同时,较强的盈利能力也是行业银行想要持续经营的重要前提。盈利性评价指标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够测试银行经营成本与获利能力的高或低,并且能够从本质上反映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在本文中,介绍资产收益率和股本收益率两项指标。这些指标值越高,则说明该银行盈利能力越强。

  ①资产收益率,也叫资产回报率 (Return On AssetS,ROA),指的是银行税后利润与银行总资本的比值。它的公式为:资产收益率(ROA)=税后利润/总资产 X100%。这个指标越高则说明该银行资产利用的效果越好,也说明银行在节约资金使用和增加收入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资产收益率是评估银行相对它的总资产值的盈利能力的有用的指标。它是一项管理效率指标,用来衡量一家银行管理和使用实物并利用金融资源创造收益的能力的。资产收益率一般是被用一来评价一家银行的管理水平。资产收益率反映了银行的盈利水平高低,因此,提高资产收益率、重视资产收益率就是银行的首要任务,也是银行实现经营利润最大化的主要途径。

  ②净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Equity,ROE),是指用银行的税后净利润与银行的净资产的百分比,他的公式为: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净资产x100%。净资产收益率衡量的是银行利润占银行净资本的百分比,它能够更有效地反映公司的盈利增长状况。在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未来的盈利走势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若银行的年度净资产收益率上升,它的盈利率也就应该同样上升。若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走势稳定,盈利率的走势也会同样的稳定,并且,有较高的预见性。如果能够较好的估计银行未来的股本收益率,那么就能够较好的估计股本价值在年度间的增长,由此就可以较合理地预测取得每一年年终股本价值所需的盈利水平。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是银行资金运用效率和财务管理能力的综合体现,与股东的财富是直接相关的。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银行对股东投资的回报。

  (3)流动性评价指标。商业银行经营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流动性。重视银行流动性的意义就在与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流动性的重要指标为:存贷款比率。其中,存贷款比率高,则说明银行的流动性越差,相对的,安全性也越差。

  ①存贷款比率(Loan-to-deposit ratio),指银行的贷款总额和存款总额之间的比率。其公式为:存贷款比率=贷款总额/存款总额 X100%。由于存款时需要付息的,也就是所谓的资金成本,因此,从银行盈利的角度来看,存贷款比率越高越好。假设一家银行的存款额高,而贷款额却相对较少,这就意味着此银行的成本高收入低,即盈利能力较差。由于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银行,这也促使商业银行会主动提高存贷款比率。可是从银行抵御风险的角度来看,存贷款比率不宜过高。因为银行需要应付大量客户的日常的现金支取和结算,这就要求银行必须留存一定的库存现金准备金,即银行在央行或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如果存贷款比率过高的话,这部分的资金就会不足,将导致银行产生支付的危机。若支付危机一旦扩散,就可能产生金融危机。这对于地区和国家经济都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如果银行因为支付危机而破产倒闭的话,也就会给存款人的利益带来伤害。

  尽管这种情况在我国还未曾发生过,可是在国外银行中,这种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因此,银行的存贷款比率并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目前,央行为了防止银行通过提高存贷款率来过度扩张,限定商业银行的最高存贷款比率不得超过75%。

  二、“去杠杆化”与银行财务绩效影响的综述

  对于商业银行的经验管理来说,必须要遵循的三个原则就是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和盈利性原则。所以,在设计商业银行的财务绩效指标的时候也是按照这几个原则来进行的。而在当前全球实行“去杠杆化”的背景下,对于商业银行的这个几个原则下的财务绩效指标又会带来很多不同的影响,从而对商业银行的财务绩效产生一些影响。

  1.“去杠杆化”与银行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之间的关系

  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的资产、收入、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条件免遭损失的可靠性程度。商业银行的资金安全经营既是其实现资金盈利和流动的前提,也是他生存发展的基础,更是它保持良好的银行信誉的重要保证。盈利是商业银行的经营本质。盈利性,即商业银行获取利润的一种能力。而追寻盈利也是每个商业银行的最根本的目标。这就促使着每个商业银行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服务,扩大它自己的业务经营范围。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就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通过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来获得可用的资金的一种能力。

  现在最可靠、最有效的“去杠杆化”的方法就是银行增加自有的资本规模,吸收或扩大股权资本。也就是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减少它的负债率。而增加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必然会使银行的安全性增加。从资本充足率的角度来讲,资本充足率增加,意味着商业银行需要减少风险资产或是增加银行的总资本。减少风险资产自然会是银行的保证资产安全的重要途径。而增加银行的总资本意味着银行的偿还能力更强。自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就会越强。而另一方面,减少银行的负债率就是说明银行减少其自身的负债总额或是增加总资产额。其中,银行减少自身负债,就是增加了它的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来讲,负债越少,安全性就会越高。而增加总资产额就意味着扩大银行规模,银行规模越大,就意味它的抗风险能力越强。银行安全性也就越强。因此,“去杠杆化”的进行能够帮助商业银行保证其自身的安全性,增加它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就是说“去杠杆化”会给银行的安全性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的。

  “去杠杆化”意味着商业银行减少了很多盈利的机会,例如降低商业银行的证券化程度,减少银行的负债。这都会使得银行减少风险资产。而这使银行拥有的可用资金下降,投资或是贷款的金额也就会下降了。由于银行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贷款的利息收入,银行的盈利也自然就会下降。此时,其他条件不变,银行盈利下降,就会导致银行的资产收益率下降,净资产收益率同时也会下降。去杠杆化会对银行的盈利性带来负面的影响。即“去杠杆化”会使得银行的盈利下降。

  “去杠杆化”会使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比率下降。因为,“去杠杆化”就使得银行要减少贷款数额。这就意味着存贷款比率会下降。商业银行就会留存更多的资金,这样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也就会更强,即“去杠杆化”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加强其自身的流动性。

  Image:财务绩效指标关系图.jpg

  2.“去杠杆化”与银行脆弱性的关系

  从广义角度来说,脆弱性(fragility)就是指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状态,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中的风险积累,包括信贷融资和金融市场融资。银行业的脆弱性有几种典型的表现:首先,银行业是一个高负债的行业。这是由其自身的职能决定的。银行都是将社会中一些暂时闲置的资金集中起来,并将它们用于当前的消费和生产。这就使得银行会先借入大量的资金,也就形成了它的高负债。所以银行的杠杆率也就自然会比一般的企业高。其次,由于银行负债的流动性会高于资产的流动性,这就使银行的资产负债有不对称性。若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没有管理好的话就很容易造成流动性的问题。这也决定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只能低于负债的,否则的话,银行便很难保证盈利。最后,银行业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会使市场上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影响公平性和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而银行业的信息不对称不光表现在大众和企业对银行的,同样银行对企业和大众的了解也不能够完全。当银行作为资产方准备提供贷款时,对贷款人的资信情况不能够完全了解,这也就是不良贷款的来源。

  现行的“去杠杆化”正是可以解决银行脆弱性的问题。它可以缓解银行面临的脆弱性威胁。“去杠杆化”增加银行资本充足率,降低银行的杠杆率,同时减少银行的不良资产和负债增加银行的安全性。因此,它对于银行应对其自身的脆弱性有积极、正向地影响。

参考文献

  1. 1.0 1.1 去杠杆化[J].《中国棉麻流通经济》.2009年02期.
  2. 孙春玲,高杨.国外金融机构去杠杆化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研究[J].《才智》.2010年14期
  3. 熊攸敏.去杠杆化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影响[J].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3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11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去杠杆化"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202.115.125.* 在 2011年3月3日 16:24 发表

不够详细啊……

回复评论
117.84.195.* 在 2011年12月30日 10:21 发表

没有百度的详细~

回复评论
乔巴 (Talk | 贡献) 在 2011年12月30日 15:02 发表

117.84.195.* 在 2011年12月30日 10:21 发表

没有百度的详细~

添加了新的内容和案例,希望对您有帮助哦~

MBA智库百科是可以自由参与的百科,如有发现错误和不足,您也可以参与修改编辑,只要通过网页右上角的创建新帐号,创建用户名后即可参与,期待您的加入哦!~

回复评论
61.154.12.* 在 2012年6月8日 11:00 发表

对分子和分母叙述颠倒了!

回复评论
Yixi (Talk | 贡献) 在 2012年6月8日 13:02 发表

61.154.12.* 在 2012年6月8日 11:00 发表

对分子和分母叙述颠倒了!

您可对参考文献,进行内容对比,希望对您有帮助!

回复评论
27.246.11.* 在 2013年10月18日 11:05 发表

很簡要

回复评论
14.215.46.* 在 2015年12月24日 11:22 发表

我想就是这个软件可不可以对学生党有个特定的入口,让我们可以把这个软件当成书来读,

回复评论
赵丹萌 (Talk | 贡献) 在 2016年9月16日 05:23 发表

次级债券和次级贷款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

回复评论
99.227.241.* 在 2018年7月30日 08:26 发表

讲得真差

回复评论
116.7.47.* 在 2018年11月9日 16:12 发表

完全就是在拖 讲也不全面

回复评论
M id e14a53edf885727eff4d6a74386c01ad (Talk | 贡献) 在 2023年7月11日 16:52 · 广东 发表

简要但不太清晰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