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区域卫生规划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区域卫生规划[1]

  区域卫生规划是指对在一定区域内的卫生服务活动所做的规划,包括双重含义:一是指对某一区域范围内卫生服务发展的整体规划,主要从区域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平衡上来解决区域内卫生资源的台理配置;二是区域间卫生服务协调发展的规划,主要是从社会整体发展的角度来解决区域之间卫生服务非均衡发展等同题。

区域卫生规划在我国发展沿革[2]

  区域卫生规划是政府根据卫生发展的决定因素,对特定区域的卫生资源统筹安排的重要手段。上世纪80年代中期,区域卫生规划被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作为国际社会推崇的卫生管理模式介绍到我国,至今大体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1.第一阶段:主要是认识和研究阶段(1985-1995年)

  在国际组织的推动下,卫生部从1985年左右开始调研,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在九江、金华和宝鸡3个地级城市实施综合性区域卫生发展项目,尝试在区域范围内统筹规划卫生资源。与此同时,引导一些地方特别是卫生研究人员学习和借鉴区域卫生规划的思想及做法。在这一阶段,规划工作局限于卫生部门和研究层面。真正推动在我国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应始于1994年开始的镇江、九江(简称“两江”)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试点。“两江”试点的目的是改革原有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建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与个人医疗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从国家和企业包揽全部医疗费用改革为国家、企业和个人分担。试点初始,工作重心围绕医疗保险制度构建。随着改革试点的深人,医疗资源规模扩大和利用效率与财政保险基金支付的矛盾凸显出来,因此优化配置、合理使用卫生资源也被纳入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国务院确定原国家计委牵头负责这项工作,区域卫生规划开始提上政府工作的议程。

  2.第二阶段:全国普遍开展相关工作(1995-2003年)

  这个阶段有两个标志性的文件和两次重要的会议。1997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区域卫生规划是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它以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对机构、床位、人员、设备和经费等卫生资源实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这是政府文件首次提出“区域卫生规划”的概念和内涵。为贯彻落实这一文件精神,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卫生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个文件界定了以地市级行政区域为基本规划单位,明确了规划编制的主要原则、内容和方法,提出了各级政府开展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和相关政策措施。上述三部委于1996年和1999年先后召开了全国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研讨和交流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理清思路,对推动区域卫生规划工作起了积极的作用。随着2000年前后推进的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三医”(医保、医药和医疗)联动,区域卫生规划得到全国各地普遍的重视,研究成果大量出现,规划工作有序开展。到2003年底,全国各省级政府均出台了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0多个地级市制定了区域卫生规划,部分城市组织实施。

  3.第三阶段:在深化医改中重新确立区域卫生规划的重要地位(2003年以后)

  2003年“非典”的发生影响了各地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同时实施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如管理体制的制约、领导推动的力度、社会各方面认识的差异、卫生投入的紧缺以及规划的水平等等,使规划在落实过程中困难重重。因此到2005年前后,除少数地方外,区域卫生规划工作总体上处于停滞。坚持不懈并取得切实进展的是天津市。据有关材料显示,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领导下,天津市2000年前确定了城市两层医疗服务网络的规划方向和发展两头、调整中间的思路。2002年制定了《天津市区域卫生规划(2001-2010年)方案》。此后,据此大手笔调整全市卫生资源,坚持数年取得明显成效。2006年,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启动,在改革方案制定过程中,区域卫生规划受到高度关注,部际协调工作小组将卫生资源配置纳入了专题调研。200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强化区域卫生规划。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组织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建立区域卫生规划和资源配置监督评价机制”。2010年卫生部等部门制定并经国务院同意印发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把强化区域卫生规划作为6项主要任务之首,提出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功能、数量和规模,优化结构和布局,完善服务体系。一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适应卫生改革发展要求和群众健康期待,开始了新一轮的区域卫生规划和资源调整。随着医改的推进,区域卫生规划工作在充实提高的基础上,再次展开。

区域卫生规划的效果评价方法[3]

  区域卫生规划的评价按评价内容可分为方案评价(预评价)、执行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总体评价)。龚向光、胡善联做了中国区域卫生规划政策评价研究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编制的合理性评价。唐缪、阎正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评价。而执行评价是对方案的执行过程进行评价.学术界对此方面的研究甚少。结果评价主要是从健康结果和资源利用的角度进行。石光分别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另外,结果评价也涉及理论模型的选择,国内学术界提出的 辑模型(Logic Model)则是侧重结果评价的区域卫生规划评价模型。

参考文献

  1. 王小合.满足社会整体发展需要科学制定区域卫生规划[J].中国卫生经济,2000(8)
  2. 侯岩.我国区域卫生规划的沿革与创新[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9)
  3. 倪建,黄高明,宫学林,李峤.区域卫生规划的方法学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8(11)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Tracy,M id 16a1c927586bbea6a4fe6d544c3343fa.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区域卫生规划"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