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型酒店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养老型酒店,指投资人为自己或为老人在退休前购买退休养老酒店(度假村)的某一个单位,每年和家人去使用一段时间,其余时间委托管理公司出租管理获取一定的租金回报,直至退休后完全自用。一般情况下该酒店度假村在产权人去世后由管理公司回购再出售,收益归其家人所有。
养老型酒店是产权酒店的类型之一,是一种为自己或老人退休后准备后路的住房投资方式。还有一种是公司自用型,即购买产权酒店产品,一方面用于投资,另一方面用于企业员工度假或公司年会使用。
我国养老型酒店的发展机遇[1]
1.政府提供了政策导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各级政府对老龄化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2013年9月,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将降低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的门槛,鼓励境外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鼓励个人举办家庭化、小型化的养老机构,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鼓励民问资本对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及其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用于养老服务;在投资融资、土地供应、税费优惠、补贴支持、人才培养和就业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以此鼓励和引导相关行业,积极拓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健康服务、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等服务。《江苏省“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对社会投资兴办的护理型养老服务机构予以重点扶持,努力形成高中低档配套,养、护、助功能齐全,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的养老服务机构体系。上海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到养老服务领域,吸引社会力量建设老年公寓、休闲养老基地等养老设施。
2.不断壮大的老年消费群体提供了广阔市场
随着人们生活理念的改变,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趋于增多。首先,“421”家庭格局使得“居家养老”变得不太现实,激烈的社会竞争及频繁的职业流动,致使很多子女缺乏时间和精力照顾老人,家庭养老能力下降;其次,社会养老资源稀缺,政府的福利养老机构对入住老人有着诸多条件限制,养老资源的供需矛盾激化;最后,老年人的思想观念不断转变,相当一部分有固定收入的老年人有能力且愿意人住高品质养老机构。纵观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有不少都在提档升级,向高品质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不断壮大的银发消费群体为养老酒店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3.星级酒店经营管理模式提供了经验
我国的酒店业经过改革开放之后30多年的发展,在管理理念、硬件设施、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随着2010年星级饭店新评定标准的实施,严格的住宿评定标准促使酒店市场整体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酒店的各职能部门所提供的服务,与养老机构相关部门的基本功能相似,这为养老型酒店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我国养老型酒店发展面临的挑战[1]
开发老年市场是酒店业谋求发展,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养老型酒店的开发在我国才刚刚起步,面临着诸多挑战。
1.养老型酒店市场尚未真正形成
随着老年市场开发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行业逐渐认识到开发品牌产品是占领这一市场的必由之路。但老年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养老型酒店较之其他酒店存在很大的差异,如建设成本高、操作难度大、风险大等,这些特殊性直接影响着养老型酒店的开发与建设。此外,“居家养老”的传统观念尚未完全转变,老人及其子女对于养老型酒店这一新生业态的认同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且对此类酒店的设施及提供的服务仍然存在较大顾虑。可见,养老型酒店的市场尚未真正形成。
2.缺乏专业的养老型酒店服务与管理人才
老年人普遍希望养老机构从单纯提供住养服务,转变成提供集住养、康复、娱乐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并慢慢向规模化、专业化、品质化的方向发展。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比较脆弱,较之普通顾客而言,需要更加细腻周到的服务及更加专业的养护知识。而当前养老型酒店管理与服务人才明显匮乏,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我国养老型酒店的发展对策[1]
各级政府应积极引导人们改变传统的居家养老观念,组织民政、旅游等相关职能部门,制订相应的行业标准,出台有关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优惠出让土地等,对符合条件的养老型酒店给予必要的支持。
(一)酒店选址及环境打造
养老型酒店的地址应选择在远离喧嚣市区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郊区。应从功能区划、园区景观、设施体系等方面致力于打造自然、健康、尊严、幸福的人性化老年居住环境。如我国首家养老型酒店——九华国际养生公馆,坐落于北京西郊小汤山,环境优美,能够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二)舒适温馨的住宿、餐饮、娱乐设施
1.住宿设施
养老型酒店的设施要求及服务标准相对较高,需要给予住户优质的居家式生活体验。建筑及装修应采用环保、优质的品牌材料,室内装修设计理念先进,并配置适用的全套家电家具,拎包即可入住。酒店根据客人的家庭结构,建设部分大户型套房,实现老人与家人同住的愿望,或方便家人探望,既能使老人的养老护理需求得到满足,又能让老人得到家人的慰藉。
酒店内部应设有医用电梯,配置与专属医护中心联通的健康监测设备;卫生间应足够宽敞,以保证轮椅能在室内正常使用,所有通道及卫生间应设置必要的辅助保障设施;室内应铺设防滑材质的地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气候情况采用地热采暖。
2.餐饮设施
对于老年人而言,餐饮问题是他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消化功能降低,心血管系统及其他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老人尤其是高龄及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老人,迫切需要有专业营养师的餐馆,为他们提供方便、快捷的营养餐饮服务。养老型酒店的餐厅应设在靠近酒店人口的底层建筑内,采用开敞、连通的大空间布置,以方便老人聚会、交流及对外营业。酒店可根据发展规模及顾客的需求,设置若干包间,满足老人家庭聚会、宴请等需求。餐厅应配备专业营养师,针对老年人的体质及爱好制订菜单,优选“低糖、低脂、营养、易消化”的绿色食品,并根据季节变化适时提供药膳、药茶、药酒等。食品要确保安全、卫生。
3.文化娱乐设施
养老酒店应匹配设施齐全的运动康体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如健身房、阅览室、多功能娱乐厅、棋牌室等,依托相关设施,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适老文体活动,满足老人的休闲娱乐和社交文化需要。酒店除了配备餐厅、超市等基本生活设施外,还应配套小型购物中心等商业设施,如老年服饰、食品及药品的专卖店,受老年人欢迎的怀旧主题茶馆或咖啡店等。
(三)科学完善的医疗设备
较之当前的社会养老机构,养老型酒店应致力于提供集体检、康复、保健、医疗等于一体的较为完善的医疗康复设施。具体包括:
第一,老年健康评估与指导中心。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建立健康顾问团队,为人住客人提供免费定期体检、健康评估及档案管理、健康咨询指导等服务。
第二,养护中心。下设理疗室、水疗室、心理治疗室等科室,拥有具有资质和经验的专业护理团队。依托养护中心,可提供病后康复养护与理疗护理等服务。
此外,与相关医院合作,开通就医便捷通道,或在酒店内部设立老年病科室,为住店客人提供诊疗服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部分酒店还可建设自己的老年医院,将老年病学作为研究重点,并组建一支由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领域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为客人提供诊疗、紧急救护等服务。
较为完善的健康医疗保障是养老型酒店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通过建立健康评估与指导中心、养护中心,乃至老年医院,真正为老人提供从体检、康复养护到医治的全程健康保障,并与医保对接,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
(四)宾至如归的“一站式”生活服务
老年消费群体由于心理、生理等特点,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酒店应“以客为本”,采取居家养老模式。除了为人住老人提供相对独立的私人空间以外,更为重要的是为老人提供宾至如归的“一站式”优质服务,解决老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求。酒店依托智慧养老系统,为每位老人建立内容详尽的个人档案,利用传感网、移动通讯、WEB服务、智能数据处理等互联网技术,将老人、亲属、社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等紧密联系起来。老人的血压、血糖等数据实时上传,无论是酒店健康顾问还是老人的家属都可以及时了解老人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将及时处理,从而很好地保障老人的居住安全及生活质量。
此外,针对高端客户群的个性化需求,酒店可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惯、年龄特点、身体素质、家庭结构等,提供更贴心、舒适、便捷的管家式服务。
(五)培养专业化服务管理人才
养老型酒店应加强专业人才建设,打造拥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理念的高素质服务及管理团队。他们不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职业能力,而且要对老年心理、老年保健等方面有所了解,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
首先,依托大中专院校培养专业人才。一是可以对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增设养老护理方面的课程,如康复、老年护理、老年心理等;二是鼓励涉老专业的毕业生从事养老酒店工作,并加强酒店管理方面的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其次,养老型酒店通过社会培训机构以及行业协会,定期开展护理人员、服务人员等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
此外,政府部门应从宏观角度出发,切实加强养老服务行业管理,完善人才培养和就业配套政策,加快培养养老酒店服务与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设定行业准入门槛,要求从事养老酒店服务与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持有养老护理、康复治疗师等执业或职业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