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9个条目

信息资源集成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信息资源集成

  信息资源集成是指企业主体运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创造性地对企业各种信息资源进行优化,并按照一定的集成模式(关系)将企业信息资源构造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集成体),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企业信息资源的整体效能,更加有效的支持企业特定目标实现的动态过程。

信息资源集成的研究现状[1]

  国内信息资源集成的研究大概始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归纳起来,我国的信息资源集成研究主要包括3种主要观点:一是“技术观”,这种观点几乎将信息资源集成管理等同于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近年来这种观点逐渐向信息资源的方向靠拢,积极寻求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整合;二是“集成观”,这种观点认为信息资源集成包括多个层面,是多领域的管理活动,这是一种与国际接轨较为全面的观点;三是“扩展论”,这是一种对国外信息资源集成了解较少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

  具体到企业的信息资源集成,国内系统、深入、全方位研究的比较少,具有代表性的对于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的观点有三个:一是“信息功能集成”,是在识别企业信息功能单元的基础上对企业的信息结构实施重组,以达到企业信息要素优化配置和整体功能最优;二是“信息资源集成”,是信息功能集成的具体化,其实质是确立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信息流的汇聚点,使企业信息流在此点汇聚并实现集成,然后再分流导向信息流的目的地;三是“信息处理集成”,包括硬件集成、软件集成和应用集成3个部分,其中软件集成是核心,硬件集成是通过软件集成实现的,应用集成是软件集成的延伸。就信息功能集成、信息资源集成和信息系统集成的关系来说,信息功能集成是信息资源集成的组织保证,信息系统集成是信息资源集成的技术和方法的前提,只有信息资源集成才是企业信息集成的核心和目的所在。

  纵览全局,可以大致把国内的研究现状归纳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是信息资源集成的技术支撑和技术实现;二是对应于业务流程重组的信息资源重组(或集成);三是企业信息化规划中的信息集成思维和方法;四是知识管理引发的信息资源集成的发展的趋势

  在国外,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信息资源集成理论在美国首先发展起来,它是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所催生的一种新型信息管理理论。

  首先是对信息资源集成的定义问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信息资源集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是指对信息本身即信息内容实施管理的过程,广义信息资源集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是指对信息内容及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1986年,Horton与Marchand将信息资源集成管理过程分为5个阶段,即文本管理、公司自动化技术管理、信息资源集成管理、竞争者分析竞争情报战略信息管理。从集成管理的角度审视Horton与Marchand的信息资源管理发展阶段理论,可以发现:信息资源集成理论贯穿在整个发展过程当中,但每个阶段信息资源集成研究和实践的重点不同,文本管理阶段集成的重点是信息资源的物质载体,自动化技术阶段集成的重点是技术手段,信息资源管理阶段集成的重点是信息资源与企业业务和管理,竞争者分析和竞争情报阶段集成的重点是竞争情报或者说是战略信息资源,战略信息管理阶段集成的重点是知识。199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Pierrette Bergeron曾经归纳了信息资源集成存在的两种主要观点:一种是“技术观”,一种是“集成观”。Bergeron所归纳的两种观点基本上能够代表西方信息资源管理的主流,他在归纳西方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成果时注意到了“集成”的重要性,并把“集成”突出为信息资源管理的一种主要观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对于信息资源管理具有决定意义的互联网Internet)迅速普及,并成为信息资源集成的核心手段,国外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管理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资源集成的技术呈现多元化和集成化发展态势,并且其成果显著、应用广泛;(2)信息资源与企业业务集成的速度加快,信息资源驱动的业务发展模式开始出现,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3)信息资源集成与企业战略的集成引起高度关注,具体的集成方式又包括信息战略规划、信息体制建设、信息组织机构重组等;(4)信息资源集成开始向知识创新与集成管理方向发展,知识集成成为未来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信息资源集成的基本框架[1]

  按照企业信息资源的作用机制,结合企业中信息资源的分布、状态和需求总体上可以从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的目标、集成的内容以及集成的规模这三方面来考虑企业信息资源集成,其基本框架可以简要的用图3-5表示:

  Image: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的基本框架.png

  集成目标是企业信息资源集成活动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等多个方面的指引,企业在信息资源集成过程中必须根据企业的具体状态和需求确定集成的目标,这样集成才有针对性,企业信息资源的作用与潜能才可以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集成对象是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的内容。企业信息资源集成在集成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选择、优化相应的集成对象,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化,按照一定的模式将它们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集成的各种信息资源对象之间的作用使得集成体的功能倍增,从而更加有效的发挥各种信息资源对象的潜能,更好的支持企业的各种活动。

  集成规模反映了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的范围与层面。企业的信息资源大多是分散在企业的各个层面中的,而企业的信息集成活动要受到技术、资金、人员等基础条件约束。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条件以及企业的信息资源状态,结合企业的需求,在一定的企业范围与层面上实施集成,这样才能促进企业信息资源集成效益的最优化。

信息资源集成的基本模式[1]

  集成模式是指在集成过程中,集成主体以及集成对象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方式,它不仅反映了集成主体及其对象之间交流组织关系,也反映了集成体实现并发挥其倍增或涌现功能的方式与途径。从信息资源集成的基本框架来看,在信息资源集成过程中,各种集成关系和作用是错综复杂的。

  从集成的组织关系这个角度,可以将企业信息资源集成分为信息内容的集成模式、信息控制的集成模式、知识的集成模式这三个方面。

  信息内容的集成模式,通过信息内容的集成,使得分散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个层面的信息联系有机的融合起来,使企业主体能够全面、有效的认识各事物及其相互作用与关系,从而更加有效、合理地组织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保持正常、稳定的运转。

  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反映企业各事物的信息之间产生有交互影响和作用,通过信息用户这个桥梁,各种信息之间形成一定的联系,产生了控制作用,而正是各信息之间的这种影响作用形成了具有因果关系链的信息控制流,它对企业运行过程中物流和资金流进行着监控和导向。企业的信息控制集成,就是企业的各种信息控制流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增强信息控制的强度和灵活性,使得企业能够针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有效的监控和调整企业相关经营管理活动,从而更加灵活的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信息控制集成的主要目标和作用在于促使企业的运营能够与变化的企业内外部环境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

  企业知识是企业信息资源的高级表现形式,它是序化的信息资源,是在企业信息资源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加工和提炼而形成的纯度较高的产品。企业知识是企业创造活动的基础,而创造是企业主体利用信息资源的最高形式。

影响信息资源集成的因素[2]

  影响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的因素有很多,但基本七可以归纳乃企业内部阏素和外部因素两部分。一般而青,企业外部因素的,坚化是不受单个企业行为的影响,不由单个企业控制的,一般包括政治法律因素、经济素、技术闲索等。因此,对绝大部分企业来说.与其耗费大量资源与时间试图改变整个外部因素,不如使自己的活动适应外部环境。而对于氽业内部因素(一般包括企业信息组织、企业信息资源的质与最、企业文化等),企业可以发挥较大的影响力,往往能成功地改变这些因素的结构和活动规则,、

  1.政治法律因素

  政治法律因素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体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这些因素常常制约、影响着企业的经营行为,尤其是影响企业较长期投资行为。如从国内来看,政治法律因素主要包括国家的国体与政体、关税政策、进口控制、外汇价格控制、国有化政策以及群众利益集团的活动等。

  政治法律环境对企业来说是不可控的.带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只有适应这些环境,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国家的政治路线、政策、法令、法规的要求,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政治环境的变化带有突发性.虽然人们可以预测政治环境变化的基本方向,但是对每一次政治大变革的发生时间、具体内容、持续时间及其影响进行较准确的预测.几乎是不可能的。

  2.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指国民经济总的发展状况,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经济发展趋势.企业所面临的产业环境竞争环境等。经济环境的变化一般是有连续性的,其发展进程相对平稳,发展速度和结果也是可以预计的。反映经济环境特征的指标主要有利率、货币兑换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对企业来说,经济环境最终表现为余业的融资能力社会购买力对于上市公司而育,一波大牛市中,可以高价发行股票,很容易获得资金;而社会购买力的大小取决于社会总体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和资金的供应程度等闲素。

  3.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是指目前社会技术总水平及变化趋势,技术突破对企业影响以及技术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它具有变化快、变化大、影响面广的特点。反映技术环境特征的指标主要有当前社会技术总水平及变化趋势。由于新技术的产生可能会出现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企业新技术的具体应用等。影响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的信息技术可以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送技术、信息应用技术等。就目前而言,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企业内部网、企业外部网的建立,互联网的迅猛发展,SCMERPCRM等系统的应用,电子商务的广泛开展,为企业信息资源集成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环境。

  影响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的各个外部因素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市场的组成结构,突出了信息资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与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的关系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企业信息资源集成有两个支柱,即社会人文性的政策法规和自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Image: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png

  4.企业信息组织

  在信息经济条件下。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与深化对企业经营管理及其生存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们在关注与强调信息技术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的同时,对于其中人的因素及其作用等相关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人是企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企业的信息组织是企业信息资源集成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和重要保证。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一些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大型企业都设立了首席信息官(CIO)职位,负责整个企业信息的规划和管理。企业信息组织的基本职能包括:

  (1)战略信息管理。主要负责项目投资组织设计经营决策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的论证、调研与规划等。

  (2)一般信息管理。主要包括企业的一些基本信息,企业数据库的运营与维护,企业MIS和企业内部网的开发与管理.以及信息在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交换与共享等。

  (3)信息技术中心。主要负责为企业提供与信息有关的技术支持服务,如数据库技术信息交换技术、网络技术等。

  5.企业信息资源

  企业信息资源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提供服务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具体的量化的信息指标体系。它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也是体现企业实力的一个方面,并且对制定企业总体战略与实现企业信息资源集成具有显著影响。企业信息资源的质是指该指标体系是否反映了其信息资源的本质属性,是否可以全面准确地反映信息资源的主要特征,是否能够满足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对于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要求。企业信息资源的量是指该指标体系是否反映了其信息资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属性,如时间上,历史的数据是否齐全;空间上,数据的各个指标是否全面。

  一般企业中主要有5类信息资源,即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管理资源,可以使用企业信息资源指标体系来进行评价。

  6.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共有的并且在企业内代代相传的信仰、期望和价值观的总和,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愿景企业精神、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和习惯等。企业文化塑造企业行为,并对企业信息资源集成具有重要作用。企业文化引导着企业的战略选择,企业文化代表组织成员所共享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企业精神属于企业文化的核心之一。企业精神为企业战略的选择提供基础性依据。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企业制定战略之后,就需要全体成员有效地贯彻实施,企业文化战略实施提供行为导向,并具有的独特的激励功能。是否重视企业信息资源的集成在某种意义上也属于企业文化的范畴,如果企业有良好的创新精神,有重视信息的传统,企业信息资源集成在理念方面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杨兴凯,刘畅.政府信息资源集成方法研究综述[J].电子政务,2013(05)
  2. 刘树安.影响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的因素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3)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in,寒曦,Tracy.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信息资源集成"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