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港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东营港(Port of Dongying)目录 |
东营港建成于1997年,现有泊位14个,是中国国务院批准的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为适应发展需要,自2005年起,东营市委、市政府决定扩建东营港,当前正在实施一期工程,计划投资17亿元,建设2个3万吨级多用途码头,2007年8月建成投用。在此基础上,正在抓紧论证建设2个5万吨级油码头(兼顾10万吨级油轮)和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是经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区域内,分为仓储、化工、加工制造、高科技、行政办公、生活商贸六大功能区。
东营港的发展历程[1]
东营港始建于1984年,原称黄河海港,是胜利油田为石油运输和海上石油开发而建的生产自备性码头,即现东营港北港区。1986年4月建成防潮堤17Om,1986年10月建成北引堤(防沙、防浪)1840m,并逐步加长至2100m,为防东北向浪,在引堤端转角120。后又建防波堤2Om,内侧建1OO吨级油码头1座,长104m,宽30m,水深4.0m。引堤中部建成1000吨级材料码头和滚装码头各1座,水深4.0m1993年台风期防潮堤被冲开,形成了两个港池,其中北港池宽4Om,长23Om后成为石油基地船舶避风港随着海上油田的发展,先后在港池北侧建设海上补给基地和海上油田开发设施修造基地。南港池较小,主要发展地方商业码头。
东营港南港区工程于1992年12月开工,于1997年9月竣工并通过验收。主要工程项目为3000吨级泊位3个,滚装船码头1个,简易防波堤1450m,总投资额为1.3亿元。
1995年,投资4.2亿元建成东港高速公路60km。东营港于1992年8月26日开通东营一旅顺客货滚装航线。1995年12月22日,被国家批准为一类开放口岸,1997年12月28日正式宣布对外开放。
连续几年,东营港年完成吞吐量均在110万t左右。其中北港区完成100万t左右,主要货物为石油。南港区承接地方杂货,如矿建材料、钢铁、水泥、盐、粮食等。
与中国其它港口和开发区相比,东营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投资环境优良,具备五个方面的比较优势:
一是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东营港地处环渤海湾港口布局的适中位置,距天津港90海里,距大连港122海里,是东北经济区与华北、中原经济区交通通道的中心控制点。东营港平均潮差仅0.76米,等深线密集,水深-10米处离岸6公里,水深-20米处离岸15公里,是渤海湾泥质海岸线距深海最近的位置,是建设万吨级深水大港的天然良址。东营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所在的东营市是山东省省辖市,辖三县两区,全市土地面积8053平方公里,人口180万。
二是具有良好的交通优势。东营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水上交通十分方便,出渤海湾与国内外各港口相通。陆路交通非常发达,与首都北京、省会济南和天津、青岛等重要港口城市都有高等级公路连接。铁路正在建设,拟建的通港铁路支线将与德烟铁路同步开工。空中交通非常便利,东营飞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航线,并将陆续开通至海口、深圳、沈阳、哈尔滨等地的航线,还将开通至仁川等地的国际航线。
三是具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优势。东营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直接经济腹地为山东东营、淄博、滨州、德州和潍坊等地市,间接经济腹地包括济南、泰安和聊城,并可辐射冀南、晋中等地区。
经过多年发展,该区域已经形成了石油化工、盐化工、纺织业、机械电子产业、轮胎产业、造纸工业、食品工业等优势产业,尤其是石化产业得到迅猛发展,12家炼化企业2005年原油加工能力达2065万吨,2010年原油加工量将突破3800万吨,具有发展大型石化企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四是具有充足的土地空间优势。东营港后备陆域广阔,可以充分发挥临海优势,向内陆腹地辐射,逐步形成以港口为核心的临港产业和替代产业。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232平方公里控制范围内,全部是未开垦的空旷盐碱荒滩。在中国沿海地区已经没有后续土地可利用的情况下,东营港丰富的土地资源,将为港口和开发区长足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五是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优势。东营市政府对东营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建设高度重视,赋予港口和开发区更加优惠的政策。区内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迅速完善,建成区达到了供水、供电、供暖、道路、通讯、排水等条件。开发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经营”,为客商提供规范高效的“一条龙”全方位服务。
发展定位
东营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定位是:立足黄河三角洲,依托山东半岛城市群,面向环渤海经济圈,服务鲁北及晋冀。加快建设现代化的石化城、生态城、新港城;努力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山东加工制造业基地;早日成为鲁北及晋冀区域性物流中心;尽快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亮点。
产业重点
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盐化工、能源、机械制造、现代物流等临港产业,同时大力发展高效生态渔业和滨海旅游业。
远景规划
到2010年,港口建成以原油进口、原煤出口、液体化工产品出口及大宗散杂货、集装箱为四大板块的泊位群,力争吞吐量达到3000万吨,跻身中国区域性重要港口行列;到2010年,开发区建成区达到40-60平方公里,逐步建成集物流、仓储、化工、出口加工、生活、商贸、旅游观光、石油开发与运输于一体的经济新城区,成为渤海湾畔璀璨的明珠。
东营港位于黄河三角洲的西北端,渤海湾与莱州湾的交界处。本海区由于水动力条件强,且滩面泥沙又为活动性极强的粉砂,因此在此处建港,历来受到港工界的重视。近20多年来,东营市的港口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进展缓慢,由此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及对外开放。为了加快东营市的经济发展,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亟需开展东营港扩建工程的建设。
(1)东营港的扩建将改善渤海西南岸的港口布局,在参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活动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环渤海经济圈是我国北方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它包括以大连港为控制点的东北重工业经济区,以天津港为控制点的京、津、塘经济区和以东营港为控制点的黄河三角洲经济开发区。目前,环渤海沿岸已形成30多座城市和港口群,但在渤海西南岸黄河三角洲沿海,从莱州湾南岸至漳卫新河,无一大中型的港口,更无集疏铁路,致使鲁北、鲁西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为改善这一经济布局的失衡状态,东营港作为鲁西北地区的区域性港口,扩建势在必行,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对提高在环渤海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促进东营市乃至山东省参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活动,推动鲁西北产业聚集带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2)东营港的扩建可促进黄河三角洲的开放和黄河流域的开发
黄河三角洲泛指滨州、东营、淄博市。土地面积24268km2,占山东省的15.5%左右,人口912万,占山东省的10.5%。这里土地资源、油气资源、海产资源丰富,农、牧、渔业发达,工业以石油、石油化工、盐化工、医药化工、纺织、建材、陶瓷、机电为主,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由于这一地区临海却无大中型出海口岸,严重地影响了这一地区向外经济的发展。黄河三角洲是我国目前待开发的最后一个三角洲,现有66.7km2待开垦的土地,其中东营市约40km,在港区附近和沿海地区都是待开发的荒碱地。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经济开发区的中心,东营港的扩建将为黄河三角洲的开发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设施,为黄河流域的海陆通道及黄河三角洲的开发打开东部出海口,使之成为衔接环渤海经济区与黄河流域经济带的重要枢纽,通达我国沿海以及世界各地的海上门户。
(3)东营港的扩建将带动东营市的城市及经济发展
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是1座新兴的滨海石油城,具有内引外联的区位优势,地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东营市政府提出将东营市建设成为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将东营市发展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农牧渔业基地、石油化工基地、盐化工基地,必须发挥港口的龙头作用,使港口与城市间的依托关系更加紧密,使港口成为传统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化的纽带和桥梁,使港口变为水、陆运输的综合枢纽。东营港后方有大片可供工业开发和港口建设用地,东营港的扩建必将促进本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带动东营市和东营地区的城市及经济发展
(4)东营港的扩建可为胜利油田海上石油开发提供更为完善可靠的后方基地
胜利油田已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油田,已探明原油储量38亿t,天然气储量231亿m3,石油以外输为主。油田勘探开发所需的钢材、木材、砂石料和机械设备等大量生产资料均可通过东营港进行运输。胜利油田在陆上勘探的同时向海上油田进军,成立了海洋石油开发公司,海上石油将进一步发展,预计2010年海上石油开发将达200多万t,海上石油勘探、开采需要大量的生产物资及采油平台制造和修理都需要港口作依托,东营港是胜利油田理想的海上运输基地,而充足的货运量又保证了港口建设的发展,因此,将东营港扩建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大、中、小泊位搭配的港口是非常必要的。
(5)东营港的扩建是适应腹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东营港投入运营以来,为胜利油田的开发、为东营市的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使东营市由边缘城市变为交通枢纽城市。但由于港口水深条件极差、综合配套设施标准偏低,严重限制了吞吐量发展。其应有的作用远未发挥,不能满足腹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货运量预测,2010年腹地经济发展对东营港南港区的运输需求为201万t。而南港区现有?自位设计通过能力为95万t,缺口约106万t左右。内港池因各方面条件较差,已不宜发展,为缓解能力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适应腹地经济发展,东营市急需建设较大规模的港口工程。
(6)东营港的扩建是适应运输船型发展的需要
为降低运输成本、获取规模经济效益,无论是外贸运输还是沿海运输船型都在不断向大型化发展。南港区泊位等级低且泥沙回淤严重,难以适应大部分货种的运输船型到港需要,是制约东营港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为改善东营港运输条件,近期兴建能够停靠5000吨级船舶。远期停靠万吨级以上船舶泊位十分必要。
- ↑ 符钦.试论东营港扩建工程的必要性[J].水运工程,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