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94个条目

新能源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新能源(New Energy)

目錄

什麼是新能源

  新能源是指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它的各種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間接地來自於太陽或地球內部所產生的熱能。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水能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來的生物燃料和氫所產生的能量。也可以說,新能源包括各種可再生能源核能。相對於傳統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儲量大的特點,對於解決當今世界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和資源(特別是化石能源)枯竭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新能源共同的特點

  1)資源豐富,可再生,可供人類永續利用;比如,陸上估計可開發利用的風力資源為253GW, 而截止2003年只有0.57GW被開發利用,預計到2010年可以利用的達到4GW, 到2020年到20GW,而太陽能光伏並網和離網應用量預計到2020年可以從目前的0.03GW增加1至2個GW。

  2)能量密度低,開發利用需要較大空間;

  3)不含碳或含碳量很少,對環境影響小;

  4)分佈廣,有利於小規模分散利用;

  5)間斷式供應,波動性大,對繼續供能不利;

  6)目前除水電外,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成本較化石能源高。

新能源的分類

  新能源的各種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間接地來自於太陽或地球內部伸出所產生的熱能。包括了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核聚變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來的生物燃料和氫所產生的能量。也可以說,新能源包括各種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對於傳統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儲量大的特點,對於解決當今世界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和資源(特別是化石能源)枯竭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由於很多新能源分佈均勻,對於解決由能源引發的戰爭也有著重要意義。

  據世界斷言,石油,煤礦等資源將加速減少。核能、太陽能即將成為主要能源。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把新能源分為以下三大類:大中型水電;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電、太陽能、風能、現代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潮汐能);穿透生物質能。

  一般地說,常規能源是指技術上比較成熟且已被大規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規模利用、正在積極研究開發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氣以及大中型水電都被看作常規能源,而把太陽能、風能、現代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氫能等作為新能源。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樹立,過去一直被視作垃圾的工業與生活有機廢棄物被重新認識,作為一種能源資源化利用的物質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開發利用,因此,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也可看作是新能源技術的一種形式。

  新近才被人類開發利用、有待於進一步研究發展的能量資源稱為新能源,相對於常規能源而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科技水平情況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內容。當今社會,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氫氣等。

  按類別可分為:太陽能、風力發電、生物質能、生物柴油 、燃料乙醇、新能源汽車燃料電池氫能、垃圾發電、建築節能、地熱能、二甲醚、可燃冰等。

新能源的環境意義和能源安全戰略意義

  我國能源需求的急劇增長打破了我國長期以來自給自足的能源供應格局,自1993年起我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且石油進口量逐年增加,使得我國接入世界能源市場的競爭。由於我國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氣生產量的相對不足,未來我國能源供給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將越來越高。

  國際貿易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因素,國際能源價格有可能隨著國際和平環境的改善而趨於穩定,但也有可能隨著國際局勢的動蕩而波動。今後國際石油市場的不穩定以及油價波動都將嚴重影響我國的石油供給,對經濟社會造成很大的衝擊。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可相對減少我國能源需求中化石能源的比例和對進口能源的以來程度,提高我國能源、經濟安全

  此外,可再生能源與化石能源相比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其環境污染少。

未來的幾種新能源

  波能:即海洋波浪能。這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污染可再生能源。據推測,地球上海洋波浪蘊藏的電能高達9×104TW。近年來,在各國的新能源開發計劃中,波能的利用已占有一席之地。儘管波能發電成本較高,需要進一步完善,但目前的進展已表明瞭這種新能源潛在的商業價值。日本的一座海洋波能發電廠已運行8年,電廠的發電成本雖高於其它發電方式,但對於邊遠島嶼來說,可節省電力傳輸等投資費用。目前,美、英、印度等國家已建成幾十座波能發電站,且均運行良好。

  可燃冰:這是一種甲烷與水結合在一起的固體化合物,它的外型與冰相似,故稱“可燃冰”。可燃冰在低溫高壓下呈穩定狀態,冰融化所釋放的可燃氣體相當於原來固體化合物體積的100倍。據測算,可燃冰的蘊藏量比地球上的煤、石油和天然氣的總和還多。

  煤層氣:煤在形成過程中由於溫度及壓力增加,在產生變質作用的同時也釋放出可燃性氣體。從泥炭到褐煤,每噸煤產生68m3氣;從泥炭到肥煤,每噸煤產生130m3氣;從泥炭到無煙煤每噸煤產生400m3氣。科學家估計,地球上煤層氣可達2000Tm3。

  微生物:世界上有不少國家盛產甘蔗、甜菜、木薯等,利用微生物發酵,可製成酒精,酒精具有燃燒完全、效率高、無污染等特點,用其稀釋汽油可得到“乙醇汽油”,而且製作酒精的原料豐富,成本低廉。據報道,巴西已改裝“乙醇汽油”或酒精為燃料的汽車達幾十萬輛,減輕了大氣污染。此外,利用微生物可制取氫氣,以開闢能源的新途徑。

  第四代核能源:當今,世界科學家已研製出利用正反物質的核聚變,來製造出無任何污染的新型核能源。正反物質的原子在相遇的瞬間,灰飛煙滅,此時,會產生高當量的衝擊波以及光輻射能。這種強大的光輻射能可轉化為熱能,如果能夠控制正反物質的核反應強度,來作為人類的新型能源,那將是人類能源史上的一場偉大的能源革命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5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雨翔,Hooy,Dan,Yixi,泡芙小姐,方小莉,连晓雾,y桑,Mis铭,苏青荇.

評論(共2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新能源"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4.152.68.* 在 2015年10月28日 19:27 發表

義才是vdsgddfddbbg

回複評論
163.17.183.* 在 2020年10月29日 18:39 發表

核廢料仍有放射性,但半衰期已從數百萬年降至數百年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