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STAR法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STAR面试法)

目錄

什麼是STAR法

  STAR法的STAR是Situation(情景)、Task(任務)、Action(行動)和Result(結果)四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組合,有4個步驟流程,可用於結構化面試、簡歷填寫、復盤等場景。

  1.Situation(情景),描述你身處於某個環境: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背景;

  2.Task(任務),你需要完成的任務描述:什麼任務、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完成任務的其它要求;

  3.Action(行動),完成任務的路徑是什麼:具體做了什麼、使用了什麼工具、剋服了什麼困難;

  4.Result(結果),最終的結果是什麼:獲得了什麼成就、有什麼認知,最好把結果量化。

STAR法的運用場景

面試

  STAR法則自從2008年在《高效培訓》一書中被提出後,就被廣泛應用在培訓和麵試領域。

  通常,應聘者求職材料上寫的都是一些結果,描述自己做過什麼,成績怎樣,比較簡單和寬泛。而我們在面試的時候,則需要瞭解應聘者如何做出這樣的業績,做出這樣的業績都使用了一些什麼樣的方法,採取了什麼樣的手段,通過這些過程,我們可以全面瞭解該應聘者的知識、經驗、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他的工作風格、性格特點等與工作有關的方面。而STAR法正是幫我們解決上述問題的。

  STAR法則在實際的面試過程中,有兩種常見的用法,分別適合單面和群面。

  第一種適合單面,即通過STAR法則詢問候選人的工作經歷

  面試官可以仔細、深入地詢問候選人其中一段最貼近招聘崗位要求的工作/項目經歷,要求候選人詳細地描述當時的環境(Situation)、工作目標(Task)、具體的工作事項(Action)及最終獲得的成果(Result)。

  在面試過程中,面試官應對自己特別註重的方面進行追問,從而獲得對候選人更全面深刻的認知。一個好的候選人往往需要提前準備好闡述工作經歷,面試過程中認真聆聽問題,清晰明瞭地回答問題,併在回答中展現候選人的工作態度和能力範圍等。

  第二種適合群面,即通過STAR法則開展無領導小組討論

  面試官(們)可提前設計好一個討論場景(Situation)和最終目標(Task),要求多位候選人自行進行討論,並得出最終結果。在無領導小組討論過程中,面試官可以觀察每位候選人如何不斷向目標靠近(Action),並最終獲得了什麼結果(Result),從而挖掘候選人的能力範圍。

  面試官也可以在討論結束後要求每位候選人再進行自我闡述,佐證自己對候選人的判斷。

  STAR面試問題舉例

  問題:請講出一件你通過學習儘快勝任新的工作任務的事。追問:

  (1)這件事發生在什麼時候?---------------------S

  (2) 你要從事的工作任務是什麼?----------------------T

  (3) 接到任務後你怎麼辦?----------------------------A

  (4) 你用了多長時間獲得完成該任務所必須的知識?------深層次瞭解

  (5) 你在這個過程中遇見困難了嗎? -------------------順便瞭解堅韌性

  (6) 你最後完成任務的情況如何?----------------------R

  STAR法的運用程式

  STAR法是面試過程中涉及實質性內容的談話程式,任何有效的面試都必須遵循這個程式。

  首先要瞭解應聘者工作業績取得的背景(SITUATION)。通過不斷提問與工作業績有關的背景問題,可以全面瞭解該應聘者取得優秀業績的前提,從而獲知所取得的業績有多少是與應聘者個人有關,多少是和市場的狀況、行業的特點有關。

  其次,要詳細瞭解應聘者為了完成業務工作,都有哪些工作任務(TASK),每項任務的具體內容是什麼樣的。通過這些可以瞭解應聘者的工作經歷和經驗,以確定他所從事的工作與獲得的經驗是否適合現在所空缺的職位

  再次,繼續瞭解該應聘者為了完成這些任務所採取的行動(ACTION),即瞭解他是如何完成工作的,都採取了哪些行動,所採取的行動是如何幫助他完成工作的。通過這些,可以進一步瞭解他的工作方式、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

  最後,才來關註結果(RESULT),每項任務在採取了行動之後的結果是什麼,是好還是不好,好是因為什麼,不好又是因為什麼。

  這樣,通過STAR式發問的四個步驟,一步步將應聘者的陳述引向深入,一步步挖掘出應聘者潛在的信息,為企業更好的決策提供正確和全面的參考,既是對企業負責(招聘到合適的人才),也是對應聘者負責(幫助他儘可能地展現自我,推銷自我),獲得一個雙贏的局面。

  舉例學習能力:在面試之前,首先要瞭解一下對學習能力的含義及等級定義,以便從面試中判斷。學習能力的等級含義:(分0、1、2、3級)

  0、不願意更新自身知識結構;不註意向同事學習;忽視同行業的發展狀況。

  1、為了滿足本職工作的需要去學習改進,願意並善於向同事學習,獲得必要的知識或技術

  2、為了進一步提高自身素質,從事不太熟悉的任務,能夠鑽研資料,獲得必備的知識或技能,以儘快適應新工作要求。

  3、深入瞭解當前最新的知識和技術,能夠意識到它們在產業界的應用。

  應試者的準備

  應試者該如何準備:

  1、瞭解所應聘崗位要求的經驗、知識和能力。知識可以不用STAR展開問答,但一定要對相關知識有深入認識。

  2、相關經驗STAR:註重說明在什麼背景(時間,場所Situation)做過什麼樣的工作/項目 (Task), 這個工作/項目最好與所應聘工作相關,怎麼做的,和誰一起做的,自己在團隊中的角色(Action),最後的結果(Result)。

  3、相關能力STAR: 公司經常要考察應聘者的團隊能力,所以很多問題是關於團隊能力的,如:請你舉一個實例說明你的團隊能力?這時絕對不能簡單地說自己有非常好的團隊合作能力,有好多好朋友之類的膚淺語句,要真正舉出一個又信服力的實例說明,按照STAR的原則說明。

  STAR考核原則就是要通過應試者的過去行為推斷未來表現。過去有所作為併在應試前有所準備才能在應答時侃侃道來。過去的實例成功與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從實踐中是否總結出經驗和教訓,併在此基礎上繼續學習和探索。

  作為經理人經常要面對一些招聘面試的工作,短短幾十分鐘的面試就像是一場戰鬥,面試官和招聘人員就像攻守的雙方,經理人如何在短暫的時間了守住“陣地”,易守為攻,打好一場鬥智鬥勇的戰鬥,是企業招聘成功與否的關鍵。通常的面試是經理人和應聘者共同面對一份應聘人員的求職材料,雙方就求職材料所描述的問題和與之相關的問題展開問答,有的是泛泛而談。有時經理人會忘記是在面試,離題萬里地與應聘人員大談家常,神聊神侃其他與面試無關的問題。等面試結束時,才發現自己想瞭解的、該瞭解的信息竟然沒有瞭解完全,僅憑手頭的信息又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再組織一次面試既費時也不專業,因此,給雙方都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我們有必要採取一些手段控制面試的場面,使之朝著正確的方向進行。

  實例[1]

  企業需要招聘一個業務員,而應聘者的資料上寫著自己在某一年做過銷售冠軍,某一年銷售業績過百萬等。這樣是不是就說明他是一位優秀的業務員呢?他就一定能適合自己企業的情況?這時候他說的是結果,僅僅是STAR法中的Result而已。假設他從事的是大宗物資的銷售工作,百萬營業額這樣的業績根本不算什麼。而所謂的銷售冠軍,是與公司內部的銷售人員比較,如果他們公司只有一個銷售員,不管業績如何,都是冠軍。另外,如果他們公司業績一直不好,或者是採用降價銷售的方式處理庫存商品,銷售冠軍也不能代表他在銷售上有什麼突出的表現。這就是只關心結果的誤區。

  正確的做法是先要瞭解該應聘者取得業績是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背景(Situation)之下。包括他所銷售的產品的行業特點、市場需求情況、銷售渠道利潤率等問題。通過不斷的發問,深入挖掘,才能較全面瞭解該應聘者取得優秀業績的前提。從而獲知所取得的業績有多少是與應聘者個人有關,多少是和市場的狀況、行業的特點有關。真正地分析出應聘者的貢獻與實際能力。

  其次,要瞭解該應聘者為了完成業務工作,都完成了哪些工作任務(Task),每項任務的具體內容又是什麼。通過這些問題可以瞭解他的工作經歷和工作經驗,以確定他所從事的工作與獲得的經驗是否適合現在所空缺的職位,確保工作與人能配合起來。

  瞭解工作任務之後,應該繼續瞭解該應聘者為了完成這些任務所採取的實際行動(Action),即讓他說明他是如何完成工作的。他為了完成這些工作採取了哪些行動?所採取的行動對完成工作有什麼幫助?通過這些問題,可以進一步瞭解他的工作方式、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這是面試中企業非常希望獲得的信息。

  最後,才是關註結果(Result)的時候。每項任務在採取了行動之後的結果怎樣,是好還是不好,成功或失敗。成功的原因是什麼,失敗又是因為什麼?這些問題可以讓我們瞭解他對經驗教訓的總結能力與觀念,是他成長的過程。

  通過STAR式發問的四個步驟,一步步將應聘者的陳述引得更深入,一步步挖掘出應聘者潛在的信息,為企業更好的決策提供正確和全面的參考,既是對企業負責(招聘到合適的人 才),也是對應聘者負責(幫助他儘可能地展現自我,推銷自我),獲得一個雙贏的局面。”

復盤

  使用STAR法則進行復盤整理的核心是“每一個任務”,關註點是:

  它從哪裡來?為什麼做這個任務(S)

  任務是什麼? (T)

  接到任務後你是怎麼做的?這些措施是否是當時的最優選擇?(A)

  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了嗎? 這些困難給你帶來了什麼? (R)

  STAR復盤步驟的意義

  背景:做這件事的初衷

  任務:衡量完成的標準

  行動:完成任務的步驟

  成果:結果與初衷的對比

參考文獻

  1. 蘇鴻志.讀三國 學管人[M].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7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19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STAR法"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218.83.245.* 在 2009年9月12日 17:52 發表

在學校就學過

回複評論
125.69.57.* 在 2009年12月30日 15:10 發表

218.83.245.* 在 2009年9月12日 17:52 發表

在學校就學過

關鍵是學過了之後你會用嗎

回複評論
60.211.36.* 在 2010年2月11日 11:24 發表

這也太簡單了吧!!!

回複評論
Miniku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2月20日 11:53 發表

補充了點內容

回複評論
61.153.181.* 在 2010年5月4日 11:07 發表

在學校學的東西多了,會用才是真理。 很多時候真理就是一句最簡單的話語。

換位思考、舉一反三這話聽過一萬遍了,可是多少人能真正的用好呢?

回複評論
58.20.205.* 在 2010年5月13日 17:20 發表

溫故而知新

回複評論
120.7.190.* 在 2010年8月20日 15:20 發表

好啊

回複評論
203.59.50.* 在 2010年9月7日 01:19 發表

學習中。

回複評論
119.32.205.* 在 2010年10月6日 01:21 發表

61.153.181.* 在 2010年5月4日 11:07 發表

在學校學的東西多了,會用才是真理。 很多時候真理就是一句最簡單的話語。

換位思考、舉一反三這話聽過一萬遍了,可是多少人能真正的用好呢?

是啊,要會用才行。想這種東西要成為你的思維習慣才叫“會用”,否則只是“知道”而已

回複評論
59.37.188.* 在 2010年10月26日 22:16 發表

是啊,會用才是硬道理。“我沒用是因為我沒用啊。”

回複評論
222.135.177.* 在 2010年11月6日 13:35 發表

知道 不是 會用.

回複評論
117.80.126.* 在 2010年11月7日 12:51 發表

好!頂@!

回複評論
60.29.89.* 在 2011年8月24日 12:56 發表

在加入點最佳實踐就更有容易理解了,理論聯繫實際!

回複評論
125.70.254.* 在 2011年10月17日 22:47 發表

同意,多加入點案例

回複評論
2.26.221.* 在 2012年8月31日 23:06 發表

簡單實用,想要用好卻要下點真功夫。

回複評論
125.120.234.* 在 2014年8月15日 14:21 發表

實用

回複評論
61.158.153.* 在 2015年11月22日 22:23 發表

重在實踐

回複評論
221.6.219.* 在 2016年11月23日 14:59 發表

實用,謝謝分享

回複評論
佩仪 (討論 | 貢獻) 在 2018年3月28日 17:51 發表

做什麼,怎麼做,做得怎麼樣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