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M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IMPM(International Master in Practicing Management),國際實踐管理碩士
IMPM網站網址:http://www.impm.org/ (英文) http://www.impm.org.cn (中文)
目錄 |
秉持“源於實踐,回歸實踐”的學習哲學,由管理大師亨利·明茨伯格率全球五大頂尖商學院協力打造第三代管理教育範式----IMPM(International Master in Practicing Management),國際實踐管理碩士。
國際實踐管理碩士(IMPM)是一個管理髮展的碩士學位項目,世界著名的管理思想家亨利.明茨伯格教授是創辦人之一,他還是《管理者而非MBA》一書的作者。IMPM不同於其它任何一門管理課程的地方是,它是專為有工作經驗的經理人設置的,他們不僅希望獲得更好的工作,更希望把工作做得更好。
IMPM圍繞管理者的幾種心態展開,專註於探討管理實踐的本質。這是一個與實際工作關係緊密的項目,它的參與者遍佈全球,但這項目並不僅僅使他們在地域上變得“全球化”,而是能使他們獲得根植於不同文化的國際經驗。
- 國際管理教育的新標桿
- 培養跨國管理的企業家、商業領袖
- 躋身國際商業精英階層
- 僅面向國際性大公司中高層
- 國際一流大學的碩士學位
- 16月內完成五個為期兩周的模塊,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取得碩士學位
- 國際經驗,國際網路
- 五個模塊分佈於歐、美、亞五個國家頂尖商學院,結識各國一流公司的中高層
- 企業國際化經營的利器
- 各模塊的國際性、參與公司的國際性及公司間的密切聯繫為企業培養國際化經營人才
INSEAD (歐洲商學院)是世界一流的商學院,2003年度《金融時報》全球商學院排名第六,2002年《商業周刊》排名為全球商學院(美國外)第一。INSEAD 是世界商業與管理教育的領先者,1959年在《羅馬條約》(該條約奠定了歐盟成立的基礎)簽訂之後成立。學校位於距巴黎50公裡的楓丹白露,一個風景如畫、有豐厚人文歷史背景的小城。2001年在李光耀先生的主持下,INSEAD在新加坡建立了亞洲校區。
McGill(麥吉爾大學)是加拿大最好的大學之一。1813年James McGill去世時捐出一萬英鎊和46英畝土地在蒙特利爾成立皇家高等學院, 這便是後來舉世聞名的麥吉爾大學。麥吉爾的學術研究水平之高可與美國長春藤盟校媲美。其輝煌歷史和學術上的非凡成就,使她長期以來獲得了加拿大的哈佛之美名。管理學院2003年度《金融時報》全球商學院排名第三十六名。
Lancaster(蘭開斯特大學)是英國最好的研究型大學之一。蘭開斯特管理學院成立於1964年,是英國排名前五名的商學院(《泰晤士報》),是英國三所在管理研究領域得到五星級排名的商學院之一。蘭開斯特管理學院是英國航空、 BAE系統、阿斯利康等跨國公司的高層管理培訓的合作伙伴,是英國高層管理培訓的領先者。《金融時報》全球商學院排名第四十八名。
IIMB(印度邦加羅爾管理學院)是印度最好的管理學院。印度於1947年創辦的印度理工學院以其國際一流的教學和科研力量著稱於世,印度管理學院是以印度理工學院同一模式1973年在邦加羅爾設立。邦加羅爾是印度高科技產業的大本營,是與美國矽谷齊名的世界級創新基地。校園位於邦加羅爾南部的一片森林里,風景絕佳,是一個非常適合學習、反思、交游的地方。
Kobe(神戶大學)位於日本神戶市,始建立於1902年,是日本最大最古老的國立大學之一,享有很高的學術聲譽。目前,神戶大學設有十個學院、九個研究生院和一個經濟學與工商管理研究所,校內有多座 圖書館及其它設施,共有教師2626人,在校本科生12323人,研究生3545人。神戶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長於經濟學、政治學和工程學。
- IMPM的方案
管理,首先是一種集藝術,科學和手藝於一體的實踐。
不同於傳統的案例研究方法,IMPM課程圍繞在職經理人,以及他們所在組織的實際經驗和實際需要而設置。在整個項目中,參與者通過不斷的交流想法和觀點,併在他們的管理理念與實際生活經驗間進行角色轉換,來進行個體及群體性的反思學習。
- 打破傳統部門本位思想
大多數管理類的學位項目通常都提供傳統的行銷、財務、戰略和人力資源等商務培訓,卻極少涉足實際的管理實踐。但正如喬納森•戈斯林(J. Gosling)和亨利•明茨伯格(H. Mintzber)發表在《哈佛商業評論》里題為《經理人的五種心態》的文章里所描述的那樣,IMPM是一種圍繞著五個管理心態展開的獨特方式。
- 在職獲得碩士學位
參與者可以繼續工作,同時他們將在16個月中周游世界各地著名的商學院,通過5個為期2周的模塊培訓學習後,獲得碩士學位。
教師由經驗豐富的經理人擔當運用工作,而不僅僅是找事做。
IMPM脫離那種局限於教室里,教授被當作是專家的傳統的演講形式。取而代之的是,項目設計可以讓所有人都來參與,並遵守50-50的規則,即50%的時間用來聽課,50%的時間用來交流。這樣可以讓經理人有一半的時間與他們的同學進行交流,彼此學習,交換見解,相互促進。
這確保了學習的重點仍然是對現實生活的體驗。事實上,這些討論常常會變得比正常預期更具有激情,因為參與者要幫助他們的同學解決迫在眉睫的管理難題。
- 純正國際化
IMPM專註於讓經理人們從親身經歷中學到的東西。
IMPM不是一個有國外活動部分的國內項目,而是真正意義上的跨越國家邊界的項目。它使每一位參與者能同時感受到本地化和國際化的知識。該項目的目的在於讓參與者獲得根植於不同文化的國際經驗,而不是那種泛泛而論的國際化。
每一個模塊的學習都會在不同國家的學校中進行,由此參與者能充分感受東道主國家的文化。與此同時,他們還會在本地的公司進行實地研究,觀察不同的管理實踐方法,汲取同伴特別是那些來自東道國的同伴的不同見解和看法。
印度是一個與西方生活方式和文化有巨大差異的地方,對許多來自歐洲和北美的經理人來說,印度模塊的學習可以讓他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這種差異性。同理,來自亞洲和印度的參與者,當他們參與在歐美地區舉辦的模塊時,也被同樣的文化差異深刻地影響著。
分佈於世界各地的大學,媒介即信息。
IMPM是一個為亞洲人、歐洲人或北美人提供真實的跨文化體驗的項目。
沒有一個單獨的學術機構在牽頭和控制著這個計劃。它是一種在6個國家的科系及商學院中平等的伙伴關係。雖然每個單元是獨立和獨特的,能體現東道主國的文化和商業慣例,但從一開始到最後結束,每個單元始終都是緊密聯繫的。
對於管理者而者,需要的是根植於不同文化的國際經驗,而不僅僅是地域上的“全球化”。
IMPM是一個國際性項目,但它並不意味著地域上的“全球化”——這個概念需要體現一致性。正如《牛津字典》所定義的那樣,“世界性”意味著“生活閱歷豐富的,老於世故的,實用主義的”。 IMPM面向整個世界的經理人:從政治,經濟,社會,法律等立場進行不同角度的發掘,並最終得到一個即便以其他觀點來看也行得通的正確性結論。如果我們可以從多元文化中受益時,為什麼一定要強迫我們遵從一致性呢?
- 反思
反思並不意味著無目的地沉湎於往事;它意味著提出疑問、探究、分析和綜合。人們必須致力於個人水平的提高,及對社會進程保持關註,以及具備良好的應變能力。經理人必須分享他們的思考,學習和借鑒他人的想法和經驗。
大多數高層管理者是行為導向者,總是做,做,做,不停地做……。IMPM是一個避風港,在這裡,在職經理人從他們日常工作的壓力中抽身出來,在這個項目里反思自己曾實踐過的想法。
每個早晨,他們開始默默地在自己的“洞察之書”中寫自己的想法,然後他們與同桌的小組成員之間,就經濟、倫理、商業和政治等問題進行廣泛充分地討論,最後是全班的討論。 參與者發現這個模塊有助於讓他們擺脫自己固有的觀點,並產生新的思路。
- 反思論文——真正的問題。
在模塊與模塊之間,參與者重返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要寫一篇將他們的所學運用於工作的論文。這就是將學習和實踐相結合的切入點,他們要以此為契機,更多更深入地探求學習與工作地聯繫。
- 圓桌形式
與將註意力集中於教授的標準U型教室比起來, IMPM採取了完全不同的形式。參與者坐在教室的圓桌周圍,擁有“自己”的空間,這樣可以輕而易舉 地在組內進行討論,並分享他們的真知灼見,而不像傳統的設置那樣,參與者到了討論時間還不得 不“突圍”。
- 即時研討會
教室座位安排的設計使參與者可以很容易在小群體里進行即時研討會,在上課期間陳述觀念。這有利於課堂形成6個或7個人串在一起對話的動態環境,而不是35個人孤立地表達自己的意見的形式。
- 成功經驗分享
成功經驗分享是項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能深入參與者們豐富的經驗財富之中去。在這裡,重點不在某一特定的管理技巧如何被運用,或者應該如何使用,而是它如何被實際運用。舉例來說,有一個問題一直被大家探討:“我該如何管理工作中的壓力和干擾”?
- 變革
參與者制定一項單獨的“創業”項目,該項目著眼於改變參與者自己的工作環境。項目要求通過主動學習,來鼓勵參與者探討一個公司的問題。如果不是為了IMPM,這個公司問題將不會被解決或將以不同的方式解決。作為項目的最後一步,還要求參與者反思自己是否具有影響改變的能力,以及對他們的公司是否會接受這種改變。
- 最真實的輔導
“10年前在蘭開斯特,我們開始了我們的第一個模塊的數學,我們當時非常得意。就我而言,經過28年的教授生涯後,我才發現自己突然變成一個真正的教育工作者。”
輔導是這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導師與參與者緊密配合來進行學習,它通過鼓勵參與者將所學的知識運用於他們每天的工作,以保持學習效果的持續性。
選定的導師們參與IMPM的設計和輔導,每一個組負責輔導一個小團隊(通常可能是來自同一公司的5名參與者)。導師組在模塊期間或兩個模塊間進行研討,讓他們有機會能夠跟蹤並分享每個人的發展現狀及經驗,以及討論包括其創業項目在內的項目的各個方面。
- 管理交流-或交換訪問
要成為一個真正“世界性”的經理人,你必須瞭解來自不同國家和不同文化的人們在不同的情況下是如何思考及工作的。
- 誰是參與者?
IMPM參與者通常是由他們所在的公司或機構贊助,並作為一個公司團隊來參與的來自同一機構的4-6經理人或行政人員)。其名額雖然有限,但也歡迎企業家和個人來參加。
- 只歡迎真正的經理人
IMPM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具有潛力的經理人和管理人員,他們希望通過新的實踐來學習並建立起領導能力,並通過積累新的經驗和開放性的學習,以及願意將自己的領導技巧傳授給下一屆的人。
參與者的年齡通常大於35周歲,而且擁有超過15年的工作經驗(包括豐富的管理工作經驗)。
為何會有這樣的標準?因為整個IMPM的前提就是要共用管理的經驗和見解,以供經理人彼此幫助和提高的。
- 派出一隊在職經理人
個人參與者將受益於該項目,不過作為一個公司團隊,他們會從在同一家公司其他部門的人身上收穫更多。他們分享經驗並得到對公司運作的更深的理解,這將引導他們在共同願景的基礎上更好地合作。
- 企業將獲得什麼?
IMPM項目將重點放在領導力開發上,對企業和個人都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 它會為你的企業帶來什麼呢?
IMPM 是專門為需要建立一個有能力進行創新和變革的經理人團隊的組織而設計的。
因為整個項目都是基於具體的問題上的,所以參與公司將在以下許多方面受益:
1. 通過為獲得他們的碩士學位而寫的反思論文,創業項目和重大的書面文件,參與者把他 們的所學帶回到公司,所有這一切都可以使在IMPM上的投資相當於一個高附加值的外部顧問。
2. 參與者也有義務通過正式和非正式會議上練習,筆記,與同事討論等方式分享他們的學習,這將使組織往高水平發展。
3. 相比被臨時指派到國外,IMPM能夠更有效率地拓寬經理人的國際視野及提高成本效益。
通過以上幾點,由個人所取得的管理經驗提升將變成參與公司組織能力的提升。
- 對你個人而言,它意味著什麼?
參與者表現得更強大了!
他們能夠更好地認識和處理好衝突,並擁有使他們能夠帶領人們去變革的新技能。他們認識到當自己過份接近和專註於眼前的業務問題時,如何明智地退後一步審視。當這樣做時,他們獲得了更寬廣的去考慮許多涉及文化,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及所面臨的挑戰的合作領域等戰略性問題的視野。
所有這一切會使參與者在今後的職業生涯中,在組織面臨機遇時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併在個人職業上發生深刻轉變。
- 超越MBA
相較於哪怕是最傑出的商學院里的EMBA或MBA,IMPM也是一個會讓人興奮和激動的項目。
相比傳統項目,IMPM能使經理人對管理有更深的理解,它側重於管理的實踐,而不是業務功能,因此,這更適合那些有望進入最高管理層的在職經理人。
IMPM也被證明對有管理經驗,併成功獲得MBA學位的畢業生同樣具有價值,它能使其成為更具實力的全面領導者。
- IMPM 和 五種心態
- 課程哲學-管理的實踐
IMPM共同創始人亨利•明茨伯格教授將管理描述為一項複雜的和富有挑戰性的,將藝術,科學和技能結合在一起的做法,它只能通過實踐來理解。他早就批判了傳統的MBA項目,即那種教授通常只站在教室的前面,並引導學生通過案例學習的方式進行授課的形式。
相反,他認為,自己親自時間是更有必要的,管理者需要走到一起,相互學習對方的經驗。
- 項目設計
IMPM是一個獨特的碩士項目。作為一種獨特的跨文化經驗,參與者將會周游遍佈全球的各個校園,即作為個體,又組成團隊來實踐所學。
IMPM圍繞五個模塊,每一個都註重於5個經理人級心態中的一個,併在世界不同地區實踐。心態的做法有利於項目的重新組織,參與者認為這樣可使他們作為管理者從所面臨的挑戰中去獲得新的見解。
- 反思心態
第2模塊 管理組織:分析心態 麥吉爾大學管理學院
第3模塊 管理情景:練達心態 印度管理學院
第4模塊 管理關係: 合作心態 日本高級科技研究院、一橋大學、神戶大學的教學團隊
第5模塊 管理變革與延續: 行動心態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
MBA IMPM 學員主要是那些25-30歲之間的年輕人,通常有2--6年的工作經驗,管理經驗較少。 為35歲以上的高級經理人量身定製,他們通常擁有12年以上的工 作經驗。
針對入門級的管理者,他們有潛力成為未來的高層管理者。 針對高層管理者,他們有潛力成為未來的全球商業領袖。 教授的是那些基本的商業技能,比如說會計、財務和市場營銷。 專註於領導力的培養,比如人的心態、反思能力和洞察力。 老師在台前講課,學生在下麵聽講,這種教育模式和傳統相似。 一半時間為老師授課,另一半時間是參與者的積極討論,強調參 與者的相互學習。
主要訓練商業分析技能,強調理論 主要訓練管理技能,強調實踐 教育方式結合案例研究、授課和理論知識的運用 參與者自己的情景就是商業案例,通過運用經驗和洞見,來提升管理實踐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