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認知心理學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Cognitive Psychology)

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

目錄

認知心理學簡介

  認知心理學是一門研究認知及行為背後之心智處理(包括思維、 決定、推理和一些動機和情感的程度)的心理科學。這門科學包括了廣泛的研究領域,旨在研究記憶、註意、感知、知識表徵、推理、創造力,及問題解決的運作。

  認知心理學與從前心理研究取向有兩個關鍵的不同:

  • 使用系統化的科學方法,拒絕接受內省的研究方式。與弗洛依德心理學的現象學研究方法不同。
  • 認定內在心理狀態的存在(如信仰、欲望和動機),與行為主義心理學不同。

  認知心理學是最新的心理學分支之一,從1950至1960年代間才發展出來的,到70年代成為西方心理學的主要流派。1956年被認為是認知心理學史上的重要年份。這一年幾項心理學研究都體現了心理學的信息加工觀點。如Chomsky的語言理論和紐厄爾(Alan Newell)和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的“通用問題解決者”模型。“認知心理學”第一次在出版物出現是在1967年Ulrich Neisser的新書。而唐納德·布羅德本特於1958年出版的《知覺與傳播》一書則為認知心理學取向立下了重要基礎。此後,認知心理取向的重點便在唐納德·布羅德本特所指出的認知的訊息處理模式--一種以心智處理來思考與推理的模式。因此,思考與推理在人類大腦中的運作便像電腦軟體在電腦里運作相似。認知心理學理論時常談到輸入、表徵、計算或處理,以及輸出等概念。

  這種理解心智運作的方式在過去數十年變得非常普遍。這些比喻常見於社會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中。認知理論的應用在最近並廣及許多動物認知研究的比較心理學領域。

  信息處理的認知功能取向最近正被一些心理學新的研究取向所質疑,例如動力系統取向以及哲學中心體合一之觀點。

  由於電腦的隱喻和使用,認知心理學在1960至1970年間得到許多人工智慧及其它相關領域研究成果的助益。事實上,它已發展成為一個跨領域的認知科學,此學門整合了一系列不同取向關於心靈與心智處理的研究。

認知心理學的主要觀點[1]

  廣義上的認知心理學包括以皮亞傑為代表的構造主義認知心理學,心理主義心理學和信息加工心理學,狹義上認知心理學就是信息加工心理學(information processing psychology),它用信息加工的觀點等研究人的接受、貯存和運用信息的認知過程,包括對知覺、註意、記憶、心象(即表象)、思維和語言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有實驗法觀察法和電腦模擬法。

  認知心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國心理學家和電腦科學家紐厄爾(Alan Newell,1927)和美國科學家、人工智慧開創者之一的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等。他們的主要理論觀點有:

  1、把人腦看作類似於電腦的信息加工系統

  他們認為人腦的信息加工系統是由感受器(receptor)、反應器(effector)、記憶(memory)和處理器(或控制系統)(processor)四部分組成。首先,環境向感覺系統即感受器輸入信息,感受器對信息進行轉換;轉換後的信息在進入長時記憶之前,要經過控制系統進行符號重構,辨別和比較;記憶系統貯存著可供提取的符號結構;最後,反應器對外界作出反應(見圖1):

  认知心理学

  2、強調人頭腦中已有的知識和知識結構對人的行為和當前的認識活動有決定作用

  認知理論認為,知覺是確定人們所接受到的刺激物的意義的過程,這個過程依賴於來自環境和來自知覺者自身的信息,也就是知識。完整的認知過程是定向——抽取特征——與記憶中的知識相比較等一系列迴圈過程。知識是通過圖示來起作用的。所謂圖示(schema)是一種心理結構,用於表示我們對於外部世界的已經內化了的知識單元。當圖示接受到適合於它的外部信息就被激活。被激活的圖示使人產生內部知覺期望,用來指導感覺器官有目的地搜索特殊形式的信息。

  3、強調認知過程的整體性

  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為,人的認知活動是認知要素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統一整體,任何一種認知活動都是在與其相聯繫的其它認知活動配合下完成的。

  另一方面,在人的認知過程中,前後關係很重要。它不僅包括人們接觸到的語言材料的上下文關係,客觀事物的上下、左右、先後等關係,還包括人腦中原有知識之間、原有知識和當前認知對象之間的關係。

  4、產生式系統

  產生式系統(production system)的概念來源於數學和電腦科學,1970年開始廣泛應用於心理學。它說明瞭人們解決問題時的程式。在一個產生式系統中,一個事件系列產生一個活動系列,即條件——活動(C—A)。其中的條件是概括性的,同一個條件可以產生同一類的活動;其次,條件也會涉及到某些內部目的和內部知識。可以說,產生式的條件不僅包括外部刺激還包括記憶中貯存的信息,反映出現代認知心理學的概括性和內在性。

認知心理學的評價

  認知心理學的興起是西方心理學發展中的一個巨大變化。有些人說它是一個新學派,有些人說它是一個新方向,更多的人則贊同庫恩的觀點,說它是一個新“範式 ”。庫恩把科學中新舊範式的更替稱為科學革命。一些美國心理學家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認為,認知心理學的出現是美國心理學發展中的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行為主義的興起)

  認知心理學的出現表明,美國心理學家對心理學的對象和方法這樣的基本問題的看法已經發生了變化。行為主義統治美國心理學長達四十年之久,其影響是根深蒂固的,而認知心理學則反對行為主義的基本觀點。

  在心理學研究對象上,行為主義主張研究外顯的、可觀察的行為,而不管內部的心理過程;認知心理學則把研究重點轉移到了內部心理過程。在研究方法上,行為主義強調嚴格的實驗室方法,排斥一切主觀經驗的報告;認知心理學則既重視實驗室實驗,也重視主觀經驗的報告。對於認知心理學家來說,改變外部條件並不是目的,它只是揭示知識結構的輔助手段。

  認知心理學企圖把全部認知過程統一起來 ,它認為註意、知覺、記憶、思維等認知現象是交織在一起的 ,對於一組現象的瞭解有助於說明另一組現象。由於它們之間的相互依賴關係,很可能會發現人類認知過程的統一加工模式。

  認知心理學不僅要把認識過程統一起來,而且要把普通心理學各個領域統一起來,也就是要用認知觀點研究和說明情緒、動機、個性等方面。認知心理學的觀點還進一步擴展到了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生理心理學工程心理學等領域。

  認知心理學重視心理學研究中的綜合的觀點,強調各種心理過程之間的相互聯繫、相互制約認知心理學在具體問題的研究方面,在擴大心理學研究方法方面都有所貢獻。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對電腦科學的發展也有貢獻。

參考文獻

  1. 秦啟文,黃希庭.《公共關係心理學》[M].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12-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2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Zfj3000,Dan,Vulture,胡椒粉,Yixi,Mis铭,DiaS,LuyinT.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認知心理學"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71.216.221.* 在 2014年7月24日 13:21 發表

謝謝分享,收穫頗多:)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