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段位營銷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隱藏] |
高段位營銷是指企業採取一定的營銷手段,將銷售效率、費效比、可持續增長率達到最優化。
第一,銷售效率最優化。
最優化有兩個評估參照系,一個是企業內部的人均銷售效能,即銷售額與銷售人員總數的比率,另一個是同行或跨行業之間人均銷售效能的比較。
案例:小米手機通過電商的銷售效率,比步步高等依靠全國市場層層代理分銷的銷售效率高出很多;三隻松鼠實現3個億有700多人,至少在這個階段,其銷售效率還不如傳統渠道銷售的同等規模堅果企業,通過經銷商模式銷售的堅果企業,實現3個億公司員工約500人,營銷團隊100人左右。
第二、費效比(投入產出比,ROI)最優化。
營銷不是有效果就是好,而是要花小錢辦大事才是好。費效比即投入產出比節節攀高,費用投入止不住,銷售產出卻停滯不前,意味著營銷模式尤其是傳播與推廣手段出現了問題,早期及成長期依賴廣告拉動銷售的品牌,都會出現廣告投入產出鈍化的現象。
案例:中國日化企業因為營銷戰略思維與模式長期停留在費效比低效而不察的陷阱里;凡客誠品也沒有避免其前身PPG,依賴廣告拉動銷售的陷阱。
第三、可持續增長性。
高段位營銷必須具備可持續增長性,無論是顧客、市場佈局與拓展、渠道拓展等,都具有“滾雪球增長”的特點。可持續增長力,需要企業深切明白增長的驅動力體系與結構,並明白適應不同市場環境的增長驅動力組合是怎樣的。否則,機會來時有增長,競爭大時馬上擱淺。
大部分企業在機會性增長下,並沒有真正搞清楚自己品牌增長的驅動力,因此在機會紅利下降的時候,也就找不到關鍵驅動力轉變的樞紐,或者,區域的成功無法複製到全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