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範圍審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項目範圍審核(Project Scope Verification)
目錄 |
什麼是項目範圍審核[1]
項目範圍審核是項目干係人(發起人、客戶和顧客等)最終認可和接受項目範圍的過程。在項目範圍審核工作中,要對範圍定義過程的工作結果——工作分解結構進行審查,確保所有的、必需的工作都在工作分解結構中,而一切與項目目標無關的工作均不包括在項目範圍中,以保證項目範圍的準確性。項目範圍審核的主要內容,如表1所示。
輸入(依據) | 工具與方法 | 輸出(結果) |
項目範圍說明書 工作分解結構 工作分解結構詞典 | 項目範圍的核檢表 工作分解結構的核檢表 雷達圖 | 對項目範圍定義工作的接受 |
項目範圍審核的工具[1]
項目範圍審核的常用工具有如下兩張核檢表,即項目範圍核檢表和工作分解結構核檢表,在項目範圍管理中是十分有效的。另外,雷達圖也常被使用。
1)項目範圍核檢表
項目範圍核檢表的主要內容如下:
項目目標是否完整、準確。
項目目標的衡量標準是否科學、有效和合理。
項目約束條件、限制條件是否真實並符合實際。
項目假設前提是否合理、不確定性的程度是否偏低。
項目風險是否可以接受。
項目成功的概率是否很大。
項目的範圍界定是否能夠保證上述目標實現。
項目的範圍界定是否需要進一步開展輔助性研究。
2)項目工作分解結構核檢表
項目工作分解結構核檢表的主要內容如下:
項目目標的描述是否清楚、明確。
項目產出物的各項成果描述是否清楚、明確。
項目產出物的所有成果是否都是為實現項目目標服務的。
項目的各項成果是否以工作分解結構為基礎。
項目工作分解結構中工作包是否都是為形成項目某項成果服務的。
項目目標層次的描述是否清楚。
項目工作分解結構的層次劃分是否與項目目標層次的劃分和描述一致。
項目工作、項目成果與項目目標的關係是否一致和統一。
項目工作、項目成果、項目分目標和項目總目標之間的邏輯關係是否正確、合理。
項目目標的衡量標準是否有可以度量的數量、質量和時間指標。
項目工作分解結構的工作是否有合理的數量、質量和時間度量指標。
項目目標的指標值與項目工作績效的度量標準是否匹配。
項目工作分解結構的層次分解是否合理。
項目工作分解結構中各個工作包的工作內容是否合理。
項目工作分解結構中各個工作包之間的相互關係是否合理。
項目工作分解結構中各項工作所需的資源是否明確、合理。
項目工作分解結構中各項工作的考核指標是否合理。
3)雷達圖
雷達圖是另一個有效的項目範圍審核工具。它通過圖標直觀地反映工作成果與目標業績之間差距,因為圖形酷似雷達而被稱為雷達圖。利用雷達圖可以使項目取得的成績與要求的目標之間的差距一目瞭然,同時還可以看到工作各個方面完成情況之間的差距,此外,雷達圖還能對所涉及的各類數據進行相對量化的比較。
下麵介紹在項目結果無法完全客觀量化的情況下,應用雷達圖評價項目結果的方法。這種方法強調用集體決策來達到評價結果的客觀性以及達成各方共識。
(1)建立評價小組。範圍審核過程一般有內部和外部審核兩個階段,因此評價小組可以來自團隊內部,也可以由項目客戶、專家和項目人員共同組成。
(2)確定評價標準。一般來說,項目要求的業績在範圍計劃和範圍定義階段已經確定,有時候還需要進一步分析已有的標準,以便得出全面的、量化的評價。
(3)繪製雷達圖。在一張白紙上畫一個大圓,有幾個評價標準就畫幾個半徑,在半徑的外端寫出評價標準的名稱,再在每條半徑上畫出刻度,圓心標上0,表示業績為毫無表現,半徑與圓周的交點標上10,代表和目標要求完全一致,如圖1所示。
(4)確定每個得分標準的評價依據。例如,將得分分為1到10分10等,再給定各等級必須達到的要求,這些要求可以是量化的,如長度1米,也可以是描述性的語言,如偶爾遲到。但在可能的條件下,儘量給出定量的要求。(5)對各條評價標準進行打分。評價小組的各個成員都必須獨立對評價項目打分,並把自己的打分標註在雷達圖中相應評價項目的相應得分點上。最後,還要通過集體討論得到一個統一的小組評分,或者是將各個評分項目個人打分的平均分作為該項目的小組評分,併在雷達圖上標出,如圖2所示。
(6)將各項目評分中的個人最低分、個人最高分、小組評分用不同的符號區別成三組,再用不同顏色的線條將各組的符號標示出來,如圖3所示。
通過以上步驟,項目評價小組就可以得到一個項目完成情況與項目要求之間的差距的直觀描述了。
另外還有其他的確認項目或各個階段可交付成果的方法,如觀察法、測試法等.
為了使項目範圍得以正式承認,項目組需要編製經項目干係人確認並已接受的項目範圍定義和項目階段性成果的正式文件。項目干係人應該簽署接受文件,接受文件一經簽署,應及時發送給相關的項目干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