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城市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韌性城市是指一城市擁有足以容納、維持現今及未來社會、經濟、環境、科技發展所帶來的壓力,基礎建設規劃能在未來仍能發揮必要的功能。同時,城市必須將針對氣候變遷危機議題做規劃,並增進在基礎建設及自然環境層面的調適能力。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Crhis Christopher Auffrey教授指出,對於韌性城市的理解,不應僅僅停留在防災減災方面,更應關註城市的健康持續發展、居民的幸福生活品質。因而,韌性城市還應包含一些關於市民日常生活的要素,例如,市民是否能接近活動場所,是否能接近好的醫療和教育設施以及是否能接觸到有機健康食品等。
在城市規劃實踐中,很多領域的工作與韌性城市相關,除了傳統觀念中的城市防災,還有城市安全與預警、應對經濟危機和人口老齡化、應對交通污染和環境變化等。
一座韌性城市是一個由物質系統和人類社區組成的可持續網路。物質系統是城市中的自然和人造環境要素,包括建成的道路、建築、基礎設施、通信和能源以及水系、土壤、地形、地質和其他自然系統。在災害中,物質系統必須能夠在極端的壓力下保存,並繼續發揮作用。如果物質系統大部分都經受了不能修複的損傷,城市的損失就會加劇且恢復緩慢。一座沒有韌性物質系統的城市在面對災害時將極度脆弱。
Crhis Christopher Auffrey強調,韌性城市的研究應該從多學科、多維度、多尺度的交叉視角出發,借鑒國際經驗進行全面探討,並儘快將研究成果轉化到城市規劃和建設實踐中去。
(1)經濟韌性:具有應對外部經濟動蕩的能力,以多元經濟結構為新的發展目標。以Smart Development(新知識驅動的發展),Sustainable(可持續性)、Inclusive(包容性);
(2)社會韌性:應對社會變化的能力,社區歸屬感,通過社會整合實現自我振興的能力;
(3)生態環境韌性: 具有應對外部自然災害的能力,城市空間及城市基礎設施規劃留有餘地,災害來臨後能夠自我承受、消化、調整、適應、實現再造和複蘇。
“全球100韌性城市”是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於2013年5月份提出的一項城市發展項目,旨在通過為城市制定和實施韌性計劃及提供技術支持與資源,幫助世界各地城市增加韌性,應對21世紀日益頻發的自然、社會、經濟挑戰。這些挑戰並不僅限於地震、洪澇、突發疫情等衝擊,還包括動搖城市體系的日復一日或迴圈往複的壓力,如失業率居高不下等。
2014年12月3日,在新加坡召開的“全球100韌性城市”峰會上,四川德陽和湖北黃石市正式成為第二批全球35個入選會員城市。
2016年,海鹽縣從來自全球80多個國家的325個申請城市中脫穎而出,成為第三批37個韌性城市中的一員,而在此之前,中國僅湖北黃石、四川德陽兩座城市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