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金德爾伯格陷阱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金德爾伯格陷阱

  查爾斯·金德爾伯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也是馬歇爾計劃的思想構建者之一。他在《1929—1939年世界經濟蕭條》一書中認為,20世紀30年代世界經濟大蕭條的根本原因在於國際公共產品的缺失。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上實力最強的國家,但美國未能接替英國扮演的角色發揮領導作用、提供國際公共產品,結果導致全球經濟衰退和世界大戰。簡而言之,金德爾伯格陷阱是指在全球權力轉移過程中,如果新興大國不能承擔領導責任,就會導致國際公共產品短缺,進而造成全球經濟混亂和安全失序。

  國際公共產品是指那些具有很強國際性、外部性資源服務、政策體制等,例如自由開放的貿易體系、穩定高效的金融市場、防止衝突與戰爭的安全機制等。一般情況下,主要大國對於國際公共產品供應負有更大責任。由於國際公共產品的使用不具有排他性,因此“搭便車”現象較為普遍,這使得國際公共產品常常處於供不應求狀態。

  *在2017年1月美國政治學家約瑟夫·奈在歐洲新聞網發表的文章里提出“金德爾伯格陷阱理論”,來指沒有國家有能力、或者雖然有能力卻沒有意願和手段來領導世界,承擔國際公共產品成本的一種狀態。引起學術界和媒體的關註。該陷阱論逆向思考,告誡美國人:中國崛起以後的動向可能不是“示強”,而是“示弱”,即不願承擔目前美國無力負責的重要國際公共產品的供給,從而使世界陷入領導力空缺、危機四起的險境。

金德爾伯格陷阱的背景與核心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受到重創的大英帝國在政治、經濟、軍事、金融和貿易等諸多方面表露出衰落的跡象,再也無力維持大英帝國霸權治下的世界秩序。與此同時,強勢崛起的美國並未做好接替英國成為新霸權國的準備。1919年美國國會拒絕批准《凡爾賽和約》,代表美國重回孤立主義。十年之後,整個資本主義世界迎來了史無前例的經濟危機,各主要大國既束手無策,又無一幸免。此起彼伏的“貿易戰”和“匯率戰”最終摧毀了國際經濟體系,使整個世界陷入“大蕭條”,併進一步摧毀了國際政治體系,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金德爾伯格陷阱”的核心是國際公共產品的供給問題。早在20世紀60、7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奧爾森(Mancur Olson)等人提出相對於國內公共產品的國際公共產品的概念。它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特點,是成本和獲益超越單一國家邊界、跨越不同世代、超越不同人群的共用產品。典型的國際公共產品包括穩定的國際金融和貨幣體系、開放的國際自由貿易、國際巨集觀經濟政策的協調、國際安全保障體系與公海航行自由等。

  此後,金德爾伯格、吉爾平(Robert Gilpin)、考爾(Inge Kaul)、桑德勒(Todd Sandler)等學者把國際公共產品概念用以分析國際政治經濟關係,並結合國際現實完善概念內涵,把國際公共產品按部門領域劃分為環境性、經濟性、社會性以及制度或基礎設施等類型。今天,世界和平、區域合作、自由貿易、經濟增長金融穩定、環境保護、傳染病防治、知識產權保護、度量衡與標準的統一等大量容易產生外部效應的國際公共產品已經成為全球化國際關係的重要議題,對世界各國的發展、穩定與安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國際公共產品是好東西,但國際公共產品的穩定供給需要巨大的成本。一個國家能否以及願否承擔重要國際公共產品的供給,需要結合歷史和現實、世界局勢以及這個國家的能力進行系統分析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金德爾伯格陷阱"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