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國際關係(International Relations)
目錄 |
國際關係是政治學的一個分支,研究國際社會之間的外交事務和關係,如國家、政府國際組織、非政府國際組織、跨國公司等。國際關係既是學術的領域,也是公共政策的領域。 簡而言之,國際關係是指人們超越國家界限建立起來的一種特殊社會關係,它主要包括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等等關係。
(一)系統層次的概念:
國際關係時常被視為是一種分析的層次,系統層次是指那些定義並形塑了國際環境的觀念,在國際層次上就如同無政府狀態一般,沒有一個世界政府的存在。
1.力量在國際關係上的概念可以被形容為一國擁有的資源、潛力、和國際影響力的程度。這通常被分為硬力量(Hard power)和軟力量(Soft power),硬力量指軍事、經濟力量的使用,而軟力量則指源自於文化、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有好與否的“吸引力”有關。
2.極化(Polarity)在國際關係上指的是國際系統里的權力分配。這種觀念在冷戰期間浮現,當時國際系統是由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衝突所主導的。在1945年以前的國際系統則被稱為多極,被許多大國所主導。蘇聯在1991年的瓦解也使許多人將美國視為當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體現了單極的國際體系。而有人認為19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崛起、美國漸漸衰弱造成了無極的國際體系,因為沒有一個國家能真正被視為極。
一些國際關係的理論都是以類似冷戰的兩極觀念為基礎的。
1.權力平衡(Balance Power)則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盛行歐洲的理論,這個理論主張國與國之間結盟帶來的彼此制衡,將能達成國際體系的穩定並維持和平、避免戰爭。不過由於戰間期當中自由主義相當盛行,因此權力平衡理論不那麼被重視。不過權力平衡理論在冷戰期間再度崛起,成為肯尼思·沃爾茲新現實主義的中心機制。從這個理論上,發展出制衡(權力之間互相制衡)與選邊站(國家選擇與哪一方結盟)的概念。
2.霸權穩定論(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也是從極化衍生的概念,尤其是在單極化的國家上。霸權是在國際系統里擁有單極優勢的權力,霸權穩定論主張由霸權國家建立全球性的制度來提供公共財,霸權與其他國家之間都能在其中受惠,這種情況的結構是穩定的,因為霸權勢力和其他國家都能在這種國際體系中互相合作。這與許多新現實主義的主張相反,尤其是肯尼思·沃爾茲,他主張冷戰的結束和單極霸權的出現是一種不穩定的結構,並且會不可避免地改變。
許多支持現行國際系統的人認為目前世界上的國家越來越互相依賴,彼此都對其他國家有所責任和依賴。支持者指出全球化—尤其是國際間的經濟互動逐漸成長。國際組織的角色以及在國際系統上各國對一些運作原則的廣泛接受也強化了互相依賴的理論。
3.依賴理論(Dependency theory)是時常與馬克思主義連結的理論,主張核心國家會去剝削邊陲國家以增進自身的繁榮。許多從這種理論衍生的不同版本要不是認為這是不可避免的(標準的依賴理論),就是使用這個理論以強調改變的必要性(新馬克思主義)。
國際關係的系統工具:
外交是各國的代表們進行談判的動作。在很大程度上,其他所有國際關係的工具都可以被視為是外交的失敗。
製裁通常是外交失敗後最先被使用的解決方式,同時也是確保履行協約的主要工具之一。製裁可以是外交上或經濟上,製裁並切斷一個國家對其他國家的交流或貿易。
戰爭是對於武力的使用,通常被視為是國際關係的最終手段。克勞塞維茨對此提出了一種說法:“戰爭是政治的延伸”,不過這並不被廣泛地接受。近來對於非國家牽涉的“新戰爭”(如恐怖主義)的研究也逐漸增加。研究戰爭的國際關係子學科被稱為“戰爭研究”、“安全研究”或“戰略研究”。
國際羞辱的動員也可以被視為國際關係的一種手段。在國際層次上藉著“貼標簽和羞辱”(name and shame)的方式來改變一個國家的行為。最突出的例子是聯合國的人權委員會所發佈的1235號決議,公開地披露那些違反人權的國家。
(二)單位層級的國際關係
在分析層次上的單位層級時常是以國家作為單位,以解釋國家單位的部分,而不是解釋一整個國際系統。
1.政權形式:一般認為一個國家的政權形式能夠支配它在國際系統上與其他國家的互動方式。
2.民主和平論是一種主張民主國家之間不可能出現戰爭的理論。主張民主制度使得一個國家的政策基準具體化,只有在正當理由下才能對他國發動戰爭,而且民主也促成互相的信任和尊重。
3.共產主義則提倡世界革命,同樣也是主張這樣能使全世界和平共存,根基於一個無產階級的全球社會上。
4.修正主義/現狀:國家可以依照他們是否接受目前的現狀來分類。修正主義國家企圖在國際關係的規則和實踐上進行根本的改變,對於當前的現狀感到不滿。他們認為當前的國際系統是由西方國家所創立以維持自身優勢的。舉例而言,中國原本屬於渴望改變現狀的國家之一,但近來已經傾向於維持現狀,因為現在維持現狀對他們較為有利。
5.宗教也時常被視為是一個擁有正常國家在國際系統里的行動效力的組織。宗教是一種有組織地原則,尤其是在伊斯蘭國家,而政教分離論則是在這個光譜的另一端,自由主義的國際關係理論便支持分離政治和宗教的關係。
個人或子單位層級:
在國際關係里以國家為單位所進行的解釋也能運用至其他的理論方面,而不限定在以國家為中心的國際關係觀點。
1.國際關係的心理學因素:將心理學因素的解釋用於國際關係,是來自於現實主義所主張的:國家並非只是一個看不見的“黑盒子”,外交的決策有許多其他的影響因素。檢視人性在進行決策時的過程也可能提供一些解釋的力量,因為許多參與者可能接收了錯誤的資訊。團體迷思的現象便是將子單位層級的心理學因素套用至國際關係的經典例子。
2.官僚政治:官僚政治專註於研究官僚在決策上所扮演的角色,並認為最後的決策其實是由官僚們鬥爭所產生的結果。
3.宗教、種族、和分離主義團體:將這些方面作為子單位層級來研究時,能夠解釋一些種族衝突、信仰戰爭的原因,以及其他並非國家單位的實質參與者。這在研究近代以前國家微弱的世界時特別有用。
現代國際系統的歷史可以追溯回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現代的國家制度從那時開始發展。在這之前,歐洲中世紀的權力架構體制都是根基於模糊的宗教等級制度上。威斯特法倫和約確立了主權概念,主權意味著統治者或君主將不會認可任何在其領土之內地位同等和更高的權力存在,目的是為了排除宗教領袖(即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權力架構類似於當時的威斯特法倫和約,但兩者都缺乏主權的概念。威斯特法倫和約促成了民族國家的崛起,以及外交和軍隊的制度化。這些特定的歐洲制度也經由殖民主義流傳至美洲、非洲和亞洲。當代的國際關係在冷戰期間的非殖民地化後終於確立。不過,雖然民族國家制度被視為是“現代”的,但許多國家並沒有結合這種制度,因而被稱為“前現代”。除此之外,一些國家也已經發展超脫出民族國家之外,因而被稱為“後現代”國家。因此,國際關係是否有能力針對這些不同形式的國家之間的關係進行研究也經常是爭論的話題。
1.國際關係理論
現在稱為國際關係理論的研究是在一戰後才開始發展的,目的是要解釋國家與國家之間互動行為的發生原因,進而預期未來發展。不過,國際關係的理論也是長期以來就在其他社會科學的作品里發展的。許多人舉出修昔底德所著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為現實主義理論的先驅,其他包括托馬斯·霍布斯的《利維坦》、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也都進一步的闡述現實主義理論。同樣地,自由主義也從康德和盧梭的作品里浮現,康德也常被認為是第一個闡述了民主和平論的人。雖然當代定義的人權與自然法所定義的權利有著不小的差異,格勞秀斯仍在人道的根基上闡述了人們應享有的普遍權利。從20世紀直到現在,馬克思主義也對國際關係的理論有重大影響。
2.國際關係研究
最初時,只有英國將國際關係作為一門專門領域進行研究。在1919年,威爾士大學阿伯裡斯特威斯分校成立了國際政治的教授職,成為最早針對國際關係進行專門研究的大學。在1920年代初期,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也成立了國際關係的研究系所。雖然亞洲和南美洲也有研究國際關係的學院,但針對這門學科的研究主要仍是在歐洲和北美洲。
3.對國際關係的批評
一些人批評國際關係對於歷史的解釋是以歐洲為中心的;他們舉出在1648年威斯特法倫和約之前,便已經有一些非歐洲的國家有著類似的制度。一些人則主張目前的制度已經超越了威斯特法倫和約,因為政治共同體的擴張已經轉化為如歐洲聯盟一般超越民族國家的形式。國際關係學者Barry Buzan便指出,由於世界上一些地區仍廣泛存在前現代的國家,也因此以威斯特法倫制度的角度來分析這些地區無疑是削足適履。威斯特法倫制度將國家視為國際關係的唯一參與者,但現代快速發展的資訊技術使得全世界的人們能更快而更輕易的進行交流,因此在這方面也難以用威斯特法倫的制度來解釋。同時資訊技術的增長也使一些非政府的實體組織能跨越距離限制,更快速地進行交流協調,使他們能更有效地發揮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