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軟體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通用軟體(Common Software)
目錄 |
什麼是通用軟體[1]
通用軟體是指可以被商品化、大眾化的辦公應用軟體,如Office WPS、Smartsuite、OpenOffice。
1.通用性強;
2.軟體開發水平較高;
3.程式維護業務量小;
4.購置成本相對較低,見效快;
4.專業性差。
經常使用的通用軟體[2]
①文字處理軟體:目前正在使用的個人電腦中,85%以上安裝了文字處理程式,它使電腦成為創建、編輯、校對、列印和存儲文字的工具。
②電子錶格軟體:電子錶格軟體用來操縱與管理由若幹行和若幹列表格單元所組成的表格,它有許多公式來對錶格中的數據進行計算,最終將取得結果的表格顯示出來或者在印表機上輸出。
③資料庫管理軟體:資料庫管理軟體本質上是一種系統軟體,由於它的廣泛應用,也可以把它歸入應用軟體。用戶可以根據信息的分類創建不同的資料庫,並且可以通過信息的變化來修改、更新資料庫。資料庫管理軟體一般用於辦公室業務,如人事管理。
④網路通信軟體:網路通信軟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屬於系統軟體的通信軟體,如網路操作系統;另一類是在網路上通信的應用軟體,如電子郵件。
⑤實用繪圖軟體:圖形與圖像處理是當前電腦的熱門應用領域之一。因為一幅圖像往往可以帶來很多用語言難以描述的信息,另外圖像處理被廣泛用於各個領域。實用的繪圖軟體有Windows自帶的Paintbrush畫圖軟體,還有軟體公司專門開發的繪圖軟體, 如Photoshop、AutoCAD等。
⑥資源探索軟體:資源探索軟體可用來幫助用戶探索全球信息網上的豐富資源,如Archie、Gopher、WorldWideWeb等。
通用軟體與專用軟體價格機制的差異[3]
專用軟體與通用軟體相比,兩者在開發流程上差異較小,而在商業流程上差異甚大。開發流程上,兩者主要在開發設計上有差異,通用軟體開發麵對的是所有的用戶,其功能設計力求全面;而專用軟體開發麵對是特別的用戶,其開發設計的出發點是功能必須符合特定應用的行業和領域。當然,兩者也有互通之處,有些通用軟體可以修改成為專用軟體,反過來也如此。在商業流程上,兩者從市場尋找、定位佈局、營銷手段等方面均有較大差別,這裡僅分析兩者供求中的價格機制差別。
需求上,專用軟體沒有通用軟體需求的“起飛”效應,因為專用軟體的需求是個別需求,而不是團體需求。專用軟體有一定的需求“鎖定”效應,但性質與通用軟體有所不同,專用軟體的鎖定效應是雙邊的鎖定效應,需求方可以在付款前鎖定供給方,而供給方可在需求方付款後鎖定需求方,雙方的鎖定都是投入性鎖定,與通用軟體中需求方還包含著的網路外部性鎖定不同。專用軟體供求中雙方為避免被鎖定,都會採取一定的預防措施,如供方在交易契約中加入要求需方交付一定比例定金的條款,需方在交易契約中加入要求供方提供升級服務但不能提高價格的條款等。專用軟體也有一定的需求“收益遞增”效應,但這種效應主要來自自身的學習和操作提高,而不是來自網路外部性。
供給上,專用軟體不一定像通用軟體一樣“前虧後贏”。依據付款方式的不同,專用軟體供給者有在交貨時完全付款獲利的情況,也有交貨後分期付款方式中暫時的“前虧後贏”情況,甚罕有交貨前就獲利的情況(當定金很高時)。專用軟體供給上有一定的寡占壟斷現象,但遠沒有通用軟體那樣嚴重,因為這種壟斷性來自高質量的專業服務,而不是來自你死我活的競爭和網路正反饋鎖定。而且,如果新用戶擔心被供方鎖定或是對低價格的偏好高於質量,其可隨時更換供給中的“龍頭”廠商。所以,供方的這種壟斷是輕微的。反之,如果需方的工程量很大,而供方有很多廠家都能提供需方所需的專用軟體,則這時會形成相當程度的需方壟斷。專用軟體的供給採用“差別定價”的策略很少。供方在供給專用軟體時,可能根據需方的支付能力給予支付能力低的需方一定程度的價格優惠,但需方所需的專用軟體往往各不相同,很難運用“差別定價”策略。
由此可見,專用軟體與通用軟體在供求的價格機制上有很大的差別。從廣義價格機制理論分析,這種差別產生的原因是專用軟體的交易是私有產權的廠商與私有產權的廠商或私有產權的個人之間的交易,其產權價值的邊界比較明確,外部性作用少,交易者之間的產權談判力和市場控制力(或是親和力)相對較為均衡。而通用軟體的交易則是私有產權的廠商與私有產權的團體(交易形態Ⅳ形成)之間的交易,其產權價值的邊界比較模糊,這使通用軟體的產權有著很強的公共性和外部性,交易雙方的談判力和市場控制力起伏較大,需求方因協調行動困難常被寡占壟斷的供方所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