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去全球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逆全球化)

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逆全球化

目錄

什麼是去全球化

  去全球化亦作逆全球化,顧名思義,就是全球化過程的相反,也就是指一個把全世界各國及地區因為全球化而導致的相互依賴及整合回退的一個過程。逆全球化是與經濟一體化過程相對立的貿易保護主義,旨在相對封閉的發展環境中保護本國 利益。[1]

  全球化指世界各國及地區在經濟貿易技術文化政治等各個維度方面的整合;去全球化亦指上述各個維度的去整合化,但現時世界上有關的去全球化研究大多數與國際經濟相關。

  雖然“去全球化”是一個比較新的名詞,但這個過程在人類的歷史來說並不新鮮,例如:1850年到1914年及1950年到現在這兩段以“全球化”為正宗以外的時段,都以去全球化為正宗。不過由於來自美國的次貸風暴的影響,使美國國內及國外都引起去全球化的討論,意圖藉此而淡化風暴對國家的影響。

去全球化的衡量

  與全球化的量度一樣,去全球化的量度也可以從幾方面入手,以下為四個比較常見的方向:

  • 商品及服務:例如,出口加上進口的數字,比照國家收入或人均收入的比例
  • 勞動人口:例如:移民的流入或流出比照整體人口的比率
  • 資本:例如:直接投資的流入或流出比照國家收入或人均收入
  • 技術:由於技術不能像以上三個量度一樣可出可入,而只能獲得,現時這方面的量度有以下三種量度方法:

  (1)平均貿易壁壘

  (2)勞動人口的移動管制

  (3)對境外機構直接投資或境內對境外的直接投資的限制

去全球化的原因及影響[2]

  如何看待逆全球化、評價其對全球化發展的影響,國內外爭議很大。

  支持全球化者對全球化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將逆全球化視為違背歷史發展趨勢的逆流加以譴責;反全球化者強調全球化弊端帶來的危害,對全球化發展前景持悲觀態度。這兩種觀點都不無道理,但也常帶有某些過度情緒化造成的偏頗。

  反全球化者認為,全球化不平衡發展給一些國家帶來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其中最突出的是社會分配不公平與國家間發展不平衡,全球化已無法持續,去全球化是相關國家自保自救的必然選擇。他們的主要觀點有:

  • 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通過研究約20個西方主要經濟體新興經濟體長期經濟發展數據,發現庫茲涅茨曲線並不成立。財富分配差異並沒有在經濟發展水平達到一定階段後自發趨於縮小,出現“平衡增長”路徑,而是恰好相反。社會分配不公平是市場經濟調節的固有短板,經濟全球化將這個問題進一步放大。這不僅為解釋2008年金融危機後西方國家日益嚴峻的社會分化現象提供了新的理論支持,對於分析全球化當前存在的問題也具有重要意義。
  • 全球化給資本尤其是跨國公司大資本提供了更大盈利空間,資本收益率經濟增長率之間的差距趨於拉大。全球化使社會公正變得更加嚴峻,是世界範圍的普遍問題。全球化過程中出現的國家間發展不平衡問題同樣深刻複雜,反映在南北問題和東西問題兩個方面。就南北問題而言,全球化催生了一批新興經濟體,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同時也產生了一批被邊緣化的國家,與發達國家甚至新興國家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導致一些國家在全球化中被邊緣化既有其國內因素,也同全球化游戲規則的偏頗造成不利於這類國家發展的國際競爭環境有關。
  • 進入21世紀以來,國際秩序中依然存在許多不公正因素,南北矛盾仍是全球化發展中的一個突出問題。東西不平衡主要體現在新興經濟體與發達經濟體之間。近20年來,所謂“東升西降”成為影響國際力量對比和世界格局變化的一個主要趨勢,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新興大國的強勢崛起有力推動世界多極化發展,但在世界經濟下行壓下,這種趨勢也加劇了發達國家與新興國家在國際秩序上的矛盾,國際金融危機之後這種矛盾更加突出。

  但是這種看法面臨理論和政策上的雙重問題。一方面,無法證明有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遭遇的困境全部根源於全球化負面影響;另一方面,無法證明去全球化和保護主義可以使相關國家獨善其身而免於自我孤立帶來的傷害。

  有關逆全球化風潮的成因也需要理性思考對待。在支持全球化的觀點中有一種看法十分流行,即逆全球化損人不利已,推行以鄰為壑的保護主義政策既傷害別人,又會導致自我孤立帶來的危害,因此是行不通的,阻止不了全球化發展。這種立論從理論上看無可厚非,但在實踐中是否有效取決於兩個前提: 一是所有各方都能理性對待歷史經驗教訓,二是矛盾雙方必須超越相互指責,在相互理解基礎上就爭議問題形成最低限度共識。但這兩個前提從歷史和實踐上來看都難以成立。在此背景下,全球化發展進一步放緩或被扭曲的風險正日趨上升。要避免後一種趨勢,爭論雙方應通過換位思考,更加理性地看待對方提出的關切和問題。

去全球化的進程

  英國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發佈的《全球貿易預警》報告顯示,2008年11月 至2016年10月,二十國集團成員實施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總計達5560項,最近一年新增401項。加上發展中國家同期實施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相關數據無疑將更加令人緊張。這些數據表明,逆全球化風潮至今已在很大程度上遲滯了全球化步伐,如果進一步加劇,將給全球化發展帶來更大衝擊。

  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並於2020年1月31日正式脫歐;

  2017年,特朗普上臺,“美國優先”被不斷提及,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並與中國開展貿易戰

  2018年,義大利副總理馬特奧·薩爾維尼喊出“義大利優先”;

  2019年,巴西總統博索納洛在他的就職宣言提到“巴西高於一切”;

  2020年,新冠疫情來襲,全球供應鏈出現巨大危機石油戰、糧食戰、物資戰此起彼伏,7月,美國宣佈退出世衛組織

參考文獻

  1. 蘇立君. 逆全球化與美國"再工業化"的不可能性研究[J]. 經濟學家, 2017, 000(006):96-104.
  2. 徐堅. 逆全球化風潮與全球化的轉型發展[J]. 社會科學文摘, 2017.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8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苏青荇,陈cc,Llyn,essilco.

評論(共5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去全球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83.48.137.* 在 2020年7月16日 12:09 發表

介紹的不全面,沒有及時跟新

回複評論
219.143.1.* 在 2020年10月28日 20:51 發表

介紹內容不詳細

回複評論
Llyn (討論 | 貢獻) 在 2020年10月29日 09:52 發表

219.143.1.* 在 2020年10月28日 20:51 發表

介紹內容不詳細

已補充~如果有更多內容,歡迎參與編輯~

回複評論
M id 9aff972210bb42d9bd4ab64cc329d760 (討論 | 貢獻) 在 2022年3月23日 17:13 發表

進口 // 入口

回複評論
essilco (討論 | 貢獻) 在 2022年3月23日 17:30 發表

M id 9aff972210bb42d9bd4ab64cc329d760 (討論 | 貢獻) 在 2022年3月23日 17:13 發表

進口 // 入口

關於您提的問題已經做了修改,謝謝指正!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