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際社會凈產品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邊際社會凈產品是一個流量概念,指1年中既定量資源合理使用時追加某邊際增量後引起的從社會角度來看的總產品的增加量。
所謂“從社會角度來看”指該增加量代表的物質凈產品中,包括了在其形成和使用中對其他經濟主體造成的各種有利或不利的間接影響。例如,因火車起火而燒毀的鐵路沿線的林木,雖不需鐵路公司賠償,但在計算鐵路運輸的邊際社會凈產品時,卻應作為損失被包括進去。如此計算出的邊際社會凈產品的量乘以單位售價,即為“邊際社會凈產值”。邊際社會凈產值是個測定經濟滿足程度的貨幣值。
當一種資源與各種使用用途中的配置達到使每一種用途的邊際社會凈產值均相等時,是一種使社會凈產品達到最大的配置。因為將資源從任何邊際社會凈產值較小的用途轉移到邊際社會凈產值較大用途上去,都會增加邊際社會凈產品。
若存在生產技術條件改善下的規模報酬遞增,或因產品需求強度引起的產品價格上漲,則對遵循報酬遞減規律的產品生產,存在幾種使各邊際社會凈產值都相等的資源配製方法,其中每種配置都代表一個極大點,但在各個極大點中間,只存在一個最大點,代表最大的邊際社會凈產品。
當存在著資源轉移成本時,則傾向於使各種收益之差與資源轉移成本相等。這一自發傾向能使邊際社會凈產品達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