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際吸收傾向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隱藏] |
邊際吸收傾向是指國民收入每增加一單位所帶來的國內的吸收部分,即國民收入中用於國內支出的部分,也就是花在投資和消費的部分。
隨著收入從高邊際吸收傾向向低邊際吸收傾向的轉移,國際收支也得到改善。國內吸收的部分(用於國內支出的部分)是關於國民收入的函數,隨著國民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國民收入由國內吸收和國外吸收兩部分,只要國內吸收的小於國民收入的增長,國外吸收為正。改善國際收支。
其次,出口擴大會引起國民收入和國內吸收同時增加,只有當邊際吸收傾向小於1,即吸收的增長小於收入的增長,貶值才能最終改善國際收支。比如,出口擴大時,出口部門的投資和消費會增長,收入也會增長。通過“乘數”作用,又引起整個社會投資、消費和收入多倍地增長。所謂邊際吸收傾向,是指每增加的單位收入中,用於吸收的百分比。只有當這個百分比小於1 時,整個社會增加的總收入才會大於總吸收,國際收支才能改善。當邊際吸收傾向小於1,即吸收的增加額小於收入的增加額時,國際收支才會出現盈餘。貨幣貶值改善國際收支的實際程度取決於它對總收入和總吸收的影響以及邊際吸收傾向的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