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辮子新聞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辮子新聞(Braided Journalism)

目錄

什麼是辮子新聞

  辮子新聞媒體融合背景下的新聞採編新模式,它在傳統媒體、自媒體和社會性媒體三種力量博弈下發展。儘管面臨新聞版權、職業道德和專業訴求、新聞環境等困境,以辮子新聞為代表的開放、多元、隨時隨地的低成本採編理念和操作模式代表著新聞發展的趨勢。傳統媒體要順勢而為,建立協同報道機制,強化媒體從業者的專業技能與追求,推進組織內部創新機制改革,強化本土化優勢樹立國際化視野。

  具體而言,辮子新聞可以是一條融合性的新聞報道。而從廣義上講,辮子新聞則是彙集專業記者與普通民眾資源而展開的一種交織性新聞報道形態。隨著辮子新聞的不斷延展,我們看到,在融媒體時代,社會性媒體、傳統新聞媒體與自媒體新聞交織帶來的共贏與新聞業的進步。因此,有必要對辮子新聞所呈現出的不同模式及意義加以梳理和反思。[1]

辮子新聞的產生

  一是自媒體新聞拓寬,新聞的來源與傳播渠道,挑戰了傳統媒體在新聞發佈上的壟斷;

  二是社會性媒體在蠶食傳統媒體壟斷的公共空間及話語權的同時,公眾的個人話語空間卻得到史無前例地延展。而辮子新聞恰恰可以將傳統新聞的嚴肅性、專業性與自媒體新聞的開放性及參與性, 通過共用與合作,對傳統新聞傳播格局進行不斷地優化重組。

辮子新聞的組成

  美國學者謝爾·以色列在《微博力》中提出“辮子新聞”(Braided Journalism)的概念,認為新老媒體在短期內實現由三股新聞資源交織而成的融合:一是專業組織——傳統媒體,特指紙質及廣電媒體;二是自媒體新聞等非專業人士的新聞傳播行為;三是社會性媒體,如手機、社交網站等,它允許人們撰寫、分享、討論、評價、溝通,也是傳統新聞與自媒體新聞交叉地域,最具代表性的是微博。三種新聞資源博弈、交叉、妥協、融合,折射出當前媒介競合背景下新聞採編理念的調整策略。

  1.傳統媒體。

  雇佣專業人員收集報道及時、有趣或有用的消息的組織。它們根植於印刷和傳播媒體。它們花錢讓人獲取報道和出版的內容。儘管這些組織已經開設了自己的網站,但它們依然是發佈新聞以獲取廣告收入的傳統媒體。

  2.公民新聞。

  簡單的說,公民新聞指的是由外行來報道的新聞。經常出現的情況是,這些記者偶然碰到一件有新聞價值的事,然後記錄下來,與他人分享。自有史料記錄以來,這樣的記者便一直存在。重要之處在於,這些免費報道新聞的業餘愛好者相信,其他人應該知道這些事情。

  3.社會性媒體。

  這是人們在互聯網上溝通合作的場所,它是三縷繩中最新、最短的一條。發佈在社會性媒體上的內容,並非都是新聞報道,但它是傳統和公民新聞接觸的地方。某種新的事物正在形成,其中不僅包含專業人士,還包括業餘愛好者。

辮子新聞的模式[1]

  (1)分享式:共用資源,編織報道

  一是分享新聞資源,增強新聞服務

  首先, 辮子新聞對於突發 及危機事件 報道,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尤其是在專業媒體無法在第一時間、第一現場對突發事件、危機事件、敏感事件等進行新聞採集和挖掘時,融匯普通民眾報道的辮子新聞,不但可以彌補專業媒體無法在場的缺憾,更重要的是,草根 性的新聞資源在傳統媒體上得以拓展,新聞報道有了更廣闊內容及路徑。

  二是分享新聞線索,推進輿論監督

  以辮子新聞為模式,傳統媒體可以通過挖 掘普通民眾及社會性媒體上的意見流,加以深 度報道,使之成為更廣泛的新聞話題,而促進 社會輿論監督。

  (2)合作式:追求互動,吸引公眾

  隨著辮子新聞的逐漸被認可,辮子新聞模式逐漸走向深入。已從偶發性和事件性的新聞報道手段,轉為一種機制性、專業性、結構性的新聞報道模態。且這種模態也形成幾種代表性的類別,從而突破了傳統的新聞實踐與理念,令人耳目一新。

  一是機制性辮子新聞

  早在2006年,CNN就啟動了 “我報道”(I-Report)計劃。通過建立固定的電子郵箱和網站的專門頻道,鼓勵普通觀眾記錄自己身邊的新鮮事,以職業化的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為原則,上傳給CNN編輯和播發。辮子新聞將逐漸成為傳統新聞報道的一 種機制性的建構,豐富和補充傳統的新聞生產。

  二是專業性辮子新聞

  南韓OhmyNews網站在業界被視為自媒體的領頭羊,頗具影響力。與傳統新聞媒體不同,該網站的新聞主要源於普通民眾。但網站同時堅守專業性的新聞編審制度。如網站聘請專業編輯對網民所提供的新聞進行真實性、客觀性的把關。

  三是結構性辮子新聞

  在新浪微博中,一方面,集體微博群中的個體轉換在專業媒體人與普通公民雙重身份之間;另一方面,選擇集體微博的新聞媒體,看似弱化了其媒體的實體形象,但卻通過員工活生生的個人微博,凝聚出媒體在傳統傳播模式下無法實現的吸引力。

參考文獻

  1. 1.0 1.1 張艷秋.辮子新聞:模式、規制與發展[J].新聞與寫作,201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essilco.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辮子新聞"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