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超理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趕超理論(Forging Ahead Theory)
目錄 |
趕超是指發展中國家能在經濟發展中不斷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趕超理論是研究如何縮小地位經濟發展差距的經濟理論。
超超理論認為經濟過程是兩種衝突力量相互作用的均衡過程,這兩種力量分別是:
1)創新,即知識的產生和使用,它致力於增加國與國之間的技術和經濟差距;
2)模仿或擴散,即外來知識的獲取和使用,它力圖減少國與國之間的技術和經濟差距,達到追趕的目的。
知識擴散之所以能夠提高後發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是因為知識具有溢出效應,後發國家可以在發達國家的技術基礎上,減少學習費用,減少開發費用。例如,東南亞國家的高速發展正是得益於吸收了來自發達國家的知識。
追溯趕超理論理論的起源,可以上溯到18至19世紀的歐洲。當時,英國和法國在機器大工業發展上領先,德國相對落後。先進的英國在國際貿易領域主張自由市場理論,強調應最大限度地發揮市場自由競爭的作用,國家儘量減少對經濟活動的干預。而德國一些人卻認為按照英國人的理論,德國將永遠淪為英國的農產品和初級產品供應國,永遠不能實現工業化。德國經濟學家弗里德列希·李斯特提出了德國如何“趕超”英國的理論:英國的優勢在於技術領先,德國靠自由貿易是趕不上英國的,德國的政府必須作為“趕超協調人”,要特別重視工業、科技、教育的發展和保護。李斯特的思想對德國後來發展成為工業強國起了巨大作用。其實,不光是德國,當今位居世界頭號和二號經濟強國的美國和日本,在經濟發展從後進到先進的過程中,政府都曾發揮過“趕超協調人”的作用。這些國家在趕超中的基本做法是,充分發揮政府作為“趕超協調人”的作用,制定和調整產業發展政策,重視科技和教育,同時,深化經濟、政治等領域的體制改革,完善市場機制和民主化建設。
由此可見,“趕超”無論作為一種理論,還是一種後進國家處於“追趕期”實施的戰略思路,在歷史上都有成功的影子。當然,“趕超理論”之花所結出的果實,也並不都是甜美的。在二十世紀,許多經濟上相對落後的社會主義國家和一些中央集權程度較高的亞洲和中南美洲的非社會主義發展中國家,從“趕超”願望出發,也制定並實施了“趕超戰略”,但結果卻並不成功,有的還因此阻滯了經濟的正常發展。這些國家的趕超戰略大多採取了以計劃制度替代市場機制、扭曲產品和要素價格的辦法。在這些國家,為了保證戰略的有效實施,大力提高國家動員資源的能力,政府用行政手段集中資本投入到資本密集型產業,目的是使本國的產業結構能在較短時期就達到發達國家水平。這些國家實施的趕超戰略不顧資源約束,以重工業乃至整個工業體系去趕超發達國家,嚴重地超越了自身生產力的發展階段,使國家的比較優勢得不到發揮,同時,大量強行發展的重點產業也不能形成競爭優勢,最終只能走向失敗。
趕超理論有四個假設條件:
1)一國的技術和知識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
2)一國的經濟增長率受到一國技術和知識水平增長率的正面影響;
3)一個經濟處於低水平的國家,可以通過模仿、學習先進的技術知識,提高其經濟增長率;
4)一國利用“技術差距”的能力,取決於動員資源進行社會、制度和經濟結構變革的能力,比如,亞洲“四小龍”經濟飛速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得益於他們對教育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