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缺口管理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資金缺口管理(Funding Gap Management)
目錄 |
什麼是資金缺口管理[1]
資金缺口管理又稱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是指銀行資金結構中,可變利率資產與可變利率負債之間的差額。
資金缺口管理的內容[2]
資金缺口管理有三種可能的情況:零缺口,即可變利率資產等於可變利率負債;負缺口,即可變利率資產小於可變利率負債;正缺口,即可變利率資產大於可變利率負債。資金缺口管理方法認為,商業銀行應根據對市場利率的預測,適時地對兩者比例進行調節,以保持銀行的盈利,同時降低風險。當預測利率將處於上升階段時,資金管理人員應為商業銀行構造一個資金正缺口,這樣,大部分資產將按較高利率重新定價,而只有較小部分資金來源按高成本定價。當預期利率將處於下降階段時,資金管理者應為商業銀行構造負缺口,使更多的資產維持在較高的固定利率水平上,而資金來源中確有更多的部分利用了利率不斷下降的好處。
資金缺口管理的分類[3]
資金缺口管理誕生於20世紀70年代,是目前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中應用廣泛的管理利率風險的方法之一。它分兩種:
①保守型的,即努力使銀行的利率敏感性資產和利率敏感性負債的差額接近於零,從而把利率風險降至最低限,保持銀行收益的穩定。
②主動型的,即銀行根據利率預測,在利率的周期性變化中積極調整資產負債結構,擴大或縮小利率敏感性差額,從而獲得更高的收益。主動型差額管理的結果不僅取決於利率變化的方向,同時也取決於未來利率的不確定程度。
資金缺口管理的優點[3]
資金缺口管理不同於其他的管理方法,它認為決定資產負債內在聯繫的關鍵因素是利率,主張把管理的重點放在根據不同利率特點確定的差額上,並根據利率周期的變化,及時地調整各種利率類型的資產和負債的規模組合,從而使資金缺口管理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應變力。從這個角度講,資金缺口管理可謂是銀行經營管理領域內的一場變革。
資金缺口管理的缺點[3]
資金缺口管理的難點和缺陷在於:
①在確定利率敏感性資產和負債的時間標準問題時,銀行選取多長時間作為規定利率敏感性的標準,這在銀行實際業務經營中十分重要,但也很難確定。
②銀行能否預測利率變化的方向、大小及時間,值得懷疑。
③銀行能否靈活地調整資產負債結構,這受許多因素(如市場、制度因素等)的限制。如資源的限制,小的區域性銀行,其資金來源有限,因而不具備靈活調節的條件。再如差額管理與顧客心理的矛盾。因為銀行和顧客對利率預期的心理是完全相反的。另外受到調節差額的時間限制,如果利率周期短,那麼銀行就無法改變差額。
④銀行的利率風險與信用風險很難權衡,利率風險的降低可能招致更大的信用風險。
⑤資金缺口管理忽略了利率變化對固定利率資產和負債價值的影響。一般認為,利率風險有兩方面:一是改變再投資利率,二是改變現有資產負債的價值(價格)。資金缺口管理只集中分析資金流量的變化,強調了再投資風險,而未註意到利率變化對銀行長期固定利率資產和負債價值的影響,忽略了利率變化對銀行凈值(股東產權)的影響,因而具有極大的片面性。
⑥資金缺口管理使得銀行成本提高。綜上所述,資金缺口管理雖非十全十美,但卻更接近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結構的實際,它能夠抓住溝通資產與負債之間聯繫的關鍵因素——利率,以部分帶動全體,根據市場情況的變化,採取積極有效的經營措施,使資金缺口管理更富有靈活性、準備性和嚴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