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5个条目

負稅能力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負稅能力(ability of bearing taxation)

目錄

什麼是負稅能力[1]

  負稅能力是指納稅人負擔稅款的能力,它是政府制定稅率,確定納稅人稅負的客觀依據。

負稅能力的內容[1]

  稅收負擔應按照納稅人的納稅能力進行分配,已成為世界上大多數人承認的稅收原則。但如何衡量一個人的納稅能力,卻存在不同意見,有客觀能力說、主觀能力說之爭。“客觀能力說”提出三條衡量納稅能力的客觀標準。一是以“財產”的數量和價值作為衡量標準;二是以“消費”作為衡量標準;三是以“所得”作為衡量標準。其實,這幾條標準均有不足之處。就“財產”標準而言,財產本身有生產資料消費資料之別,有動產不動產之差,有負債與不負債之異,由此導致財產數量或價值相同的納稅人實際納稅能力上的差異。“消費”與“所得”標準同樣存在這種問題。“主觀能力說”認為,各個納稅人納稅能力的大小,應以其因納稅而感到的犧牲程度來衡量,所謂“犧牲”,指因被課稅而減少的經濟福利所感受到的痛苦程度或負效用。若想使稅收負擔符合納稅人的稅收負擔能力,實現稅收公平化,必須使納稅人感受到的犧牲或痛苦程度相等。這種觀點以主觀唯心的感受為依據,缺乏科學性,而各人的所得效用和各人感受的犧牲程度很難測定,也無法實際操作。

參考文獻

  1. 1.0 1.1 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中國稅務辭典.中國稅務出版社,2000年07月第1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泡芙小姐,Gaoshan2013.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負稅能力"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