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比特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誤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
目錄 |
什麼是誤比特率[1]
誤比特率(BER,Bit Error)指錯誤接收的碼元數在傳送總碼元數中所占的比例,更確切地說,誤比特率是碼元在傳輸系統中被傳錯的概率。誤比特率是衡量在規定時間內數據傳輸精確性的指標。誤碼的產生是由於在信號傳輸中,衰變改變了信號的電壓,致使信號在傳輸中遭到破壞,產生誤碼。噪音、交流電或閃電造成的脈衝、傳輸設備故障及其他因素都會導致誤碼(比如傳送的信號是1,而接收到的是0;反之亦然)。
誤碼的產生是由於在信號傳輸中,衰變改變了信號的電壓,致使信號在傳輸中遭到破壞,產生誤碼。噪音、交流電或閃電造成的脈衝、傳輸設備故障及其他因素都會導致誤碼(比如傳送的信號是1,而接收到的是0;反之亦然)。各種不同規格的設備,均有嚴格的誤碼率定義,如通常視/音頻雙向光端機的誤碼率應該在:(BER)≤10E-9。
由於種種原因,數字信號在傳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差錯。例如在傳輸過程中受到外界的干擾,或在通信系統內部由於各個組成部分的質量不夠理想而使傳送的信號發生畸變等。當受到的干擾或信號畸變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產生差錯。
什麼是差錯?在數據通信中,如果發送的信號是“1”,而接收到的信號卻是“0”,這就是“誤碼”,也就是發生了一個差錯。在一定時間內收到的數字信號中發生差錯的比特數與同一時間所收到的數字信號的總比特數之比,就叫做“誤碼率”,也可以叫做“誤比特率”。誤碼率(BER:bit error ratio)是衡量數據在規定時間內數據傳輸精確性的指標。
誤碼率=錯誤碼元數/傳輸總碼元數。
誤比特率=錯誤比特數/傳輸總比特數。
誤碼率是最常用的數據通信傳輸質量指標。它表示數字系統傳輸質量的式是“在多少位數據中出現一位差錯”。舉例來說,如果在一萬位數據中出現一位差錯,即誤碼率為萬分之一,即10E-4。
誤比特率的計算公式[2]
誤比特率是碼元的信息量在傳輸系統中被丟失的概率。
誤比特率= | 單位時間內系統傳錯的信息量(比特數) | |
單位時間內系統傳輸的總信息量(總比特數) |
在傳輸二進位碼元時,誤碼率=誤比特率。
有些測量技術以預測誤碼率數量的統計分析為基礎,這種使用普通統計分配法的統計分析可以達到一定的準確性。例如:
P(e)/Log2M
其中,Pb(e)表示發生誤碼的可能性,等同於誤碼率;
P(e)表示波形發生錯誤並被用戶發現的可能性;
M是間斷信號的數量(例如3表示PAM-3,5表示PA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