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退產業調整政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衰退產業調整政策[1]
衰退產業調整政策是產業結構高度化過程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基本政策。其立足點是幫助衰退產業實行有秩序的收縮、撤讓,並引導其資本存量向高增長率產業部門有效轉移。衰退產業往往與企業破產、職工失業現象密不可分,容易引起經濟與社會的不穩定。即使在信奉“適者生存”法則的資本主義國家,政府對衰退產業也不是撒手不管的。許多發達國家對衰退產業的停產、設備報廢和失業者再就業規定了政策措施。目前,中國正面臨著轉變產業結構的艱難使命,衰退產業的出現和相應的調整政策是不可或缺的
衰退產業調整政策的主要措施[1]
衰退產業調整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
1.加速設備折舊;
2.市場保護、援助;
3. 促進轉產;
4.技術與經營支持;
5.轉崗培訓。
衰退產業調整政策的變化[2]
衰退產業是指經歷了幼小期、成長期、成熟期之後,進入了產業生命周期的最後一個發展階段——衰退期的產業。
傳統的衰退產業政策主要有:採取法律或法規的形式,規定衰退產業設備的報廢時間和報廢數量,加速固定資產折舊;通過提供轉產貸款、減免稅、發放轉產補貼等方法,促進衰退產業資本轉移;通過立法的形式規定某個衰退產業部門減少或停止生產某些產品等。應當註意的是傳統產業結構政策對衰退產業援助不是維持衰退產業的生存,而是幫助衰退產業有序地收縮或轉移,並引導其資本存量向高增長率產業部門轉移。由於產業融合比較容易發生在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之間,通過推動衰退產業高新技術化,可以生產出品質、性能更好的產品和提高產業的技術含量,從而使衰退產業重現生機。因此,在產業融合的條件下,政府應制定政策促進衰退產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的融合,而不是一味地尋求衰退產業的收縮和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