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改善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自我改善(self improvement)
目錄 |
引導人們尋求自我評價的主導性動機有四種,即自我提升、自我驗證、自我評定和自我改善 。其中自我改善是使人們不遺餘力地去追求自身性格才能、技藝、健康狀態或幸福體驗等方面的改善,以促使人獲得長足的成長與進步。[1]
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們認為,人是環境的產物。人的行為完全由這個人所處的環境所決定。人就像是一臺複雜的機器,輸入一個刺激,就輸出一個反應。這樣看來,改變自我的唯一方式,就是改變自己所處的環境,從而改變自己的行為反應。
通俗地說,自我改善的過程,就是搬家的過程。從不那麼好的環境,搬到更好的環境中。
第一步是自我觀察,自我反思,自我分析。只有先瞭解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目前處於什麼樣的環境,才能知道自己有哪些優勢資源,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多收集外界對自己的反饋信息。
第二步則是制定計劃。最重要的四個字就是“漸進優化”。制定計劃需要與自我分析結合起來。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每個人應該制定的計劃也都是不一樣的。
第三步就是執行計划了。執行計劃不是說要100%地按照計划去做。根據情況的變化,對計劃做出調整。執行計劃最好尋找外部環境的監督與獎勵,全靠自己的意志力來強迫自己完成計劃,那幾乎不可能實現。
- 企業自我改善——三洋製冷的柔性管理[2]
自我改善是柔性管理的靈魂。三洋製冷在吸納和研究員工危機意識和改善欲求的基礎上,總結出自我改善的十條基本觀念;拋棄僵化固定的觀念;過多地強調理由,是不求進取的表現;立即改正錯誤,是提高自身素質的必由之路;真正的原因,在“為什麼”的反覆追向中產生;從不可能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只要你開動腦筋,就能打開創意的大門;改善的成功,來源於集體的智慧和努力;更應重視不花大錢的改善;完美的追求,從點滴的改善開始;改善是無止境的。
這十條基本觀念逐步發展成為自我改善的指導思想,極大地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員工成為改善的主體。例如:在三洋製冷,汽車司機不僅僅是把車保養好,把車開好,同樣也在創造性地進行自我改善。當您走出機場、車站碼頭時,司機會主動問候您,接過您的行李、打開車門恭請您乘車,一路上詳細地介紹企業情況和多線路的市區旅游風光,車內播放適合您年齡和喜好的音樂。諸如此類司機接待工作的親切和細微,從心理上給客戶以親切感,拉近了三洋製冷與客戶的關係。員工們這種工作熱情及發自內心的滿足使自己成為自我改善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