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能資本家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職能資本家(functional capitalist)
在資本的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中執行職能的資本家,包括執行生產剩餘價值職能的產業資本家和執行實現剩餘價值職能的商業資本家。
職能資本家是職能資本的人格化,是同借貸資本家(loaning capitalist)相對而言的。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出現了為獲取利息、將貨幣資本暫時貸放給職能資本家使用的借貸資本家。原來使用自有資本的職能資本家,現在兼用自有資本和借入資本,甚至全部用借入資本來經營企業。職能資本家使用了借貸資本家的貨幣資本,就不能完全占有雇佣勞動者所創造的剩餘價值,而要按期從中取出一部分作為利息,支付給借貸資本家。支付利息後的利潤餘額,才作為職能資本家占有的企業主收入,即支付利息後的產業利潤或商業利潤。
借貸資本家不直接使用資本,把資本的使用權轉給職能資本家,從而產生了資本所有權與資本使用權的分離。同一資本對借貸資本家來說,是作為單純所有權的資本;對職能資本家來說,則是執行職能的資本。職能資本家用借入的資本去經營商品生產或商品流通,生產剩餘價值或實現剩餘價值,直接剝削各個產業和商業部門的雇佣勞動者。資本所有權與資本使用權的分離,以及利潤分割為利息與企業主收入,使職能資本家和借貸資本家同雇佣勞動者的對立,表現為職能資本家與借貸資本家之間的對立,從而掩蓋了資本家對雇佣勞動者的關係。一方面,借貸資本家只從職能資本家手中取得利息,沒有同雇佣勞動者直接發生關係,在利息的形式上,看不出資本家同雇佣勞動者之間的剝削與被剝削關係。另一方面,企業主收入則表現為職能資本家管理勞動和監督勞動的報酬,似乎不是從剩餘價值轉化過來的。事實上,職能資本家和借貸資本家的區別並沒有改變他們的剝削實質,而企業主收入和利息實質上都是雇佣勞動者所創造的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
股份公司和銀行制度出現後,資本所有權與資本使用權的分離進一步發展,形成了依靠利息或股息過著寄生生活的食利者階層。到了帝國主義階段,壟斷組織的形成和資本輸出的發展又使食利者階層大大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