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地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綠地率[1]
綠地率指規劃建設用地範圍內的綠地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計算公式:綠地率=規劃建設用地範圍內的綠地面積÷項目總用地面積×100%。綠地率所指綠地面積包括廠區內公共綠地,建(構)築物周邊綠地等。
綠地率的相關問題[2]
(一)綠地率的廣義理解
1.巨集觀“綠地率”是指城市總體規劃和分區規劃里公共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之和占城市建設用地的百分比,用以衡量一個城市的綠化水平。
2.微觀“綠地率”是指特定地塊用地範圍內各種綠地的總和占總用地的百分比。各類綠地包括公共綠地、公共服務設施所屬綠地和道路綠地(即道路紅線內的綠地),不應包括屋頂、曬台的人工綠地。
(二)綠地率和公共綠地率、綠化率、綠化覆蓋率概念的區分
1.綠地率和“公共綠地率”
因為綠地包括公共綠地,還包括其他類型用地內的綠地,例如路旁綠地,因此,“綠地率”是大於“公共綠地率”的。《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GB50180-93)》中規定,公共綠地是滿足規定的日照要求、適合於安排游憩活動設施的、供居民共用的游憩綠地,應包括居住區公園、小游園及其他塊狀帶狀綠地等。
公共綠地率=地塊內的公共綠地面積/地塊面積×100%
“綠地率”是衡量居住區總體環境的重要指標,它與建築密度共同作用時,可直接反映出地塊用地範圍內的空地率、建築密集程度和空間環境總體效果。建築密度反映的是建築物密集程度和未被建築占用的空地比率、而在建築未占用的空地中,除綠地外,還有道路、廣場、停車場、建築基礎周圍等用地,綠地的比率可能較大、也可能很小;有的建成住宅片區中、雖建築密度不高,也設置了一塊公眾綠地,但因房前屋後的空地都鋪成了硬地,或建了停車場和雜物院,讓人感到生硬、冷漠、單調,其原因在於它取消了宅間綠地或配套公建所屬綠地,從指標上看,公共綠地率也許不低,但綠地率明顯偏低。可見綠地率指標在反映總體綠化環境質量方面是有重要意義的。
2.綠地率和“綠化率”
對於綠化率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各地對於綠化率的規定也各不相同,因此會出現綠化率大大高於綠地率的情況。一般把有綠化的地面都記入綠化率,包括道路綠化、住宅用地內的綠化等。
3.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
綠化覆蓋率是指建設用地範圍內全部綠化種植物水平投影面積之和與建設用地面積的比率:
綠化覆蓋率=(用地範圍內全部綠化種植物水平投影面積的和÷地塊面積)×100%
另外,現行國家規範《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條文說明》中明確表示:“綠化覆蓋率”僅強調規劃樹木成材後樹冠覆蓋下的用地面積,而不管其占地面積的實際用途,而所占用土地和使用性質也往往不一致,因此,綠化覆蓋率一般大於綠地率,我們必須認真加以區分這兩種綠化比例表示方法。
綠地率的功能[2]
綠地率的控制可以保證城市的綠化和開放空間,為人們提供休憩和交流的場所。
“綠地率”這一衡量居住環境的重要指標成為管理者、設計師、開發商、購房者關註的重點。但“綠地率”及相關綠地概念的具體內涵外延、計算方法很容易混淆。我們有必要將它嚴格的區分開來,防止造成不必要的誤解。圖1中,綠地率為綠地面積(包括公共綠地A3,不包括住宅用地中的綠化用地A2和樹冠覆蓋其他用地的面積A4-1)占總用地面積的百分比,即(A1+A3)/S×100%。
綠化率為綠化面積(包括公共綠地3和住宅用地中的綠化面積A2,不包括樹冠覆蓋其他用地的面積A4-1)占總用地面積的百分比,即(A1+A2+A3)/S×100%。
公共綠地率為公共綠地面積A3(僅包括公共綠地,不包括其他綠地、住宅中的綠化用地和樹冠覆蓋其他用地的面積)占總用地面積的百分比,即A3/S×100%。
公共綠地的設置在《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GB50180-93)中有詳細規定(組團綠地應滿足寬度不小於8m,面積不小於400m2,與相應道路相鄰,綠化面積不低於70%,有不少於1/3的綠地面積在標準的建築日照陰影線範圍之外的要求,並便於兒童游戲和成人游憩。其中院落式組團綠地的設置還有詳細的日照規定)。
綠化覆蓋率為所有綠化植物覆蓋的投影面積(包括公共綠地A3、其他綠地A1、住宅中的綠化用地A2和樹冠覆蓋其他用地的面積A4-1)占總用地面積的百分比,即(A1+A2+A3+A4-1)/S×100%。
綠地率的控制[3]
綠地率是指建築基地內的綠地面積占基地總面積的比例,以百分比表示。控制綠地率是為了改善城市綠化環境質量。綠地面積是指建築基地內實際用於綠化種植的面積,包括集中綠地和房前屋後、基地內道路兩側以及建築間距內的綠化用地,也包括用於美化環境的小塊水面。成片開發建設基地和麵積較大的單項建築工程,應設置集中綠地。在符合總綠地指標的條件下,集中綠地可統一規劃,不必在每塊建築基地內平均分佈。審核集中綠地面積不能只註意圖紙表現,更要註重實際效果,儘可能多植喬木。還應註意保護利用基地內的古樹名木。綠地率指標反映了地塊綠地水平和環境質量的水平。綠地率控制與用地性質、地段位置等因素有關。不同的地塊應有不同的綠地率控制指標。一般來說,居住用地綠地率比工業用地高,新城區比舊城區高,風景旅游區比一般區高。在規劃中,為鼓勵建設工程向公眾提供開敞空間、公共綠地和垂直綠地,應給相應的地塊增加建築面積補償。例如某市具體確定了補償的條件包括:開敞空間和公共綠地任意方向凈寬度不小於5m,實際使用面積不小於50m2;常年作為公眾使用,中途不得改變使用性質;其上空不得有主體建築,但不包括騎樓、交通廊或採光頂棚等。實行建築面積獎勵的建築工程應具備以下幾個原則:為公眾服務的原則,向公眾開放的原則,可達性原則,和建設工程同步實施的原則。
是我看到最詳細的辨析了,終於搞明白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