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活動人口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經濟活動人口(Economically Active Population)
目錄 |
人力資源按照參與社會經濟活動的願望,可分為經濟活動人口與非經濟活動人口兩部分。
根據我國統計制度,經濟活動人口是指所有年齡在16歲及以上,在一定時期內為各種經濟生產和服務活動提供勞動力供給的人口。這些人被視為實際參加或要求參加社會經濟活動的人口,也稱為現實的人力資源。它處於就業或失業的狀態,是就業人口和失業人口之和。
經濟活動在西方指各種為獲取工資或賺取利潤以及其他勞務報酬的活動。因此,經濟活動人口實際上就是勞動力人口。總人口中除去經濟活動人口,其餘部分稱為非經濟活動人口。它實際上是除失業人口以外的各種不在業人口。各國的社會、經濟、法律、文化教育、傳統習俗、管理體制,以及人口年齡結構很不相同,總人口中經濟活動人口與非經濟活動人口各自所占比重,無疑也有明顯的差別。
經濟活動人口,主要包括:
1、就業人員。也稱從業人員、在業人員,它是指所有年齡在16歲及以上,在一定時期內從事一定的社會勞動並取得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的人員主要有:有酬從業人員(包括在崗職工、再就業的離退休人員)、自營從業人員(包括私營業主和個休業主、私營和個體就業人員)、其他就業人員(包括民辦教師、宗教職業者、現役軍人等)。由於軍人是一個特殊團體,其直接隸屬國家,所以各地區的經濟活動人口中不包括軍人。
2、失業人員。是指所有年齡在16歲及以上,有勞動能力,在一定時期內沒有工作,有就業意願並正在積極尋找工作,如有就業機會可以馬上工作的人員,其中有城鎮失業人員、鄉村失業人員。
經濟活動人口是估算人力資源、勞動力熟練程度、未來勞動力性別年齡結構及其在城鄉間的分配,以及研究勞動力供求平衡的重要依據。把經濟活動人口與16歲及以上人口相比,可以計算出經濟活動人口的總參與率,也可以計算年齡別的經濟活動人口參與率。這些指標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對人力資源利用的數量和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