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距離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知識距離(Knowledge Distance)
目錄 |
什麼是知識距離[1]
知識距離是指轉移雙方在知識基礎上的差距或者說雙方在掌握的知識上的相似度。知識距離包括管理知識距離和技術知識距離兩種。知識源和知識受體的知識距離是客觀存在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社會分工的高度專業化決定的。
知識距離的兩個維度[1]
Tumer等人認為知識的豐富程度可以從知識所包含的兩個特性—— 知識的深度(Depth)和寬度(Breadth)來描述。知識深度指的是在某一專業領域中的知識含量,反映了知識的集中度;知識的寬度指的是知識的多樣性。我們同樣可以用知識的深度距離和寬度距離來衡量知識主體間的知識距離。
知識的寬度距離是指由於知識主體所擁有的知識的多樣性而產生的知識結構上的差異。知識主體之間所擁有的知識種類差別越大,知識寬度距離越大。
知識距離是指新知識的某一信息狀態轉移到與買方的基礎知識實現共同信息最多的新知識信息表達狀態的距離。一項知識可以用多種信息狀態來表達,其中必定有一種信息表達與買方現有的基礎知識的信息表達實現最多的共同信息,我們說,這時的知識距離最短(趨近於 0)。
假設新知識具有N種信息表達狀態,其中xj,j= 1,… ,N,為新知識現有的信息表達狀態,而xi,i= 1,… ,N ,是N種信息表達狀態中與買方的基礎知識實現共同信息最多的信息表達狀態,而且,pji是從一種信息狀態xj,j= 1,… ,N,轉移到另一種信息狀態xi,i= 1,… ,N,的轉移概率。那麼,我們也可以用公式(1)來計算知識距離。
DIT(ji)= dji= log2(1/pji) (1)
式中,pji是從一種信息狀態xj,j= 1,… ,N,轉移到另一種信息狀態xi,i= 1,… ,N,的轉移概率。[2]
知識距離對知識交易及定價的影響[3]
認知心理學家認為知識在大腦中是有組織的,因此,如果需要認知的知識與大腦中的知識組織形式相同,則轉移知識的效率就會更高。對知識進行編碼和抽象的目的就在於此。最好的編碼方式建立在與提取時所使用的認知加工類型最匹配的認知過程之上。簡單地講,如果你需要藉助於押韻進行提取,最佳的編碼方式就應該涉及到同韻的問題。但是如果你使用語義加工來提取材料,那麼編碼時你最好也使用語義加工。知識的編碼和抽象形式還要與相應的背景結合起來,背景就是在運用具體的認知加工時靶子周圍的信息可能起的作用。認知心理學家認為每類事件的有效性在其應用範圍之內是不可懷疑的,但脫離了此範圍可能就毫無有效性可言。
心理學家麥獨孤在分析空問知覺是由於主觀活動的結果時,運用了圖2這個例子 ,因為當只有圖2時,這個圖可能被看成平面;可能被看成一個立體1,最近點為a角,最遠點為b角;可能被看成另一個立體2,最近點為b角,最遠點為a角。如果我們把這個圖看成是一種知識編碼形式,則說明圖2的編碼是不確定的,並難以轉移。
當我們把部分線條改成虛線來編碼表達如圖3和圖4,就會發現這三種空問可以明確地區分,也容易轉移。這個例子還說明一點,要實現明確區分三種空問的目的,還必須建立一個這樣的背景,那就是每個人都對用虛線表示看不見的部分達成共識O通過這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可以發現每一項知識都要做到這樣明確地編碼表達則要耗費知識賣方大量的勞動時間,並且還要耗費時間瞭解知識買方的知識背景。事實上,知識買方正是通過知識的編碼和抽象的程度瞭解賣方所耗費的勞動量。認知心理學還提出了一個重要觀點,人的知覺不僅受外部輸入信息的影響,而且也受人們已有的、有組織的知識經驗的影響,即陳述性知識的圖式(通常叫做經驗)的影響 。因此,在知識轉移的模式設計上就要分析和評估知識買方的知識基礎。安德魯斯和古德森(Andrews& Coodson)在分析了60個教學設計模式的基礎上,概括了模式的六個基本構成部分:確定目標、評估學習者已有的知識和技能,確定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策略、開發教學和測驗/評價與修改等幾個部分 。理論和實踐都證實了知識買方的知識基礎對知識交易(轉移)有很重要的影響。
知識距離是由知識的編碼程度、知識的抽象程度和知識買方的知識基礎三者共同決定的。從信息轉移的角度來看,知識距離是指新知識的某一信息狀態轉移到與買方的基礎知識實現共同信息最多的新知識信息表達狀態的距離
知識距離對組織之間知識轉移的影響是雙重的. 一方面, 在知識轉移過程中,由於組織雙方所處的情景以及所擁有的 知識背景不同, 使得彼此必須對要進行轉移的知識進行診釋, 以便對方能更好地理解,吸收這些知識, 此時知識轉移雙方 的知識距離越大, 轉移同等知識所需要花費的精力會越多, 持續的時間會越長, 這將阻礙知識轉移的進程.另外, 組織之間的知識距離越大, 意味著所要轉移的知識複雜性越高, 這增加了知識隱性和粘性, 不利於知識轉移的有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