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教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生成性教學是教師根據課堂中的互動狀態及時調整教學思路和教學行為的教學形態,是一種需要規則,但在適當的時候又敢於放棄規則並適時調整的教學形態。和一切教學形態一樣,生成性教學有個限度問題。其限度主要涉及到兩方面:一是關於生成本身的限度問題,是不是可以以生成的名義來包容課堂上的一切錯誤和偏見,走向什麼都行的“相對主義”;二是生成性教學是否在所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上都適應。[1]
生成性教學的特征[2]
(一)參與性
生成性教學以學生的主體參與為前提條件,只有通過學習主體的積极參与,才能真正達到有效生成的目的。生成性教學不再是教師主宰,學生跟著教師走,嚴格地按預定的教案往下教,而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理清學生的思想脈絡,看準學生思想的癥結和可能的走向,隨時調節教學過程,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從知識的角度來看,對於個體而言,所謂學習知識不是單純地獲得現成的結論,不經歷真正的經驗生長和知識建構過程,是不能將公共知識“轉化”為個體知識的。生成性教學認為沒有參與就沒有對話、沒有對話就沒有知識的建構與生成;要求打破以往教學中那種只有教師對學生的單向傳遞的單一化格局,讓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包括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內容的選擇、學習過程的設計和學習方法的選擇等,而不是僅僅局限於獨立思考和練習階段;提倡學生積極發展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投入。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認知活動能夠進行自我監控,並作出相應的調適;要真正實現學生的發展,教學中必須有學生的全員參與、全程參與、積极參与和有效參與。
(二)非預設性
在生成性教學觀下。教學具有一定的不可預見性,既不能完全由教師單方面決定,又不能都在課前教學設計中預料到。課堂教學過程的真實推進是由師生通過討論、質疑、對話、探究等共同完成的。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由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現編、現導、現演的,具有較強的“非預設性”。教學的各個因素和各個環節之間不是序列型的、積累型的。而是呈現出越來越深刻、越來越複雜、層層遞進且往返回覆的特征,這是一個矛盾交織的過程,各個因素和環節永遠處於轉換和生成之中,教學系統的這種複雜相互作用使得我們不能對未發生的一切即真實的教學情況作斷然的預測。在生成性思維受到關註以前,是本質主義統領世界,它是“一種先在地設定對象的本質,然後用此種本質來解釋對象的存在和發展的思維模式”。以往的教學追求效果的最優化,教學設計具體精確,尤其是目標預設嚴格按照課堂教學的步驟和環節進行。這樣雖然保證了課堂教學有序進行,但減弱學生學習的興趣,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中總會出現預料不准的情況,教師不能保證教學一點也不偏離預設。德國著名文化教育學代表人物博爾諾夫指出,“在人的生活中會有一些突然出現的、非連續性的事情,無論如何不能把這些事件純粹地視為外來干擾。相反,這些事件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如果人們深入研究這些事件的各個方面,它們對人的一生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這種非連續性的事件決不僅僅是一種偶然的外來的干擾,而是深深植根於教學本質的一種潛質。
(三)交互性
生成性教學是師生交往和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一個真實的課堂教學過程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按預定軌道行進,而是一個師生及多種因素間動態的相互作用的推進過程。生成的動力來源於師生間以及生生間的交往互動,教學即交往,交往是教學過程的本質特征。通過交往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見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提高彼此的智慧和修養、達到彼此的共識、共用、共進。在充滿生成的課堂里交往不僅有師生間的交往,而且還有生生間的交往,不僅僅是教師向學生髮出信息,學生在接受來自其他人信息的同時也向外人發出信息,整個課堂是一個動態的交往過程。交往活動的互動性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溝通和相互理解,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師生在教學過程中是特殊的“人”一“人”關係,為了實現教學任務和目的,師生圍繞教學內容,共同參與,通過對話、溝通和合作活動,產生交互影響,以動態生成的方式推進教學活動。闈在交流和互動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分享彼此的經驗和認識,交流彼此的情感和體驗,拓展彼此的眼界和視閾,這樣,最終使得教學成為立體交叉式的網狀結構,真正為促進教學的動態生成提供可能。由於教學思維方式的轉換,生成性教學認為教學不再是單一的“教——受”過程,而是教學中多因素互動的過程,所以在教學中應採用互動性的方法促使教學互動進一步的存在、發展與完善。
生成性教學的實施策略[2]
(一)制定靈活的教學計劃
生成性教學不是不要計劃,而是不要僵硬的計劃。教學是一項培養人的工作,它必須有目的性,凡有目的的事情都應有計劃。傳統教學計劃的不足在於對教學作了單一的計劃和剛性的計劃,只為教學的展開規定了一條路徑,並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嚴格執行。正如雅斯貝爾斯所言:“教學不能簡化為固定的形式。”閻生成性教學的教學計劃是關於教學過程的相對巨集觀的設想,教學的各種因素都應在其考慮範圍之內,但它不應是具體教學行為的詳細清單,而是考慮、預期、想象事情會如何發展以及學生會如何反應。在制定教學計劃時,必須關註到教學的可變性、適應性與生成性。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到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從而使整個預設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給生成留足空間。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強課前教學設計的研究力度,自覺“預設”由師生、生生、生本多邊對話生成的“非預計性”知識和智慧,並事先形成彈性化方案。
(二)營造交往與對話的教學氛圍
沒有交往與對話就沒有生成性教學。交往與對話不僅是語言上的交流,更體現一種面向全體的教育觀念。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的主體性掩蓋了學生的主體性,信息、價值、觀念的單向傳導在恆定性教學中是普遍存在的,師生之間難以產生情感共鳴,教師無法真正走入學生內心世界,師生之間的互動和教學的效果無從談起。在生成性的教學中,學生成為名副其實的主體,其主體得到承認、受到尊重。在教師的心中,每個學生都應是被關註的個體,每個學生都是具有能動性的個體,“在這種關係中,雙方都沒有自己追求的現實利益,雙方都不把對方作為實現自己目的的手段,而是真誠的賞識對方、歡迎對方、肯定對方,同時受到對方的賞識、歡迎和肯定。”舊教師不僅將自己的思想、價值觀念呈現給學生,他也要傾聽學生的聲音,根據學生的狀態進行教學調整。當學生的言說權得到承認後,學生之間的溝通才會在更深的層次上進行,生際交往因此才會具有真正意義上的發展價值。
因為學生個體與他們所處的關係在互動中不斷展開,各種關係之間也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它們此消彼長,不斷形成發展出新的關係。對話是相對“獨自”而提出的,體現了知識不是靜止而是生成的。真正的“教師”不是教師,而是學習的群體與環境。現代教學理論將教學活動描述為“一種思想、觀念不斷碰撞,精神、情感不斷交流,理想、信念不斷生成的過程”。互動對話是教學生成的生態條件,只有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對話交流,實現知識同步,思維共振,情感共鳴,並營造一種為學生所接納的、寬鬆合作的、開放的和能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氛圍,生成性教學才能得以實現。
(三)展現教師的教學智慧
教師的教學設計是超時空的策劃,缺少現場性,當教師把事先設想的方案帶入現場時,往往會發現情況特殊而必須作出相應的調整。面對有價值的教學資源,教師應憑藉教學智慧應對生成性問題,對預設的教學進度與環節、方法與手段適時地作出反應和調整,按照教學情境動態的實施教學方案。這種應變是事先意想不到的,調整的決策必須完成於瞬間,容不得教師去細細琢磨,反覆推敲。傳統教學並沒有忽略教師的教學智慧和創造性,如它也註重教師教學設計的精巧性和教學過程的嚴密性,但它將教師的教學智慧僅僅局限在教學設計階段,而在教學執行階段則表現為將教學設計毫無遺留也毫無擴展地執行下去。生成性教學不同,它註重教學設計,但認為教學設計僅僅是設計思路,而不規定具體的教學行為。在生成性教學中,需要教師運用大量的智慧性的而又是未加反思的行動。
生成性教學要求教師能將生成性課程事件巧妙地轉化為有價值的課程資源,他們“具有敏銳感受、準確判斷生成和變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新情勢和新問題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時機、轉化教育矛盾和衝突的機智;具有根據對象實際和麵臨的情境及時作出決策和選擇、調節教育行為的魅力。”簡言之,及時捕捉和充分利用生成性課程事件,需要教師具有高超的教學智慧。教師的教學智慧主要來源於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和總結、個體經驗的積累、自我實現的願景、為學生好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