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生產性努力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生產性努力

  生產性努力是指對企業利潤有貢獻的努力。著名制度經濟學諾斯曾區別了到底哪種制度能促進經濟增長,哪種制度會妨礙經濟增長。他使用了“生產性努力”與“分配性努力”兩個概念。他認為,人們認為社會不公平,其實是覺得他們每增加一分投入到生產中去———生產性努力,並沒有多得到相應的回報;相反,有些人只把精力放在企圖從社會已有的生產成果中分得更多的份額———分配性努力,卻真的能夠得逞。這個時候,更多的人將不願再將自己的努力放在生產性上,轉而放在分配上,經濟增長就將陷入停滯。

生產性努力的價值[1]

  經濟體制作為決定資源配置資源占有的系統化制度安排,決定著經濟主體的利益實現方式。簡言之,人們的經濟行為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生產性努力,即追求個人利益的同時,把社會財富這隻“蛋糕”做大的行為。另一類則是分配性努力,這種行為不增加社會財富總量,卻改變其分配結構,即從“蛋糕”上為自己多切一點的行為。一個社會要發展,無疑應該鼓勵生產性努力,抑制分配性努力。而生產性努力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創新式努力,另一種是守成式努力。兩者的差異在於是否帶來技術上的改進和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分配性努力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合法性努力,如炒股票、買彩票等,另一種是非法性努力,如貪污受賄、偷摸搶劫、賭博詐騙等等。人們選擇不同的努力方式的基準是看哪種方式能實現其利益的最大化。我們今天所講的經濟增長方式轉換,就是要鼓勵人們從事生產性努力,而且是選擇創新式的生產性努力。要做到這一點,顯然不是靠說服教育所能奏效,而是要創造出一套制度,使得這種創新式努力的收益最大化,從而使更多經濟主體從自身利益出發,自覺地選擇創新式努力。只有這樣才能使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具有內生的動力,成為經濟主體的普遍行為。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姚先國.經濟增長方式轉換的制度條件[J].浙江社會科學,2005,(4).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Gaoshan2013.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生產性努力"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