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股理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狗股理論(Dogs of the Dow Theory)
目錄 |
狗股是投資美國股市的一個選股策略。原始狗股在道瓊斯工業指數內的股票里選取高股息率股票組合,現有其他變種,如小狗股等。也有人用類似的選股方式用在港股。
對一心“執平貨”的投資者來說,股息率(dividend yields)是一個常用的指標;簡而言之,股息率愈高愈“抵買”,反之亦然。根據這個理念發展出來的“道指狗股理論”(Dogs of the Dow Theory),為一些懶於(或不懂)分析公司基本因素、從中尋找“超值”股票,卻又希望跑贏大市的散戶,提供了一個方便實用的選擇。
狗股理論是美國基金經理邁克爾·奧希金斯(Michael O'Higgins)於1991年提出的跑贏大市投資策略。具體的做法是,投資者每年年底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成份股中找出10只股息率最高的股票,新年伊始買入,一年後再找出10只股息率最高的成分股,賣出手中不在名單中的股票,買入新上榜單的股票,每年年初年底都重覆這一投資動作,便可獲取超過大盤的回報。
據有關統計,1975至1999年運用"狗股理論",投資的平均複利回報達18%,遠高於市場3%的平均水平。但不幸的是,2008年,在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中,10只“狗股”平均跌幅超過41%,跑輸了道指(34%)。不過,就像百年老店雷曼兄弟倒了一樣,2008年利用“狗股理論”的投資者輸得這麼慘,應該也屬於小概率事件。
對於沒有精力或者沒有能力深入研究公司基本面的投資者來說,採用“狗股理論”挑選股票,可以說是一個方便實用的投資方法。
與成熟市場相比,中國A股市場尚處於培養上市公司分紅習慣的階段,但投資者身處當前的熊市中,不妨也採用這一投資策略,尋找一下A股中的“狗股”。
投資股票是為了獲取回報,紙上富貴固然令人熱血沸騰,但現金收入才是實實在在的回報。現金收入來自哪裡?可以是公司分紅,也可以是賣出股票後獲得的差價,即股息和資本利得。
公司股息取決於經營狀況,如果業績穩定,分紅政策穩定,那麼就可以有穩定的現金回報。股價雖然最終取決於公司經營狀況,但在很多情況下會發生背離,在市場火爆時股價被捧上天,在市場低迷時又被打入谷底,所以與股息回報相比,資本利得的穩定性不高,不易把握。
衡量公司股息水平的指標是股息率,即每股股息與股價的比率。股息率與股息成正比,與股價成反比。股息率越高,意味著投資回報越高,股票就越值得購買。
同時,股息率高,也意味著股息相對於股價偏高,股價可能正處於底部,一旦市場轉暖,上漲勢頭很可能強於其他股票。
由此,投資高息股,可以稱得上是攻守兼備的策略。當股價低迷時,只要能獲得高於銀行定期存款的股息,就相當於為資金構建了一個保護傘,此為“守”;而當股價上揚時,不但能繼續享受股息收入,還能讓資產像坐轎子一樣升值,高位拋出的話,可賺取資本利得,此為“攻”。
如果把股息率的高低作為投資的重要參考,那麼完全可以不為市場價格的波動所動,只要股息率達到自己的心理水平,便咬定青山不放鬆,守住一份穩定回報。從一定意義上講,以獲取股息為目標的投資可稱作投資,單純尋求短線差價的則只能叫投機。
- 2014年,John Tobey在福布斯雜誌對狗股策略提出批判,他認為狗股應該同道瓊斯工業指數一樣使用價格加權投入資金,而不是使用簡單的等份。他認為還應該考慮紅利比例,現金和盈利增長和其他。
- 2015年John Tobey更是提出,年中才是狗股選取和賬戶調整倉位的時機。並且他提出,1. 高股息並不能找出被低估的股票,近期的表現才應該是主要指標;2. 沒有必要買所有的狗股,完全可以從中選取較好的;3. 狗股不需要持有一整年不動,當有重要事件發生,適當調整是允許的。
- Washington Crossing Advisors的共同創立者,市場策略師Kevin Caron對這個觀念進行了附和,他也對狗股的選股基礎提出了批判:高派息率除了增加回報,可以是更多的風險,或是被抑制了高速的發展。他覺得用單一的策略來賭在任何情況下跑贏市場“從臉上看就很蠢”。
好方法